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潔癖很嚴重,每天反覆洗手,家裡人也累,我該怎麼辦?

元小優


為您、為這樣情況的朋友解憂:潔癖很重,每天反覆洗手,家裡人也很累,當事人如何做?

每天反覆洗手,感覺自己累,家人也很累,我們初步假設可能是心理學裡面的強迫症,不過沒關係,這不是貼標籤,而是我們一個學術上方便交流而已,有類似情況的朋友不要擔心,是如何不是如何呢?況且您已在頭條平臺提出來,就在在面對了,是好的開始!

強迫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起病往往較早且常遷延為慢性,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功能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強迫症未治療時長在成年患者中可長達10年之久,進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負擔,並影響後續治療轉歸。

我將介紹強迫症的診斷標準、原因和治療方法,幫助大家理解,大家看後對可自己調解,或請專家治療,都可以,治療好了,你想再洗手也可以,只是不痛苦了,不反覆強迫性重複也可以,達到這樣的自由!

也算是做個科普,大家看到也會加深這方面的認知!

強迫症的診斷

強迫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反覆出現的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為主要表現。多數患者認為這些觀念和行為不必要或不正常,違反了自己的意願,但無法擺脫,為此深感焦慮和痛苦。

最熟悉的例子就是反覆洗手、檢查門鎖(強迫行為)以避免疾病(強迫觀念)。

精神病與統計手冊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 5rth edition),簡稱DSM-5中強迫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A. 強迫觀念或者強迫行為,或者兩者都具備:

強迫觀念,即指:

1. 重複,持續出現的想法,衝動或想象。患者體驗到侵入性,對此感到討厭,並遭受顯著的焦慮及精神痛苦

2. 個體試圖忽略或壓抑上述想法,衝動或想象,或試圖用其他想法或行為加以抵消

強迫行為,即指:

1. 重複性行為(如洗手,擺放,檢查)或精神活動(如禱告,計數,重複默唸某些言語),患者自感受到驅使,處於對強迫觀念的回應或遵守僵硬的規則而出項上述行為

2. 上述行為旨在防禦或者減輕焦慮,或預防某些可怕的情景或事件。然而,這些行為或精神活動並不能如預期般起到減輕或抵消的效果,或明顯過度

B. 強迫觀念及行為花費了大量時間(如>1小時/天),或導致具有臨床意義的精神痛苦或功能損害

C. 強迫症的症狀不是因物質而產生的生理性效應(比如違禁品,藥物等)或其他醫學情況

D. 強迫症帶來的困擾不能更好的被其他的精神疾病解釋(比如廣泛性焦慮症裡的過度擔憂; 軀體變形障礙裡的對外表的全神貫注; 囤積症裡的取捨困難;拔毛癖裡的揪頭髮; 抓皮症裡的揭疤;進食障礙裡的進食儀式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強迫觀念:

秩序與對稱的需要害怕汙物或細菌汙染過多的懷疑對罪惡或邪惡思想的恐懼害怕犯錯誤害怕傷害他人思考不當行為或猥褻思想

以下是典型的強迫行為:

頭腦中重現某些不會消失的圖像或想法反覆洗手,淋浴或洗澡重複特定的單詞或短語總是以某種方式安排事物在常規任務期間不斷計數完成一定次數的任務經常檢查門鎖或烤箱門之類的收集或囤積沒有價值的東西

強迫症的病因

有人說病因不明,不過目前學術界基本公識:強迫症與遺傳原因與家庭教育、神經生物學基礎、人格特質等都有非常強的關聯性。

特別是關於人格特質方面,研究發現:約2/3的強迫症患者病前就有強迫性人格,通常表現為:做事要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規,有條不紊;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難以通融,固執而靈活性差;常有不安全感,為人處事唯恐發生疏忽或差錯,經常檢查或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拘泥細節,甚至生活瑣事也要程序化。

常見的誘發因素:

(1)負性情緒與生活事件:負性情緒與生活事件常常是強迫症發病的導火索,如生活環境的變遷,人際關係不佳,責任加重,家庭不和、親人逝世和突然的驚嚇等。

(2)壓力:壓力使人容易恐懼、焦慮,強迫自己做某些固定事物,比如固定思維、行為模式來緩衝壓力。

我和我遇到的例子

疫情期間反覆洗手

這次疫情,我出去回來洗手洗了好幾次,一天啥也沒幹成,這還沒到強迫症程度,可見強迫症對人的影響。不過幾天就好了,應該不是強迫症,如果一直持續,那就是強迫症了!可見強迫症與現實的刺激有關!

在外上廁所就要回家洗澡

這個是在諮詢中遇到的,是強迫症,在醫院診斷的,她說她坐飛機上廁所感覺不乾淨,沒上成廁所,去單位上班上廁所也感覺不乾淨,打車回去洗澡,要麼不敢在外面上廁所,要麼上了上了回去洗澡。強迫症達到強迫性重複重演的程度了!而這種是由於童年創傷引起的,因為案主童年遭受性侵害,沒有療愈!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

醫院會藥物治療的多,不過我一直不敢恭維強迫症怎麼能用藥物治療好?比如我上面舉的例子,一個有疫情現實因素造成的,一個是童年創傷造成的後遺症。

好在大家都的共識是,強迫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生活和社會功能的情況下,需要通過藥物來緩解,但它只是表面的強迫症狀消除,心裡的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更重要的還是要通過心理治療。這點和抑鬱症治療一樣!

