中國智能手機新戰局:華為承壓,OV謀變,小米再造

從小米9,到Redmi K20/K20 pro,到Redmi K30,到小米10/10 pro,再到Redmi K30 pro,小米在最近一年每一款旗艦產品的發佈時點都恰到好處,每一款產品的配置都準確地把握了行業的最前沿技術趨勢,無疑達到了創建十年以來最好的產品狀態,這意味著小米已經成功實現再造。在有序的產品節奏與成功實現再造背後,是小米在資金、戰略、產研、供應鏈與渠道等領域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

1

筆者在長期觀察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發現,各家手機廠商的產品節奏,是能夠較為準確預判各家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一個很好角度。

如果一家手機企業保持著有序的產品節奏,這不僅意味著其行業領先的產研能力與供應鏈能力,也同時意味著健康的庫存水平與穩定的渠道出貨能力,如果一家企業的產品發佈節奏很亂,時快時慢,背後一定是產研、供應鏈或渠道等核心業務環節出了問題。

覆盤2015-2018年的小米手機,其當時由於供應鏈與線下渠道的業務短板,導致產品在發佈節奏出現了較大的問題,進而影響到企業整體銷量。而在這一階段,華為、OPPO與vivo都得益於在硬件產研、供應鏈與線下渠道等領域的積累,保持著領先市場的產品節奏,其中華為的Mate/P系列,OPPO的R系列與vivo的X系列等明星產品線都是在這一期間崛起,帶來了三者銷量的快速增長。

但進入2019年後,我們發現這種局面正在出現翻轉,其中小米手機一擺過去幾年在產品節奏上的不穩定表現,開始變得井井有條,而其它幾家手機企業都在面臨著一些陣痛。

2019年2月,小米第一次從三星手中搶到了高通旗艦芯片的全球首發權,率先發布了全球首款量產的驍龍855旗艦手機小米9。小米9起售價2999元,讓小米數字系列第一次挺進3000+的價格區間。

2019年7月,小米旗下的獨立品牌Redmi發佈了第一款旗艦手機K20系列。其中,K20起售價為1999元,K20 pro起售價為2499元,這是Redmi品牌第一次挺進2000+的價格區間。作為Redmi品牌的首款旗艦產品,Redmi K20系列在發售一個月時間,全球銷量便突破100萬臺,6個月銷量突破450萬臺,這意味著Redmi品牌在2000+的市場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小米9系列與Redmi K20系列的發佈,代表著小米雙品牌雙旗艦產品組合的初步形成,在這之後開始真的大展身手。2019年12月10日,Redmi品牌發佈了Redmi K30 5G手機,Redmi K30 5G手機採用了全球首發的高通驍龍765 5G處理器,起售價只有1999元。

Redmi K30 5G是驍龍7系列定位最高的平臺,率先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7nm EUV工藝,同時還是高通首款5G集成式SoC,實現了對NSA、SA雙模5G的支持。當時,能做到7nm EUV+集成5G基帶+5G雙模SoC芯片的,除了驍龍765系列,另外就是華為海思芯片研發的麒麟990 5G,但榮耀發佈的採用外掛5G芯片的V30起售價高達3299元,採用麒麟990 5G SoC芯片的榮耀V30 pro起售價為3899元,都遠超Redmi K30的定價。而在Redmi K30 5G版發佈之後,OPPO也將驍龍765芯片用在了其最新的旗艦手機Reno 3 pro上,起售價高達3999元。

相較競爭對手更高的產品性價比,讓Redmi K30在5G市場迅速打開局面,在國內上市不到3個月就實現破百萬的銷量。而據悉,榮耀V30系列由於過高的價格,發佈後銷量慘淡,受Redmi K30的上市衝擊,銷量更是雪上加霜。

