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直击深圳中欧创新中心海外高科技项目云路演现场

直击深圳中欧创新中心海外高科技项目云路演现场科技孵化,加速未来

。第一路演携手深圳中欧创新中心举办的加速器专场线上路演第一期--海归高科技项目人工智能专场火热举办,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共创未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中小企业变得异常艰难。深圳中欧创新中心穿越疫情,携手知名线上路演平台第一路演,发起“深圳中欧创新中心海外高科技项目线上路演(人工智能专场)”活动,邀请到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知名高校的海归创业团队带来一场了最新、最硬的线上路演。让我们一起跨越空间,加入这场科技与资本的碰撞。


此次一共有四个项目进行了路演,多家投资机构前来助阵,还有知名投资人对项目进行了点评。以下是第一路演整理的

路演速记

1 华力创科学

项目简介

华力创科学成立于2019年7月,致力于打造高精度力/力矩传感器,提供机器人触觉感知能力,赋予机器人新的智能,助力于新一代智能制造。同时着眼于医疗领域,赋予医疗器械先进的触觉感知和交互能力,解决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运用中痛点问题。

推荐嘉宾英博创新副总裁张晨

华力创科学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触觉机器人实验室的专家及博士团队组成,研发打造了突破性高精度力矩传感器技术,颠覆传统应变片式传感器技术,提供机器人触觉感知能力,赋予机器人新智能。同时,在医疗领域,赋予医疗器械先进的触觉感知和交互能力,解决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运用中痛点问题,助力新一代智能制造。公司落地深圳后已和华为、华大、优必选等公司开展合作。随着触觉反馈科技不断发展,有望助力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

点评嘉宾沃衍资本管理合伙人金鼎博士

从我的角度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项目,突破了高精度传感的技术,明确了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很成熟的项目,已经找到了发展的点,特别是触觉机器人的点,未来是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的。关于光纤的控制已经有一些产品在逐步推向了市场了,工业这个方向,公司用光学抗电磁干扰是个亮点。不过,除了技术方面的能力,希望加强对市场趋势,市场容量进行仔细的研判,同时,对于电子半导体来说,想要突破市场建立很强的形象,需要在突破客户端花一些力气。

问答环节

1、公司目前有几款传感器的产品?分别应用方向?

我们现在已经制作出第一代产品应用在消费电子级别,还有医疗已经和华大进行了沟通,现在也紧锣密鼓的进行了下一代的开发,接下来将会应用到消费电子级和工业级的方向上,目前也和东风日产等在做一些合作。

2、这个技术原理和你们知道的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光线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对于医疗机器人产业,确实很多人在尝试,刚才说到光纤传感器,跟我们的技术相比基本上是两个技术路线,对于医疗传感器行业,有很多人在尝试,我们用的并不是市场上一般的光纤传感器,因为在光线弯折的时候很难感触得到,其次它的成本也高,所以我们另辟蹊径,主要是在前端进行改进。

2 禹谷医疗

项目简介

禹谷医疗主要从事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及技术转让,研发并正式运营“齐济TM”肾脏病大数据平台产品,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医疗软件研发机构。公司现已在上海建立了研发和商务中心,武汉建立了实施中心。公司新研发项目“7X24h远程体温监控平台”,致力于打造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医疗信息平台。

推荐嘉宾英博创新副总裁张晨

禹谷医疗主要从事医疗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是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医疗软件开发公司,目前已在上海建立了研发和商务中心,武汉建立了实施中心。最新研发的“7X24h远程体温监控平台”,在最近新冠疫情治疗中,也在武汉部分方舱医院发挥了作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相信远程体温监控平台的开发与进一步的应用, 能够更好的协助医生进行更加针对有效的病患管理。

点评嘉宾潮信资本合伙人张苗苗

禹谷医疗是经典的医疗IT项目,在这个领域前几年踊跃非常多公司,在国内也有几波的洗牌,着重要看公司的商业化和变现能力。禹谷专注于肾脏相关疾病的管理,包括全国7个省30多家公立医院,领域中的KOL江苏省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等,参与建立了肾脏病自控白皮书,看得出得到了业内的认可。24h远程体温监控平台也是在疫情环境下研发的新技术,体现了公司技术团队快速研发的能力。国内BAT也有相关产品,但真正运用到医疗,需要对行业有深度理解,而禹谷利用已积累的医院资源,能够快速达成合作。但后期扩展也是很看重商业拓展能力,以及完成数据积累之后,除了收取医院管理费用以外的可变现方式,希望在此方面加强。总体希望禹谷能抓住医疗信息化的趋势。让中国老百姓能有更好的医疗条件,让医院的诊断流程变得更高效。

问答环节

1、单靠远程体温监控平台,患者的依从性高不高?盈利能力如何?

