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進口中國KN95口罩的美國,如今到底有多“痛苦”?

特朗普3月13日在白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僅僅一個週末的時間,美國氣氛大變,使得一貫顯得輕視疫情嚴重性的特朗普也一改口風。

“我想讓每一個美國人都為前方的艱難時期做好準備。我們將會經歷非常非常艱難的兩週,希望之後,正如專家預計,在經過仔細研究之後,我們將會看到隧道另一頭的曙光。這將會非常痛苦,非常非常痛苦的兩週。” 特朗普在最近的白宮記者會上略顯沉重如是說道。

截至北京時間4月1日晚上9時,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已經接近19萬人,死亡人數超過了4000人。美國白宮新冠疫情小組公佈目前美國依據的模型顯示,美國的峰值大概在未來14天到來。如果美國不採取措施,死亡人數在150到200萬,如果非常嚴格採取防控措施,死亡人數在10萬到24萬。

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張玉蛟教授則預計,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拐點可能要到4月中下旬,死亡人數如果控制在8-10萬已是較好情況。

美國的疫情

如今的美國,是怎樣一番景象?

疫情防控方面——在寸土寸金的紐約,中央公園被改造成了野戰醫院;截至目前,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已有超過百人感染新冠肺炎;至少29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頒佈“居家隔離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1日表示,一位國務院官員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疫情“震中”的紐約州的州長科莫在最近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各州正在以競拍的方式購買極度緊缺的呼吸機……

社會生產方面——3月26日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公佈為328.3萬人,超預期160餘萬人,幾乎相當於2%的就業人口規模,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預測,美國的失業率在第二季度或達到30%;美國3月份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公佈為89.1,這是2016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3月份PMI綜合指數跌9.1點至40.5,創下2009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疫情的急轉直下伴隨著經濟的大面積停擺,美國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而在很多人看來,美國疫情的白熱化在不久前已經劇透,從第一道防線的病毒檢測,美國就失守了。那麼除了美國政府在疫情防控上行動相對遲緩,還有什麼原因使得美國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在美國德州神經外科協會主席黃海濤看來,美國病例數增長極快至少包括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最重要的也是最可惜的,是美國錯過了有效防疫的黃金時間。

第二、美國和大多數的西方人都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特別是年輕人在現在這個階段也不放棄和熟人朋友握手和擁抱,在沒有戴口罩的情況下會讓疫情迅速擴展。

第三、美國疾控中心在制定政策時有眾多顧慮。一旦宣佈政府鼓勵老百姓戴口罩,在目前口罩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只會造成醫生和醫院的口罩更短缺和民眾的恐慌,對疫情控制更加不利。

第四,疫情的重災區是包括紐約市在內的大城市,美國沒有可能採取中國特色的武漢式絕對封城和人不出戶,這在法律上和實際上都做不到。總統、州長和市長的權力都非常有限。

而對於最後這一點更為深層次的原因,CNN主持人法裡德.扎卡里亞在最近的節目中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並且直指美國政府的無能。

法裡德.扎卡里亞表示,美國正在為過去幾十年的錯誤買單——把獨立機構變得政治化,幻想地方管理,聯邦機構人手不足但負擔過重,再加上規章制度、政治授權以及規則繁多,官員們幾乎沒有自由裁量權。

“美國各州、各地方、數千個公共衛生部門拼湊起來的權威,在應對無國界的流行病面前,就是一場噩夢,任何地方部門一旦應對不力,都會導致疫情持續蔓延。” 法裡德.扎卡里亞說道。

美國的尷尬

大選之年遇上疫情漩渦,美國政府不免壓力山大。

當前美國面臨的兩大困境是:第一,大選和抗“疫”的雙線作戰;第二,救市和救“疫”的交織並行。

選情方面,特朗普的民調走高,整體民調從1月間的40%上升到目前的45%,接近2017年當選總統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民調專家表示,在國家危機期間,美國傾向於團結在總統身邊是很正常的事情,且特朗普頻頻現身電視與廣播也足以影響一部分通常不關注政治的選民,因此產生了所謂的“聚旗效應”(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

經濟活動方面,特朗普日前表示希望美國儘快恢復經濟生活。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此前也曾表示對美國經濟中長期樂觀。“如果停工期間勞動力和企業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不管持續多長時間,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反彈。”

然而目前美國的失業問題正在浮出水面,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PI)發佈的最新疫情研究,到今年夏天為止,這輪疫情將導致美國經濟損失1400萬個就業崗

另一位前美聯儲主席看到了這個問題。耶倫當地時間30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經濟衰退,與此前的經歷的任何衰退都不同,目前難以預料衰退的深度及走勢。“如果疫情需要更長的社交距離期,可能會更嚴重地破壞經濟,導致更多的裁員、破產、給企業和家庭的造成更多的財務損失。”

總的看來,疫情發生後,擔憂美國經濟恐將進入衰退的聲音還是佔大多數,尤其是總規模高達2.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上線後,不少人擔心美國應對經濟衰退的彈藥已經打完。

美國的經濟

這次狼真的來了嗎?

拆解來看,支撐美國GDP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消費、商業投資以及淨出口,其中消費支出的貢獻度達到了70%。這次疫情,顯然對這三大支柱都或大或小地造成了衝擊。

標普全球評級預測社會隔離將使美國的消費者支出下滑14%,其中受到直接影響的服務業(如餐飲、旅遊、公共交通等)將因此下滑75%。

商業投資方面,標普認為新冠病毒將重創美國家庭需求、擾亂供應鏈,從而進一步打擊商業投資。另外,油價的崩盤和波音737 MAX的停產對於相關行業的投資活動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而淨出口方面,由於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全世界大部分國家或地區都面臨顯著的經濟衰退風險。因此,標普預計美國將面臨出口和進口的同步大幅下滑,從而淨出口對於GDP增長的貢獻水平將保持相對的穩定。

標普全球評級預測,2020年美國全年GDP將面臨零增長,上半年大幅下滑後,下半年將迎來緩慢的U型復甦。而如果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美國將面臨異常嚴峻的經濟形勢。

而對於此次美國祭出史無前例的2.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不少專家認為將難以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在香港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兼職教授夏春看來,此次應對新冠疫情的財政刺激方案雖然規模最大,但大部分是政府的轉移支付。根據IMF的研究,美國政府投資的乘數效應最大,其次是減稅,而乘數最低的是政府的轉移支付。

“簡單估算,按照IMF研究的結論,轉移支付乘數大致在0.5左右,那麼此次應對疫情的財政刺激對GDP的拉動大致在5%左右。“夏春指出。“而據美國《財富》雜誌估算,2020年美國GDP將縮水逾1.3萬億至20萬億美元,降幅為6.3%。”

總之,正如特朗普所言,接下去的一段時間,美國將會相當“難熬”,疫情防控本身如是,經濟活動的停滯亦然。

而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日前表示,白宮新冠疫情特別工作組正在認真考慮,建議所有美國人戴口罩。這一遲來的建議似乎透露著,美國真的急了。

來自:國是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