2019年,小米品牌的重點之一是幫助Redmi品牌保駕護航,進入2020年後,小米品牌便開始重點發力。2月10日,小米正式發佈了搭載驍龍865旗艦5G處理器的小米10系列,其中小米10起售價為3999元,小米10 pro起售價為4999元,12GB+512GB的頂配版為5999元,這是小米數字系列首次上探到4000-6000元的價格區間。

相較2019年發佈小米9時,小米同時提供了一個低配版的小米9 SE以保證銷量,此次發佈小米10,在起售價遠超去年小米9的情況下,小米沒有再提供低配版的小米10 SE,而是提供了一款更加極致配置的小米10 pro,從這個細節能看出小米品牌表現得更加從容與自信。

在小米10系列發佈之後,OPPO與vivo也相繼跟進發布了搭載驍龍865處理器的旗艦手機。其中,OPPO發佈了Find X2系列,vivo發佈了NEX 3S與IQOO 3,但從產品勢能上,小米10與小米10 pro的強勁組合,讓其獲得了遠超其它幾家廠商旗艦手機產品的市場熱度。銷售結果也驗證了這一點,小米10手機在開售一分鐘,銷售額便破2億,小米10 pro手機開售55秒,也實現破2億的成績,這代表著小米成功進入華為Mate/P系列所處的高端市場。

得益於Redmi K30與小米10系列的帶動,讓小米在2月份疫情的高峰期,實現智能手機全球出貨600萬部,超過華為的550萬部,雖然這尚不能代表小米在整體實力上超越華為,但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小米手機在產品力上的大幅提升,壓力也正從小米一方轉向華為一方。

2

在商業界中,有一個著名的飛輪效應,其指的是企業發展就像推動飛輪,初期需要很大力氣,但隨著一圈一圈的推動,企業就會像飛輪一樣高速的轉動,並形成強大的勢能。

2011-2014年,是小米手機發展歷史上的第一次飛輪效應時期,其憑藉“硬件+軟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與互聯網營銷模式,勢如破竹,成功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售冠軍;在2015-2018年,由於硬件經驗不足導致的供應鏈與渠道危機,小米開始在研發、供應鏈與渠道等領域積極補課,飛輪效應也開始出現停滯,而此時,華為與OV的飛輪效應開始啟動;但隨著小米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辛投入,其各種能力短板得到補足,自2019年小米9發佈之後,小米的第二次飛輪效應又開始重新啟動,並且飛輪轉動的勢能越來越大。

在Redmi K30與小米10系列還依然保持著極高的市場熱度時,3月24日,Redmi品牌又召開了一場頗受關注的新品發佈會,再出重拳,正式發佈了5G旗艦手機Redmi K30 pro與Redmi K30 pro變焦版。

Redmi K30 pro延續了K20系列備受好評的彈出式全面屏設計,擁有索尼6400萬四攝相機、4700mAh大電池、線性馬達、雙面康寧GG5玻璃等特性,另外最重要的是配備了驍龍865+LPDDR5+UFS3.1+WiFi 6最新一代的5G旗艦技術平臺。

2019年底發佈的Redmi K30,因採用了全球首發的高通驍龍765 5G處理器,讓其在5G領域搶得了先機,而此次發佈的Redmi K30 pro,搭載了時下最具熱度的驍龍865處理器,再次準確地踩上了行業時點。因為目前採用驍龍865處理器的手機,全都是全球各大品牌的最頂端旗艦手機,例如OPPO的Find X2系列,vivo的NEX 3S與IQOO 3,三星的S20系列,以及小米的小米10系列,這些旗艦手機的起售價大多都在4000+,即使最便宜的IQOO 3的起售價也在3598元。

而搭載時下最具熱度的驍龍865處理器,將進一步提升Redmi的品牌形象,鞏固K30系列的旗艦機地位,2999元超高性價比的定價,更是將讓其從其它智能手機廠商手中搶奪到大量用戶。

