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小半生

可不是走过了小半生,人生七十古来稀,匆匆就过了一小半。就是这一小半,也是三分之一的懵懂,三分之一的肆意妄为,仅剩下的三分之一,也不见得活得明白。

20岁到30岁的这十年,我们究竟干了些什么呢?

在这同样的时间段里,民国的名媛们活出了她们人生中最鼎盛的时光:张爱玲出版了她最重要的小说集《传奇》;而萧红已经写完了《生死场》;丁玲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正与丈夫筹备办一本名叫《红黑》的杂志。

TVB《华丽转身》中钟嘉欣饰演的角色司徒迪迪怼方力申的辩解“三十而立”的时候,说了一段话“世界上的天才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功成名就了,三十岁,死掉啦!”话虽然说的绝对,但是,也反映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璀璨的人生的确要比我们想象中早”。参见康熙大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鳌拜,二十九岁已经平定三藩。也许你的能量远比你想象中来得更早更强大。

不要再以为大学没毕业自己就还是个孩子,早成年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规定的,不是代表你要读完这九年你才成人,古人十几岁就举行成人礼了。事实上,从我们十二岁上完小学,完成基础的识字和算数教育后,就应该已经步入一个成年人的时光了。

有目标,有天赋的人已经开始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着手开始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完成能在这世上留下点痕迹的事。

而我们,算是虚度了光阴的人吗?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

二十四岁大学毕业才开始有进去社会的觉悟,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学校学到的好像和社会需求的格格不入。然后就是上学时候不许恋爱,毕了业就催着结婚生子。还没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被迫随大流地找份稳定工作,攒钱买房买车梦想着有朝一日走上人生巅峰。

那么,当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以后呢?

也许你会如同我一般呐喊,我挣扎了10年还没完成有房有车有孩子有存款无贷款的任务呢。是啊,对于好多好多人来说,完成这个目标仿佛都要耗尽半生心血,辛苦不说,还疲惫不堪,自我认可少得可怜,就更别提什么成就感和满足感了。买单刹那间的快感和自豪感是有的,但持久度貌似不怎么禁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那那些不一样的人是怎么生活在别人的羡慕中的呢?

最爱韩寒的肆意潇洒,这辈子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在怕的,不带后顾之忧的,爱写书就写书,喜欢玩赛车就玩赛车,想拍电影就拍电影,只要他愿意去做一件事,你好像就很难从中找出迎合和刻意,就好像一直在说着自己的故事,做着自己的事,至于有没有观众的欣赏,有没有粉丝的喝彩,对他而言,是什么?根本不存在,自动屏蔽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在一众普通人中显得那么特别,在浮躁势力的社会风气中宛若一股清流。

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会告诉她,你是个大人,你可以去做你喜欢的事情,为了你自己开心,不要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和评论,哪怕是父母和亲人,你需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成一个给自己的礼物。

岁月静好,安暖相伴。是我送给他最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