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我是草根,別逼我當皇帝啊

後周的開國皇帝叫郭威。郭威與五代十國的很多君主一樣,不是生在帝王家,而是草根出身。

據有的史料記載,郭威原姓常,幼年失怙[hù],母親改嫁郭簡,才有了現在的姓。郭簡曾任某地方刺史,條件很不錯,但不幸的是當時社會太亂,孃兒倆沒享什麼福,郭簡就死於兵亂。而更不幸的是,郭威在逃亡途中,母親也去世,幸虧他有姨母撫育,才得以成人。

郭威少年時曾在脖頸上刺一飛雀,人稱“郭雀兒”。十八歲時,長得人高馬大的郭威恰好趕上有人在當地招兵買馬,就應募做了軍卒。有次,年輕氣盛的郭威與一惡霸負氣鬥狠,失手將他殺了,被關進監獄。時任潞州留後的李繼韜見郭威長得器宇不凡,敬他是條漢子,又把他放了。後來,後唐莊宗李存勖打敗了李繼韜,郭威就被編入李存勖的親軍“從馬直”。

那時,石敬瑭還是李存勖的手下。郭威因能書會算,有勇有謀,表現十分突出,深得上司喜歡。他曾替石敬瑭掌管過軍籍,頗受倚愛。石敬瑭稱帝時,郭威小有升遷。也就是在這時,郭威開始改隸於石敬瑭部將劉知遠的麾[huī]下,成為其心膂[lǚ]。

再後來,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郭威因有大功於劉知遠,被擢升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不久,劉知遠病死,郭威與大臣蘇逢吉同受顧命,立劉承祐為帝,是為後漢隱帝。隱帝則任郭威為樞密使,掌管全國兵權。

當時,後漢局勢未穩,一些有野心的節度使趁著新老皇帝權力交接的空當兒,相繼起兵造反。隱帝震駭,先後派出幾路人馬前去討伐,都無功而返。沒辦法,隱帝只好讓郭威率兵出征。郭威運籌帷幄,攻守有度,沒費多少工夫就平定叛亂。接著,他又移師北伐,大敗進犯的契丹,以功晉封為鄴都(今河北臨漳縣)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

隱帝本就對手握重兵的郭威疑懼,之前郭威在京城,還能派人24小時監控。現在郭威領兵在外,猶如龍游大海,虎歸深山,完全處於失控狀態。隱帝身邊的人,為了恣心所欲,更是攛掇他趁早動手。隱帝有人撐腰,膽氣陡增,殺心頓起,就密令親信將領誅殺郭威等人。但沒料到的是,這些將領早就不和隱帝一條心,密令很快成為公開的秘密。

郭威本沒想著造反,或者沒想著立即造反。他突然獲悉隱帝要和他清算,還是大吃一驚的。郭威見情況緊急,就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隱帝令他誅殺諸位將領。將領們聽後,群情激奮,在問候隱帝十八代祖宗後,就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隱帝聽說郭威造反後,不甘示弱,派人殺死了郭威留在京城的所有家屬,其中還包括養子柴榮的三個兒子。於是,郭威更加沒有退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把後漢軍隊打得七零八落。各鎮節度使全都屬牆頭草的,見郭威勢不可當,紛紛歸附。

不久,眾叛親離的隱帝被殺,郭威佔領了京城。

五代十國時期,皇帝這個職位好比是剛出爐的山芋,好吃,也很燙手,只有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不受其害。郭威深諳其道,所以並沒有急於稱帝,而是讓劉知遠的遺孀李太后先“主持大事”,以安人心;又派人迎接劉知遠的侄子劉贇即位,以穩宗室。

一切看似都盡在掌握……

但意外也跟著發生,就在這時,河北突然告急,說有大批契丹軍入境,請求中央支援。李太后看一眼塘報,又看了一眼郭威,然後兩手一攤,說:“要不再辛苦將軍一次?”

郭威聽到這話,暗暗叫苦,這明擺著是要架空自己。我打賭當時郭威絕對後悔沒有立即稱帝,只不過他是個要面子的人,幹不出明火執仗的事,又不好直接拒絕,只得勉強答應。

由於對這份差事有牴觸,郭威頗有怨氣,帶兵出城後就磨磨蹭蹭,走得很慢。而他的將士怨氣更大,這些人原本以為跟著郭威打入京城,便能升官發財,吃香的喝辣的,可沒想到還是過以前刀口舔血的日子。

於是當軍隊行至澶[Chán]州(今河南濮陽)時,將士們說什麼都不肯走了,相互傳言說:“當初我們擁護郭公(郭威)造反,已經與劉氏撕破臉,怎麼到頭來又要立劉氏為帝,為劉氏賣命,以後會有好果子吃?我看還是等著吃後悔藥吧。”大家越想越氣憤,都說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得勸勸郭公。

而郭威呢,見大家怒氣沖天,沒有任何表態,一個人躲在屋裡也不知幹啥。

其實他在等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郭公,我看還是你來當皇帝吧!”

很多人看到這裡,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估計不用我說,你就能把將要發生的事給順出來:首先是郭威堅決表示不同意(一定是很生氣的樣子哦);其次是平時很聽話的屬下突然變得粗暴固執起來,生拉硬拽把郭威摁到龍椅上;最後是郭威掙扎了幾下,沒掙扎開,仰天長嘆,無奈服從。

當然了,儘管劇本都一樣,但由於個人表演和歷史場景的差異性,不是每個想當皇帝的人都時刻帶著一把龍椅的——太真反而太假。郭威現在的工作是率兵打仗,就更不可能帶著當皇帝的道具。好在他的屬下非常具有發散性思維,把軍隊出征用的黃色儀仗大旗給扯了下來,往郭威身上一裹,行了,你以後就是皇帝了。

郭威見米已成炊,再客氣下去說不定會糊鍋,就做出一副身不由己的樣子,登上城樓,整頓秩序,放棄抗擊契丹,班師回京。

李太后本想讓郭威與契丹互咬,自己漁翁得利,但沒想到郭威這麼快就去而復返。她無兵無將,自然無談判籌碼,只好下詔讓郭威監國,全權負責朝廷內外事宜,又下詔廢劉贇為湘陰公。郭威顯然對這種安排不買賬,不久他就在一片“勸進”的呼聲中稱帝,建立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