對於整個小米集團來說,隨著Redmi K30 pro的發佈,其成為目前全球唯一擁有三款配有高通驍龍865最頂尖芯片的旗艦手機(小米10、小米10 pro與Redmi K30 pro),這為小米集團2020年在中高端市場的成功上了多重保險。

3

從小米9,到Redmi K20/K20 pro,到Redmi K30,到小米10/10 pro,再到Redmi K30 pro,小米在最近一年每一款旗艦產品的發佈時點都恰到好處,每一款產品的配置都準確地把握了行業的最前沿技術趨勢,無疑達到了創建十年以來最好的產品狀態。在有序的產品節奏背後,是小米在資金、戰略、產研、供應鏈與渠道等領域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

首先,在資金領域,小米集團於2018年成功上市,並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完成百億級的規模化盈利,賬上坐擁數百億人民幣的現金儲備。充裕的資金,讓小米在研發、供應鏈與渠道建設等領域,不再有任何資金壓力,而是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地進行投入,這是小米手機能實現有序產品節奏的前提。

在戰略上,小米集團在2019年將Redmi品牌拆分,實施小米與Redmi的雙品牌策略。其中,Redmi不再定位為小米品牌的中低端產品線,而是作為獨立品牌,向上覆蓋更多的價格段,繼承原來的小米品牌。而小米品牌相當於重新創業,其擺脫價格的限制,定位探索前沿科技,追求極致體驗,全力以赴衝刺高端手機市場,再造一個“新小米”。小米與Redmi兩個品牌的重新定義與區隔,得以讓二者都卸下包袱,去全力打造符合自己品牌氣質的旗艦手機。

在產研上,雷軍曾坦誠,“在誕生之初,小米手機也曾因外觀與性能的一些不足被用戶抱怨,但當時小米作為一個資源與能力有限的創業企業,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小米始終沒有放棄對做出好產品的追求”。隨著業務的發展,小米的資源與能力也在持續累積,目前擁有超過1萬名工程師,僅2019年的研發費用就超過70億元,這讓小米的產研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小米集團的旗艦手機,在最近一年都能準確把握住每一個行業技術趨勢並及時發售,背後是其從預研到開發到品控等全方位的產研能力。

在供應鏈領域,曾由於小米成立時間較短而存在較大不足,導致小米經常出現產品熱銷卻無法大規模供貨的問題,不僅讓小米錯失了很多最佳銷售時點,還因飢餓營銷廣受詬病。小米在2015-2018年的銷量危機,與其當時並不成熟的供應鏈不無關係。隨著經驗的積累,小米現在的供應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已經可以支撐每年超過1億部手機的穩定出貨,堪稱世界級。此次疫情就驗證了小米的供應鏈能力,截止3月19日,Redmi供應鏈整體復工率達到80%-90%,Redmi K30 pro更是得到了三星、高通、匯頂科技(259.380, -10.63, -3.94%)與美光科技等重要供應鏈合作伙伴的積極響應,實現全面滿產,為Redmi K30 pro接下來的大規模出貨奠定了基礎。

而如果沒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做支撐,則會導致企業在手機熱銷時不能大規模供貨,錯過最佳銷售時點;當企業的產能大幅度提升時,手機的銷售熱度又往往已經過去,這樣就會造成企業大量的滯銷產品庫存。而一旦出現缺貨或庫存積累,企業的產品節奏就會被完全打亂。

企業如果要想解決庫存問題,除了對供應鏈管理有著很高的要求,還有一個關鍵要素,就是企業要擁有快速消化產品庫存的均衡渠道體系。如果渠道結構不合理,就很容易影響到銷量。例如此次肺炎疫情,幾乎導致中國線下零售長達兩個月的停擺,此時如果沒有線上渠道與海外市場來分擔出貨壓力,將會讓企業遇到艱難困境。

