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隨著華為Mate 20系列、小米MIX3等新機的發佈,手機拍照又一次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各大廠商絞盡腦汁要在手機拍照上爭個第一。雷軍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在小米內部做過表態,小米相機部門今年有沒有年終獎就看能不能幹翻華為(P20)了。

在2018年手機拍照領域,華為三攝作為極端個例,暫不討論,但根據粗略統計,截至10月,國內新機發布累計超過90款,其中雙攝佔比高達71%,連諾基亞這樣的老大哥品牌也加入了雙攝大軍,今年發佈的諾基亞7plus、諾基亞8 Sirocco、諾基亞X6、諾基亞X5以及最新發布的諾基亞X7,清一色都採用了雙攝拍照方案。廠商如此迷戀雙攝的背後,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專業級的用戶體驗

在手機發展初始階段,手機能有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已經很了不起了,後來手機像素升級到了2000萬,甚至4000萬,而且還將專業相機的大光圈、大像素等技術加入進來,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是諾基亞。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諾基亞1020至今都是手機界神一樣的存在,頂級的4100萬像素鏡頭,支持3倍無損變焦、OIS防抖特性,同時還包括了LED補光燈+氙氣閃光燈專業拍照組件,並結合PureView純景拍照技術,把專業的拍照體驗首次帶到了手機上。在這之後,手機拍照成為了衡量手機好壞的重要標尺之一,華為、OPPO、vivo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算法不斷優化,成像效果媲美單反

如果說手機拍照的硬件配置給了我們專業的拍照體驗,那麼內在算法的不斷優化,則為我們提供了專業以外的拍照樂趣。智能手機作為人類歷史上集成度最高的電子產品,體積小是最大的優勢,所以專業拍照的那一套設備自然無法照搬進手機。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眾所周知,感光元件的面積是決定一臺相機畫質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構成一臺相機的整個成像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然而受限於手機機身的尺寸,相對於相機來說,手機的感光面積就太小了。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手機相機算法在不斷優化,用技術手段實現理想的成像效果。目前我們常見的手機拍照解決方案大致有三類:景深效果、黑白彩色方案和雙定焦雙攝方案。

1.景深效果

景深效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背景虛化",目的是突出被攝主體,一般會採用兩顆像素不同的傳感器來進行拍攝,主攝像頭負責拍攝整體畫面,副攝像頭負責記錄景深信息。虛化效果可以讓我們輕鬆用手機拍出空間關係明確的照片,在人像拍攝中也能發揮的不錯的作用,但這對手機拍照算法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算法不夠精準,或者在面臨一些比較複雜、細微的場景時,就會虛化錯地方,拍出來的照片就一言難盡了。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諾基亞X7

手機拍照鼻祖諾基亞新推出的諾基亞X7也採用這種雙攝方案,後置1200萬蔡司認證鏡頭,支持O.I.S光學防抖,光圈為F1.8,配有Sony IMX363傳感器,1.4μm大像素,支持雙核對焦,照片解析力強勁且純淨。後置副攝1300萬像素高靈敏度空間偵測攝像頭,就主要負責在"背景虛化"模式下測量被拍物體的空間距離。

2.黑白彩色方案

黑白彩色方案的本質是提高畫質,利用兩枚後置攝像頭在結構上的細微差異,經算法融合呈現出優於傳統單攝像頭的成像效果。一般用彩色攝像頭記錄畫面的色彩信息,用黑白攝像頭記錄畫面的灰度信息,識別更多的物體細節,在兩個攝像頭拍攝完成之後,再進行合成,就得出了既有細節,又有色彩的照片。華為、一加在黑白彩色方案上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華為P20

3.雙定焦雙攝方案

雙定焦雙攝即廣角+長焦雙攝方案,主要是為了彌補手機相機無法像單反攝像頭那樣伸縮變焦的缺憾。在雙定焦雙攝方案出來之前,大部分手機採用的都是數碼變焦方式,即對畫面進行剪裁然後放大,但同時也損失了畫質。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小米、OV、諾基亞,讓廠商紛紛入坑的雙攝究竟有何魅力?

諾基亞7plus

手機上常見的鏡頭是28mm廣角鏡頭,主要用於拍攝近處物體,在拍攝遠處物體時,為了實現光學變焦就需要一個長焦鏡頭來實現,這就是雙攝的"光學變焦"。此類別雙攝的代表機型有iPhone X、諾基亞7plus等。

手機拍照,尤其是雙攝的出現,讓我們擺脫了沉重單反相機的負擔,同時又給予了我們媲美專業拍照,又不失拍照樂趣的體驗,相信在之後的發展中,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優質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