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在陶淑女子学校旧址

旧时的书斋,教堂、洋房、花窗,走廊深深

鹅黄的墙,在万绿丛中,一点点的花开

其实很明显的事,可有人就是瞧不着

当然了,如果装入小视频,把速度调快些

就会看到,从清末、到民初,再到如今

那么多美丽女子静止里走过,一瓣瓣的年轮绽开

在阳光下,声音的滴落,有人正下楼

——原载《橄榄绿》2020年第2期(双月刊)

福州陶淑女子学校旧址


苏忠,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客座教授,出版长篇小说、随笔集、诗集、散文诗集等10部。

作者苏忠


【资料索引】

陶淑女子学校创建于1863年,校址在福州仓前山岭后路17号,它是由英国基督教安立间会(现称中华圣公会)创办。陶淑女中制定“以善胜恶”校训,强调培养淑女德行的学生,多行善事。在教学上管理督促十分严格。由于学生大多数来自外县,大部分寄宿在校,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园整洁、环境幽静,素以校纪森严著称。

陶淑女子中学校园面积10余亩,呈现出浓郁的西洋建筑雄伟的风格。建筑布局紧凑,其中教室楼、宿舍楼、教堂通过半地下通道及走廊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教学楼对面为独立的办公楼,与教学楼形成一个三面围合的院落。

陶淑女子学校校门内正对大门的是教堂,巴西利卡式平面,高度相当于普通建筑两层,下有地下室,上为木三角桁架小青瓦屋顶。教堂正面山墙朝北,立面设计成两层,横向三开间,每开间设两个哥特式尖券窗;中央开间略大,下层出哥特式小抱厦,上层为两个哥特式尖券窗夹圆形玫瑰窗。教堂南侧突出为圣坛,设置彩色花窗。

教堂东为宿舍,为两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楼房,平面凸字形,中央有T字形中廊,两侧及南向抱厦为卧室,东西两面带券廊,南北面窗户为矩形,窗上仿中国建筑为砖叠涩檐口。

女中老照片 (1903年)


教堂西为两座教学楼,均为两层带地下室券廊式建筑,东教学楼平面为曲尺形,中央为曲尺形内廊,北面为券廊。西教学楼顺地形斜向布置,面积较小,单面外廊。两教学楼以走廊相连,并与教堂大厅相连。

(图片与资料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