而目前,小米集團已經形成了國內與海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立體化渠道體系。其中,從全球佈局來看,小米的海外市場銷售已經超過國內市場。從國內市場來看,小米很好地抓住中國線下購物中心的崛起機遇,充分利用自己在多品類與性價比上的優勢,在全國各地購物中心完成了大規模的線下零售店佈局,形成線上、線下五五開的均衡渠道結構,讓小米擺脫早期過度依賴線上單一渠道的風險,為小米持續穩定的出貨量提供了保證。

強大的現金儲備,清晰的雙品牌戰略,行業領先的產研與供應鏈能力,國內與國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立體化渠道體系,這些要素組合起來,最終保障了小米當前有序的產品節奏。而在此同時,小米在國內的另外幾個競爭對手都多多少少出現了一些問題。

華為的核心問題在於其Mate系列、P系列在高端市場的先發優勢越來越小。過去小米、OPPO與vivo主要聚焦於性價比市場,讓華為在高端市場佔盡先機,現在隨著小米、OPPO與vivo佈局高端市場,以及iPhone的起售價下行,讓華為Mate、P系列產品所在的價格區間競爭激烈。據悉,華為將於3月26日舉行P40系列產品的全球發佈會,P40系列採用的依然是Mate 30系列所採用的麒麟990 5G處理器,這讓其一誕生就陷入眾多采用驍龍865處理器的高端旗艦手機的包圍圈,很難再現之前幾年的市場熱度。

榮耀品牌在早期曾全面對標小米模式,聚焦互聯網、年輕人與性價比市場,讓其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最近兩年榮耀的戰略定位開始變得搖擺不定,其既想保持線上優勢,又想佈局線下市場,這將讓其陷入線上與線下的博弈,在產品與定價上失去靈活性。例如,採用外掛5G芯片的榮耀V30,起售價3299元,採用麒麟990 5G芯片的榮耀V30 pro,起售價3899元,這都是源於榮耀品牌為了保障線下渠道利潤而失去性價比的優勢,讓其自毀江山。

在榮耀V30系列已經打出了麒麟990 5G芯片這張最重要的牌後,其在短期內已沒有太多牌可打。據悉,其將於3月30日發佈的榮耀30S,配備的只是麒麟820芯片,麒麟990芯片在性能上已經較驍龍865落後不少,而榮耀30S採用比麒麟990還要低端的麒麟820芯片,這決定了其很難有大的作為。

師出同門的OPPO與vivo,在過去一直採取著類似的競爭策略,這決定了其過去的成功模式高度相似,今天面臨的危機也如同一轍。OPPO與vivo當前面臨兩個核心問題,一個是過去高度依賴的通訊街等傳統線下渠道正在迅速沒落,另一方面在高端市場佈局較為薄弱。在這種背景下,OV都開始謀求線上轉型與高端佈局,但過去沉重的線下渠道包袱,讓OV在轉型過程中束手束腳。其中,OPPO取消了過去主打線下市場的旗艦產品線R系列,代替為兼顧線上與線下市場的新旗艦產品線Reno系列,在高端市場則推出Find X系列。

首先,OPPO Find X系列的進展難言順利,在第一款產品推出後並沒有引起太多行業反響,之後又因為新產品沒有達到預期取消發佈,直到兩年後,才推出了第二代產品Find X2系列,Find X2系列是不錯的旗艦機產品,但Find X2 5499元的起售價與Find X2 pro 6999元的起售價,讓很多消費者望而生畏,這決定了Find X2系列在這一代仍註定還是一個小眾產品。

而OPPO新推出的主力產品線Reno系列尚在探索中,在2019年相繼發佈了Reno、Reno 10倍變焦版、Reno Ace、Reno 2 、Reno 3、Reno 3 pro與Reno 3元氣版等一系列辨識度並不高的產品,產品節奏較為凌亂,在此背後是產品方向的不清晰。更致命的是,作為Reno最新旗艦機的Reno 3 pro居然採用的是與Redmi K30相同的驍龍765 5G處理器,導致目前Reno系列尚沒有一款採用驍龍865處理器,真正稱得上旗艦手機的產品,這讓OPPO在接下來的中高端市場面臨較大挑戰。

