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蓝色“铠甲”,我们要和病毒搏斗

按照省委政法委关于开展“七个下沉一线”活动要求,3月18至20日,综治督导处党支部分批来到南京市秦淮区基层社区,主动当好一线“八大员”,深入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服务复工复产、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并向连日来辛勤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网格员们送去了慰问金。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徐保刚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

了解社情民意

成为研究问题的“调研员”

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会议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重点关注人员……会议室里的“蓝马甲”比平时多了几个。

晨会开始了。“刚刚接到通知,入境重点国家由8个增加到16个,涉及到我们社区的……,必须马上见底,落实到位……”网格长陈海宁在晨会上进行了部署。

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徐保刚和支部党员一起,认真聆听并记录着莲子营社区11名网格员前一日网格化工作情况和当日各网格工作计划。随后和各网格员一起就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瑞金新村社区,支部书记史啸强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基层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和治安防范、提升群众安全感提出了建议。

在来凤街社区,支部党员与网格员一起在社区分会场参加了秦淮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在详细记录了会议内容的同时,对会议部署上线的“秦淮e家”小程序进行了试用,及时整理出意见反馈给秦淮区委政法委。

网格化工作千头万绪,内容繁杂,必须要有扎实的“钉钉子”精神,才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披上蓝色“铠甲”

成为抗疫一线的“战斗员”

蓝色的“铠甲”是布制的,是秦淮区网格员的统一装备标识。

“我们这个蓝色网格员马甲,颜色清新又有活力,看了让人有亲切感,可以说这个马甲对于我们开展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双塘街道来凤街社区的网格长魏萍介绍道。

支部党员披上蓝色的网格员马甲,立即工作在抗疫一线。

“我已经将你拉入我所在网格的一个服务对象群。”来凤街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王秋娥对一位支部党员说。她介绍道,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居家隔离人员,网格员会给每个居家隔离人员建一个工作群,群里有居家隔离人员、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平安志愿者、医护人员、心理疏导专家等。“在居家隔离期间有什么需求,在群里说一下就可以了。”

正说着,工作群里有条新信息,原来是一位居家隔离人员买的生活必需品快递到了。

当支部一位党员扛起快递的时候,不由地说:“还挺沉的。”门口的保安说:“这个还不是最重的,上次有人网购了一袋50斤大米还有几箱食品,都是小王她们送过去的。”看着网格员王秋娥文弱的身躯,大家都伸出大拇指。

刚送完快递,工作群里又传来一条信息,原来在某无物业小区值守的志愿者因为家中有事,临时离开一会儿,需要有人顶替。支部党员接到指令,迅速赶到小区,在做好交接工作后,拿起了额温枪,承担起小区入口的值守工作。

在完成小区值守工作后,支部党员接到了送达可能回国人员告知书的任务。

“根据前期排查结果,户主的女儿在英国留学,经过我们了解,他的女儿还没有回国,但我们还是要将回国告知书送给他。”网格员王秋娥讲解后将地址发给了支部党员。

翻开了即将送达的告知书,里面详细地介绍了亲友回国后的所有防疫流程。然而支部党员到达地址后,多次敲门,户主并不在家。支部党员随即打通了户主电话,得知户主临时有事,需要晚上八点之后才能回来。

当支部党员按照要求送达完可能回国人员告知书后,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听同行网格员介绍,类似这样的加班是家常便饭,“毕竟服务大家,不能按照我的工作时间。”她说道。

朴素的言语道出了网格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江苏创新形成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在防控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下沉,对于“铁脚板”在落实“最后一里”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有了切身感受。

掌握智能终端

成为助力实战的“信息员”

“这户人家的采集信息,你们上传至系统的流程是怎样的?”支部的一位党员在入户走访采集信息后,请教网格员。

网格员拿出了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了演示。在网格员的指导下,支部党员熟练地运用移动终端进行信息采集工作,并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想法进行了记录。