單靠藥物治療往往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得心理治療治本!

目前強迫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療等。各種心理療法都有用,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行為認知療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改變患者對自己、他人及事物的正確看法和態度,從而改善患者的強迫症狀,需要醫生與患者充分配合,共同協作,才能達到良好等治療效果。該療法主要包括:思維阻斷法、暴露療法和反應預防、系統脫敏法,其中最有效果的是暴露和反應預防療法。

暴露療法

該方法使患者學會面對引起焦慮等物品或環境。要求患者推遲、減少甚至放棄能減輕焦慮等行為,如縮短洗手時間、減少洗手頻率,直至放棄洗手。

森田療法

該療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強調患者對症狀“接納客觀、為所當為”,在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對症狀採取順其自然等態度,先面對現實,不強求改變,一方面學會接受症狀,不予抵抗;另一方面帶著症狀逐漸適應工作和學習。目前,已有不少森田療法治療強迫症有效的報道,慢慢被國人熟知,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中。

其他心理療法,如正念!

有資料表明,不同的治療方案可能適用於不用類型的患者:純強迫觀念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最好,而認知行為療法等心理治療對強迫檢查、強迫洗滌等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的患者效果較好。

現在最新版的《中國強迫症防治指南》提出強迫症的治療原則,其中就提到多種方法綜合治療: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均是強迫症的有效治療方法。可以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特點、疾病嚴重程度、既往治療史、心理治療方法的可及性、患者對治療的意願和經濟承受能力以及患者的治療現況等因素,個體化地為患者選擇適宜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者藥物聯合心理治療的策略,並且進行足量足療程的治療。

以上是有關強迫症的診斷標準和目前治療方法!我相信隨著心理學的發展,也會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得了強迫症,一天反覆洗手,家人也很累,怎麼辦?

如果現在潔癖很重,每天反覆洗手,家裡人也很累,那麼可以看該方面的醫生或者治療師!

家人也多些理解和支持,強迫症患者自己也難受,誰願意這樣呢?他為沒辦法!你們都互相擔待,配合治療,他早日好,你也好!

從治療實踐來看:家人在治療中的有著重要意義!

如果患上了強迫症,不用過於擔心,卻也不可放任不管,還是應該儘早治療,並堅持長期維持治療,以防止隨病程的遷延,腦結構異常程度呈進展性加重。

以上是我自己的經驗和查閱學習的資料綜合而成,希望對您有幫助!

參考文獻:《中國強迫症防治指南》、《DSM-5

我是
,心理學專業,精神分析俗人,以精神分析培訓和治療為終生事業,在心理諮詢的道路上行走了10年時光。也是這次疫情心理援助者。打字不易,如果朋友們看到覺得對你們有用,就值了!


解憂心理醫生


你好!

感謝你在今日頭條的提問。

研究表明,具有強迫行為的人大約佔1-2%,每天反覆洗手的大有人在,我的隔壁就有。只是你認為“很嚴重”,還感覺到家人也累。

別太著急,咱們一起探討。

1.慎言“很嚴重”的判斷

是否嚴重,是否屬於強迫症,一般要看你的反覆洗手行為是否嚴重影響了你的學習、工作、生活以及人際交往,是否內心感到痛苦。所以,你別隨意地自我暗示。

那麼,該如何處理呢?

2.嘗試洗手頻次遞減法。

任何事情的解決,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你可以測算一下目前每天的洗手次數,記錄下來。假如是10次/天,可以在家人幫助下制訂計劃,如,每月遞減一次。我鄰居已經見效。

3.主動跟家人訴說你內心的焦慮。

一般來說,強迫洗手是個表象,在你的內心深處,或許曾經有那麼一兩件事,讓你隱藏深海,焦躁不安。敞開心扉,說出來!

4.出門參加運動去,別宅家。

你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現象,越宅家,越想洗手,欲罷不能。我建議你堅持每天運動,慢跑,健走,廣場舞,只要喜歡,跟家人一塊運動去。

5.珍惜團隊工作和生活的機會。

團隊生活有利於你緩解焦躁情緒,如果你還沒有退休,建議你不要以此為藉口休息在家。如果已經退休,建議你多參加一些旅遊,朋友聚會等群體活動。

當然,如果你感覺到有剛剛我提到的“強迫症”的症狀,應儘早尋求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和治療。

但願你早日擺脫困境。

【原創作品,歡迎評論】

心理諮詢師黃凱東


潔癖屬於強迫症的一種表現形式,治療關鍵在方法。

在心理引導上主要分為三步:

一是用別的心理活動阻斷強迫思維,比如描述你周圍的事物,越細越好,進而做到順其自然;