與OPPO稍有不同的是,vivo保留了過去主打線下市場的旗艦產品線X系列,另外推出新的子品牌IQOO來主攻線上市場,新推出NEX系列來主打高端市場。

其中,NEX系列遇到了和OPPO Find X系列一樣的困境,在2018年6月12日發佈第一代手機後沒有取得太大的行業反響與市場銷量,在2019年9月16日,又匆匆忙忙推出了採用高通驍龍855 Plus處理器的NEX 3 5G產品,但由於驍龍855 Plus處理器是過渡期產品,其只是一款單模5G芯片,而同期華為發佈的Mate 30系列採用的麒麟990是真正的雙模芯片,這讓NEX 3再次沒有獲得較強的行業存在感。等到驍龍865處理器量產後,vivo便迅速改用了驍龍865處理器,將之前的vivo NEX 3升級為vivo NEX 3S,從單模5G變為雙模5G。但由於NEX 3S除了升級處理器,在外觀設計等其它領域與NEX 3沒有太大區別,而起售價卻高達4998元,這讓其也很難成為主流產品。

vivo新推出的IQOO子品牌,與OPPO的Reno系列同樣存在產品節奏較亂的問題,其在一年之內發佈了IQOO、IQOO Neo、IQOO Neo 855版、IQOO Neo 855競速版、IQOO pro、IQOO pro 5G版等多款缺乏明顯區隔與清晰辨識度的產品,導致IQOO品牌於去年較早發佈的多款產品都還處於在售狀態,這意味著這些產品產生了較大庫存,而此次因肺炎疫情導致的線下零售停擺,將進一步加劇vivo的庫存危機,這為其接下來的產品迭代造成了新的阻礙。

4

在研究眾多產業過程中,筆者最喜歡的是智能手機產業,因為智能手機產業有著中國最優秀的幾家企業,它們之間的競爭代表著中國商業最高的競爭水平。

2011-2014年,小米手機憑藉“硬件+軟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與互聯網營銷模式,勢如破竹,成功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售冠軍;2015-2018年,華為、OPPO與vivo沒有盲從小米模式,堅持獨立判斷,各自找到自己的差異化路線,相繼崛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小米則因為硬件經驗不足導致供應鏈與渠道危機,陷入困境。

在小米陷入困境後,當時出現很多唱衰小米的輿論,外界判斷小米在華為、OPPO與vivo等老道的競爭對手面前,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但小米卻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其通過調整戰略,加強硬件產研與供應鏈能力,開拓線下渠道與海外市場,最終補足業務能力短板的小米,通過雙品牌戰略在2019年成功實現再造,重回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舞臺中央。

而OPPO、vivo高度依賴的傳統線下手機渠道的沒落,導致過去幾年的勢能不再,開始通過佈局線上與高端市場,積極謀變。華為則在高端市場的先發優勢不再,開始面臨小米、OPPO與vivo的圍攻,這讓其開始承受巨大壓力。

過去,相比創建32年的華為與創建20多年的OV(從步步高(9.250, 0.02, 0.22%)創建算起),小米存在巨大的業務能力短板,這其實只是時間差的劣勢。小米的這次翻轉,意味著小米補足了過去因為時間差而導致的業務短板,開始具備與20多歲的OV、30多歲的華為同樣實力的硬件基礎,開啟新一輪的競爭。

未來,我們相信華為、OPPO與vivo在面臨小米瘋狂反撲的新的行業競爭格局下,不會束手無策,而一定會採取新的策略積極應變,這有可能激發起中國各家智能手機企業更大的潛力與創造力。所以,目前看似競爭激烈的中國智能手機產業,其實並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相反有可能讓華米OV這四家廠商變得更加強大,最終受益的是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整體崛起,而遭受重創的是遠離中國這場激烈競爭的蘋果與三星,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