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剩者为王》豆瓣评分才5.8分:羡慕对剧情无感而打低分的人

看完《剩者为王》再去看豆瓣评分,有些始料未及的诧异,这么真实的一部电影竟然只有5.8分?按上映时间推算,上映于2015年11月份,九零后刚好25岁,跟电影里彭于晏饰演的男主角一般大年纪,体会不到大龄剩女所肩负的压力以及忍受世俗的异样眼光,同样更是无感于尴尬与沉默的相亲。

时隔五年再回头看,这部大龄剩女的话题电影却也是给我们很多年轻女性更多现实意义的思考。所谓的“剩者为王”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做大龄剩女,而是以其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剩到最后都能为王。反之在现实中,剩女大多选择了婚姻而非爱情。



今天就针对电影的情节内容为例来浅析电影中的现实意义,那些年,大龄剩女们后来才明白的道理都是用牺牲青春,毁掉爱情换来的。希望看过电影的每个你都能早早明白,然后不遗余力去爱去努力。


大龄剩女社会压力更大

一方面压力源于家庭--父母随之而来的年老

电影开始,是舒淇饰演的女主盛如曦跟她的妈妈,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婚礼。逢人即聊的就是孩子的年龄、婚嫁否。隔着屏幕都能听出其妈妈的烦心,“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结婚陪伴到老的人。”

大人总是比孩子有危机感,即使这个孩子已经三十岁出头了。父母的操心是肉眼可见的急燥,母女俩之间的矛盾大多都是围绕女主的婚姻大事引发的。

母亲会借着检查身体为由,让女儿陪伴然后无缝衔接地给女主安排和医生见面。相亲的开展以“刚好”进行,对此母亲乐此不疲,而对女主而言却是苦不堪言。母亲变着法的安排自己的相亲事宜,从不考虑女儿的喜好原则。



于是,后来有了母女俩的剧烈争吵。女主坚持己见,母亲永远是“我是为你了好”,言语冲突之际,母亲开始对女儿的剩女状态愁心般口不择言甚至懊恼到放言“我以后就是死也不会过问你的事了。”

后来随着故事的发展,才知道目前所谓的“危机感”不过是因为自己逐渐开始遗忘。因为遗忘,所以煤气中毒差点致命。她害怕的是他们日渐衰老,担心未来的日子里女儿没有人陪伴,没有人照顾。

孩子的长大永远都和父母的衰老成为对立面。身为父母,总是要操心关于儿女的一切,包括她的幸福。

女主此时才明白,母亲总是不能在婚姻这件事上迁就的原因。在母亲生病的那段日子,女主一边自责,一边开始扛起家里老父老母的依靠。为工作忙碌,去医院照顾妈妈,寻找解决老年痴呆症的医学方案。

她的成熟和担当给了父母很好的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她没有人可以依靠,只有自己,而父母需要的也是她。



当家庭压力和恋情相撞时,追求完美的人只能选一个。所以女主选择了跟男友的”逼婚”。她说,“好累啊”不仅仅时身体累更是漂泊太久的心想要一个有家的安定和一个可以被人保护的臂弯。

父母身体日渐衰老是现实,女主逼婚是现实,小男友选择事业也是现实。这世界不会因为你是个女生而对你怜香惜玉,更不会对一个大龄剩女心慈手软。


一方面源于爱情--大龄女生更“贪心”:谈恋爱只有爱是不够的

电影中的女主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之后,面对生活中琐碎,不是爱情给予的力量不足以抵抗来自家庭的压力,而是人都有脆弱的时候,都有需要脱下铠甲露出软肋的时候。

当她问了男友结婚的事,男友委婉表示自己想要再拼几年事业。听完女主点头沉默,转身便离开了。

成年人的默契大抵就是但凡明白是拒绝,便不再强求。像极了当年只要一发现对方没那么喜欢自己,就会把那段感情判个死刑一样的果断和坚决

被拒绝的那天是她三十多岁的生日,路过婚纱店,一个人试穿时看着照片忍不住泪流满面。果断删除了男友发来的讯,:能不能再给我几年时间呢?我的感情也许可以跑过时间追上你。”挽留得明显过于牵强。