网格员还介绍说,为更好地服务管理居家隔离人员,他们还创新应用了智能门磁系统,实现了精准防控。

“门磁条连接着我们的手机,可以实时掌握被隔离人员的隔离状态,一旦居家隔离人员打开门,我们的手机上就会第一时间收到信息。”网格员介绍说。

“昨天夜里12点多,我还收到一户打开门锁的信息,连忙与他视频连线,并通知物业保安、附近的志愿者迅速赶到现场。他说他估计现在夜深了没有人了,想在小区里溜达溜达。没想到一打开门就听到警报,就没有再出门。”

来到居家隔离对象的家门前,支部党员和医生一起,对其进行了体温检测,细致询问了其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并做了详实记录。离开的时候,支部党员对智能门磁系统进行了复位。

科技支撑,助力基层治理,在秦淮区得到了充分体现。此次疫情防控战,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

走访各类群体

成为传递温暖的“服务员”

瑞金路街道瑞金新村某小区。

在网格员的指引下,大家来到一户门前,轻轻地敲着房门:“张奶奶,王大爷,我是社区网格员,我们来看您来了。”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年岁已大的老人看到众人,露出了笑容。

两位老人年纪已到九旬,子女又不在身边,其中一位老人这段时间因骨质流失还不能下床,社区网格员隔天就来走访看望两位老人。史啸强等支部党员和两位老人进行了交谈,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来凤街社区,支部党员在走访一位孤寡老人的时候,得知这位老人虽然生活条件并不充裕,但得知疫情后仍然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当支部党员将特殊党费的收据交到这位老人手上的时候,老人郑重地收下了,她表示:“我是一名老党员,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也要为党和国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

网格员王秋娥说,现在随着国家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大,老人们衣食住行的问题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老年人的心理方面值得关注。她们每隔几天就到这些独居老人家里走访。“有时候,就是和他们聊聊天,老人们都非常开心。”

老党员心系疫情,不忘初心,让人敬佩。深入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对各类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督促安全生产

成为复工复产的“护航员”

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某小区。支部党员了解到已经有家装公司于近日进场,准备施工。

一大早,支部党员来到施工现场,等待着进场工人。

“这是我们的复工已审批过的相关材料,全部齐全。所有人员也都进行了体温检测。”进场人员给支部党员出示相关材料。

“口罩还是需要戴规范。”在看到装修人员都没有正确佩戴口罩后,支部党员当即进行了提醒,“虽然现在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但在密闭的环境内,加强安全生产防护非常必要。”在看到装修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后,支部党员详细询问了企业复工有没有什么困难,并听取记录了项目负责人的相关建议。在得知家装公司因为工程欠款需要寻求法律咨询服务的时候,支部党员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法律专业人士,进行了详细解答。

护航复工复产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在。政法机关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法律服务保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下沉手记

咬定青山不放松

此次活动拉开了综治督导处支部全年下沉活动的序幕。此次下沉,南京市秦淮区相关基层社区工作者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仁爱之心和专业素养感染着支部每位党员。大家一致表示,将继续守好自己岗位,为彻底打赢这场战斗,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自己的贡献,奉献自己的力量。

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疫情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困难,基层社区工作者没有退缩,迎难而上,用脚步丈量任务,以硬脚力打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要学习这种不畏艰险、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奉献精神,扎实做好防疫情、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始终保持“毫不懈怠”的坚强韧劲。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秦淮区社区网格员发扬连续奋战精神,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启动至今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体现了坚强的韧劲。支部党员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继续做好做细各项工作。

始终保持“细致周到”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结合处室职能,做好平安江苏建设相关工作,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升级版技防城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全省平安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工作效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服务基层的意识,谋基层所需、补基层短板,经常深入一线,了解“第一手”情况,做“接地气”工作。在日常工作各方面都要突出重点,切中要害,不做虚功,研究真问题,做出真成绩。进一步精简精准,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减负,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