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林西县:战疫路上“兜”得冷春不再寒

初春的林西县乍暖还寒,天空时而飘起一阵雪花。“窝”在家里一个多月的张汉学透过窗外看看这变化不定的天气,再瞧瞧眼前这两个生病的娃娃,眼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忧愁。



张汉学是林西县林西镇新兴村二组的村民,原本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张茂硕、女儿张心语不幸在2017年和2018年先后诊断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至此,他和妻子就过上为两个孩子治病的煎熬生活。到2019年底,累计支付20余万元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守在家里不能外出找活干让日子更是难上加难。孩子进一步的医疗开支、家庭的生活费用没有着落,该怎么办?县民政局了解情况后,特事特办,通过“救急难”绿色通道,紧急为该家庭发放了2万元的临时救助金,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你们就是我们全家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依靠。”三月里的天气依然寒冷,但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工作人员王秀丽等再次来到张汉学家走访慰问时,一家人的心里却是暖暖的,两个生病的孩子正在折叠新买的卡纸,一脸的欢喜。

“临时救助,就是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托底性保障,像张汉学家这种情况,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即可申领临时救助。”工作人员王秀丽介绍说。非常时期,为能让临时救助金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办理,第一时间送达特困家庭手中,林西县民政局从政策着手,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向乡镇、街道下放临时救助审批权,对急难型、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帮助临时遇到特殊困难的群众渡过难关。



“这两个月正好钱紧,没想到整个一季度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都打在了我的卡里,真是及时雨呀。”患二级肢体残疾的朱青海从卡里取出一些生活费高兴的说。

“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别群体、聚焦群众关切”,面对严重疫情,林西县稳步推进民政工作,认真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职责,实施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简化优化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对受疫情影响而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采取多种社会救助途径及时予以救助并加大救助力度,增强救助时效性。年初至今,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032.95万元,其中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852万元、城镇低保资金390.99万元、城乡特困供养资金270.75万元、两残补贴资金250.65万元、临时救助资金268.56万元。

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切实提升脱贫成效,林西县还在兜底保障未覆盖“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基础上,坚持精准救助方略,启动全县贫困人口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和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监测户”、“边缘户”、“未脱贫户”信息再排查工作,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及时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现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王海英 毛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