三十多的年龄,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

最近综艺《我家那闺女》里阚清子谈婚姻上了微博热搜。如今三十一岁的清子,在节目里跟好朋友聊天,聊到了有关爱情的话题。

关于三十岁,关于爱情,关于婚姻。清子说自己不在乎什么物质,觉得结婚就是陪伴。真心相爱的陪伴,如果没有,那只能说是不够爱。

讲到心酸处,清子忍不住流泪,她也侧面说明了当时和前任分手的原因。姐弟恋本身就很不容易,更何况清子曾经恋爱的是一个不把她当做恋人,而是当作竞争对手的人。

男生把自己所谓的“痛苦”擅自在爱情里放大了数倍,原本可以快乐的恋爱最后却满是伤痛。清子三十岁的生日,终究是没能等来那个人的求婚。

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如果一个男人想要给你幸福,那他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而不是靠别人的叮嘱、别人的监督、甚至说是别人的劝告。

对于男人而言,对于婚姻都是会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不憨也不直。从一开始,什么”等我粉丝过一百万,我就求婚。”的大言不惭,结局就注定是“你喜欢大海,我爱过你。”与其说是因为爱情,不如说是变相捆绑利用,在爱情里算计的样子是真丑。



感情和婚姻是每个女孩子都会不可避免去面对的问题,不管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影里,剧情多少都会有些狗血,但却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试问,哪个大龄女孩不希望早日跟自己喜欢的人步入婚姻殿堂然后有个家呢?

大龄剩女很多时候大概能做的就是,“如果我现在二十三四岁、或者二十七八岁,我一定会跟你谈一场自由的恋爱,哪怕最后我们还是会分开,我也愿意去浪费这个时间。但是现在我更想要有一个家庭,有老公、有小孩、想着妈妈现在在干嘛、想着爸爸今晚会做什么菜、想着婆婆的冻疮好了没、公公今天剪的头发好可爱。。。”

“我想有个家庭,你能娶我吗?不是将来,是现在。”的单刀直入式“逼婚”。

爱情不讲年龄,但是婚姻在意。“年下恋”虽甜蜜,但最怕的是一个等不急,一个给不了。


最完美的故事结局——所有的久别重逢都是“蓄谋已久”


当女主在河边对男主的“逼婚”无果离开后,直到女主删除男主请求等一等他和他的事业短信时,我便以为女主可能会去找白医生然后跟他结婚。

虽然说白医生不懂幽默,不会甜言蜜语,但是他工作稳定、为人靠谱,是个非常适合结婚的对象。这是世俗人共同的看法,比起爱情,合适可能更能满足女主当下对婚姻生活的需求。



但是没想到的是,她约白医生也只是为了跟他说清楚,自己没办法违背对爱情的原则。并明确表示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然后组建家庭才是值得女生追求的爱情,而不是因为该结婚了就找个所谓合适的人凑和过日子。

电影最后的结局很完美,保持单身状态的女主继续努力工作,陪伴父母。对于爱情,坚持可遇不可求的原则。后来再遇见男主,她是以狂奔的方式奔向他的怀里。



看到这段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他们两个最后还能等到彼此呢?

从分手再到重逢,旧人总是那么熟悉,两个人都能同频率的回头,也是对追求美好爱情的一种寄托。而现实生活中,相爱的两个人很可能就会因为现实的问题分开,最后的无疾而终才是故事的结尾。

美好爱情的获得,不是一味的依附,是独立自主的人格,是有底气扛起一个家的物质基础,是有继续等下去的耐心。不将就这件事,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后来明白,最终能走到一起的是靠两个人一起的努力。女主从主管升为经理,继续奋斗着自己的事业;而男主也在为自己一年前的承诺努力,虽没有看到男生事业上的成就,但俩人最后的重逢却明显是男主的“蓄谋已久”。

“剩者”不一定会成为王,成为王的前提是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也可以把日渐年老的爸妈照顾得很好。当等到心动的那个人,才可以用爱情的力量把两个人的快乐无限放大,一起组建一个家。

说到底,大龄女生要想活得漂亮“剩”得漂亮,前提还是要有一定的能力,能给得起自己和家人很好的生活,爱情从来不是施舍、拖累,而是锦上添花。

如果我给电影打分,五星好评。豆瓣虽只有5.8分,我还是希望推荐给每个女孩子看。


END.

作者简介:爱情电影痴迷者,文字小迷妹一枚。关注我,给你讲述更多温情类电影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