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頻、步幅和跑速

​運動之路漫長而修遠兮,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堅持,理念才是效果的最大依持!

無論訓練或者鍛鍊,無論施教或是學習,系統而多維視角的運動人體科學認識才是源點。

步是一步步跑出來的,時間是一秒秒累加的!如何提高跑步成績,是教練、運動員、愛好者們共同的關注的一大問題,尤其是在具有競賽目的或突破自我追求的跑步過程裡,對時間有著狂熱乃至苛刻的追逐的運動者之間。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到目前還沒有唯一性、普適性的方法出現,也許這就是運動與人體雙奧秘結合後的神秘性吧。當然,跑步作為如今熱度最高,也是發展歷史最長久的一項運動項目,無數的嘗試和實踐下,還是有不少有效的方法被大家所認可,譬如:步頻和步幅對成績的影響。

跑步的根本是速度的競爭,和速度關聯最直接的人體運動概念除步頻和步幅外,再無其他指標可以替代,於是這二者自然就成為了熱心人關注的焦點。

步頻體現的是單位時間裡,人體邁步的數量,也可表述為雙腿在單位時間裡交替落地的數量,是最影響跑速的指標,頻率越快,跑的越快,是個顛簸不滅的真理。而由於人體奇妙的對稱性反射,人們早就發現了人體上下肢之間神奇的動作聯繫,於是單純的下肢節律練習,衍生的上肢節律練習,都成為提高步頻的常見方法,甚至發展出肢端負重的方法,有效嗎?有點,合理嗎?不盡然。肢端負重練習頻率,其根本思維是:通過負重下的練習,使肢體克服阻力的能力提高,那麼在祛除負重後,肢體就能更輕鬆或更快速的進行擺動,實現訓練目標。而這只是大部分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實際情況是怎樣呢?

肢體的前後擺動,首先是運動神經支配相關骨骼肌的結果,對於上肢而言,擺動頻率和克服阻力的能力關係並不緊密,對神經的精細調節更依賴。這也就是說負重練習增加的上肢力量和運動神經元的募集速度兩者之間不存在正關聯,甚至有可能因阻力而影響募集速度。

對下肢而言,肢端負重練習有效性會高一些,但其效果原因可能和大家認為的並不一樣。跑步頻率,其根本的生理基礎是動作(神經調節)速度,和抗阻做功能力有關但不緊密;下肢爆發力才是短時克服阻力,實現身體位移的關鍵,是速度的基礎。所以下肢負重的節律練習,其實更多的是從爆發力角度,而非動作速度角度出發安排的練習。當然下肢力量越大,個體自由支配肢體的能力越強,由此步頻也有可能提高,前提是下肢力量不足成為限制神經調節速度的重要因素時。


步幅,則是速度體現裡較複雜一些的概念,其成立的前提是相同的步頻下,步幅越大,完賽時間越短。這個邏輯看上去更為合理,三步並作兩步,大步流星,都是國人熟而能詳的俗語。然而,步幅並不是大家理解中的這麼簡單。和走路的步幅不同,跑步過程裡,由於存在瞬間的雙腳騰空過程,於是蹬地腳提供動力形成的騰空滑行距離+下肢邁動時前後腿形成的兩足部距離才是跑步時步幅的根本。其中,下肢的肢體柔韌性、髖關節的擺動、大腿的抬起下壓控制、足部的落地姿勢、蹬地時小腿提供的動力,都是影響步幅的直接生物學因素。

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通過增加下肢的力量,來提供更高效的蹬地動力,實現騰空加長,從而實現提高步幅來縮短完賽時間的目的。這個想法雖然很好,但其實過於理想化,裡面涉及了極為複雜的力學問題:人體滑行的空氣阻力、重心的平滑移動、個體相對力量和絕對力量的合理比率(力量增長與體重變化關係)等問題,同時與個體生理機能關係較密切。

而在實踐中,步幅領域也有不同的代表——博爾特41步完賽的和蘇炳添的48步完賽,都代表著世界的頂尖水平。由此可見步幅很難作為單一指標運用,如果孤立來看,就會陷入跨步跑跳才是步幅最大的跑法,徒增跑界笑柄而已。如何尋找最合適的辦法提高跑步成績,尤其是短距離跑步,現在依然是個未徹底解決的問題,但在長期的實踐裡,人們找到了很多有效的辦法,其中步頻結合步幅是重要環節,但如何與跑者個體條件完美結合,依舊是高水平教練員不斷探究的領域。

而對於普通跑步愛好者而言,步頻、步幅的意義各自看法可能不同,但對下肢力量的忽視是目前較普遍的問題。見過太多跑步愛好者隻日復一日跑步不做任何力量練習,結果不出所料,總是被下肢的各種關節、軟組織問題糾纏,就是因為他們存在認識偏差:跑步就包含了下肢力量練習。

作者簡介:教育學碩士,北京體育大學本、碩畢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醫學方向),助理研究員。

多年從事體育科技工作,熟悉國內運動健身市場、各級運動隊的訓練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