依从性的问题是信息化系统公司都会担心的问题,如果是长期监控患者,依从性上会有很大的困扰,短期效果会比较好;从长期患者层面上,需要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轻症患者依从性可能问题比较大,就很难成为这个项目的付费用户。

2、介绍一下平台在这次方舱医院的应用情况?

这个项目在启动的时候,需要多家工厂和芯片商的配合,我们在里面大概试用了2天的时间,目前一方面对患者的监测,收到了部分患者的反馈,有好有坏,患者依从性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是对医护人员进行监测。

3 一目科技

项目简介

一目科技利用微流控技术结合生物传感器、光谱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我们最关心的环境问题。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每一个人生活的更健康。2017年,公司以1500万人民币完成了第一轮融资。2018年,公司以3000万人民币完成了第二轮融资。2019年,公司以3000万人民币完成了第三轮融资。

推荐嘉宾英博创新副总裁张晨

一目科技研发的水质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人们实时了解饮用水的物质含量,并运用这些数据创建一个更加高效的过滤系统,其产品也填补了国产全流域在线水质检测系统的空白。一目创始人李智强博士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程博士,研发团队由CMU及MIT拥有多年环境工程和软硬件开发经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他们的团队,在包括中美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数百项专利。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可以预见,消费级水质监测产品也将会迎来它的行业爆发期。

问答环节

1、微流控芯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

我们暂时没有太多地涉及到需要认证的医疗领域,更多是大健康领域比如智能穿戴、手表等,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产品出现了比如苹果、华为,目前我们的产品在预演阶段,还没达到可以量产的情况但也很快了,我们也会持续开发微流控芯片更多的应用场景。

2、目前公司的技术是只做水质监测不做水质改变吗?

我们的空气净化器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监测本身就很有价值,如果没有监测PM2.5,很难去做空气的改善。我们现在也在监测甲醛或更多指标,在水质监测方面,目前市场上我们能做到低成本民用化其实已经很了不起,我们能提供智能化监测的最大价值,而改变水质过滤水是由其他相对传统的水质改善企业去做的。

4 好船科技

项目简介

好船科技是为推动航运物流保险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借助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合约等技术,智能风控定价平台可以极大简化供需双方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推动金融保险机构在盈利模式、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优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保险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推荐嘉宾英博创新副总裁张晨

好船科技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约克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创立,其研发的智能风控定价平台,可以极大的简化供需双方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的边际成本,推动金融保险机构在盈利模式、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优化和赋能。相信好船科技在海事大数据发掘,船舶信息互联以及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应用中,能够让科技助力于保险,防范事故于未然。

点评嘉宾新恒利达投资总监杜其博

国际贸易当中,绝大部分物流还有船舶来承担的,保险的需求非常大,船舶在运输过程中航程比较远,不可控的因素和风险非常多,保险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我认为保险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这个项目比较有亮点地方在于团队来自人工智能的专家,在气象数据上,通过数据手机整理对航运风险精心风险定价,可能会使保险定价更精确。对保险公司有很多作用,团队行业搭配精细,在细分领域对手不多,利于公司成长壮大,不过项目本身的数据模型还需要继续积累。

问答环节

1、中国船舶及货运每年保费收入规模不过百亿,相应的风控市场空间又有多大?

保险天花板还是比较低的,全球也是百亿级而已,我们想得是怎么对船舶航运风险的评估,关系到货物、人、船到岸后的管理等。从船到货的风险评估,不止是船运过程,货物在上船前及下船后的运输过程其实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这样同时是扩大了保险和风险控制的市场空间。

如果您对路演项目感兴趣的话,可以联系第一路演鹿鹿小秘书获取更多项目资料,还能对接项目负责人深入沟通了解更多信心哦~

第一路演是海量创投大数据平台,通过AI动态深度挖掘,资深投研团队调研分析,与众多知名机构投资人、领袖企业家、“独角兽”掌门人、资深产业专家,聚焦创业技能的系统化梳理,帮助创业者实现认知提升、业务优化、资本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