二是採用“觀息法”的練習,通過觀察呼吸來發展“覺知”與“平等心”的能力,從而從內在化解負面情緒,去除過分追求乾淨的心理怪圈;

三是練習“情緒平衡法”,利用深呼吸來應對突發情緒。

推薦李宏夫老師著作《淡定是修煉出來的》。

我遇到過一個潔癖症患者,他並不是真的怕髒,洗手只是他們用來象徵性對抗“不吉利”的一種手段而已。一旦認為碰到什麼不吉利的東西,就要反覆洗手,洗到足夠的時間或者遍數才能放鬆,感覺好像能把不吉利洗去一樣。

我叫他拼幾次,不要再反覆洗手,他頂不住痛苦,就會反覆洗,這樣,症狀就很難好轉,這樣下去可能會洗一輩子。

長痛,指的是什麼?遇到問題,就逃避:怕見人,就躲著;怕髒,就反覆洗。經過疏導,你如果不改變,還是原來的模式,只圖一時“舒服”,那可能一輩子也好不了。當然,這個話也不能講得太絕對。有些問題比如少數社交障礙者,隨著年齡增長,他不得不去工作,結婚生子,他不得不去應付各種社交場合,通過這些鍛鍊,他的問題可能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這也是實踐的結果,只不過有些被動實踐而已。



公子周白羽


強迫症患者基本都具有過度控制的要求,其背後最為典型的認知特徵就是追求完美:除非對事情做得非常完美,否則就難以接受。

強迫行為的典型例子之一,就是潔癖,通過不斷的清潔自身周圍的一些衣服、物品等,從而排除焦慮情緒。如果有一點點不乾淨或者不整潔的地方,就感到渾身不自在,並且十分厭惡他人將自己整理好的東西弄髒,尤其是外人。

而強迫思維的問題主要也是源於對自己思維的過度控制,例如:我想要一些思維出現的時候,它才能夠出現,否則就我就是無能的、失敗的。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腦每天可能湧現出千百萬條自動思維,意識本身是自由流動的,有它出現、消失的自然過程,所以你只能接受它,而不可能完全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思維。

如何解決洗手問題:

可以通過行為抑制法進行調節;

比如你覺得不洗手會認為對自己有危險,很髒,有病菌會讓自己得病,不舒服。但是你不要做出任何反應,比如洗手。

如果你覺得自身已經受到了強迫問題的困擾,應當及時尋求心理諮詢,以免進一步惡化。如果問題嚴重並伴有失眠、軀體障礙或社會功能損失等問題,則需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

可以嘗試讓有心理潔癖的人一點一點的接觸他們不能接受的物體上,比如坐在公共座椅上,與他人握手,並堅持住不要立刻洗手,讓他認為不洗手並不會對他有什麼危害,坐在別人坐過的椅子上並不會讓他生病,地面幾天不擦也不會有什麼不妥,與別人握手也不會有那麼多細菌讓他有危險,一天天慢慢減少自己洗手的次數……這樣一點一點的潔癖的毛病就會慢慢的被克服掉。

行為抑制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有效的,因為這個方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確切體會到,我們所擔心的事情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危險,我們是安全的。

不安全感就如同一條鐵鏈一樣,將我們鎖了起來,讓我們束手束腳,無法盡情地展示自己。只有我們放下自己的防備,慢慢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才能腳踏實地面對生活,從容不迫地應對人生中的一切變故,輕鬆自在地感受人生中的各種美好,擁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讓愛住進你心裡


強迫性行為帶來的認知上自我否定是產生焦慮的直接來源,或者說你的焦慮情緒對你的影響才是最要緊的。如果自己覺得確實影響了正常生活那就主動徵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精神分析學派諮詢師會帶你走的很深入,同樣也很漫長,花費也很多。個人比較推薦認知學派諮詢師,聚焦產生強迫性行為的“認知偏見”,可能見效更快。諮詢師的技術取向是可以查到的。當然如果你能自己處理好情緒問題,就說你能逐步做到認可自己的行為,換句話說能接受不一樣的自己,你不再焦慮,那你和你的家人都會因此輕鬆下來。祝一切向好![祈禱][祈禱][祈禱]


鵝卵石150332417


您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您冷靜想一想,其實世界是不完美的。


用戶54340331831


有病得治


你好小唐糖


心裡問題,你也容易對人產生厭惡的情緒,準確的說,你應該肚量放寬點,自己都容忍不了,那你還能容下誰,不是別人跟你處不好,是你跟誰都處不好


笑我75854481


潔癖是一種心理疾病,如果不太嚴重可以自我調理,否則只能求助於心理醫生!


五行闕金


強迫症,或者接受洗手的現實,不痛苦,不糾結,不然去找好的諮詢師吧。

心理問題得找到你強迫洗手的根本原因,你洗手背後怕的是啥,把這個怕解決了。

洗手背後是讓你聯想起痛苦的事,這種痛苦的是一般發生生命的早期,自我肯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再則告訴自己哪不是你的錯,放過別人的同時就放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