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圆:和王刚离婚后,60岁未婚无子,后悔当初没要个孩子


一把二胡,让她走上了音乐的道路,一把吉他,让她跨越到新的领域。

从蓝色风情到音乐之声,是不断的追求,是不断地努力,使她完成一次次成功的尝试。

如今,成方圆60岁,虽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依旧是一名资深女文青。

闲暇时,她喜欢旅游、拍照,在不同的地方找寻灵感去创作。

她这大半生,有过2段婚姻,但如今却依旧孑然一身。

01

成方圆(原名成小汨),出生于1960的山西太原。

打小,她就对音乐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力,2岁的时候就可以唱成调了。

父母经常会教她一些朗诵、诗词,唱歌,只要教上一遍,她基本上都不会跑调。

幼儿园时,因为老师不认识“汨”字,就直接里边添上一横,叫她“成小泪”,同学们也跟着这么叫。

父亲一看,这不成啊,姑娘都被叫成泪人了,心里琢磨着天圆地方,索性就叫成方圆。

稍微大点的时候,父母让她学习了二胡,没有任何乐理知识,她就能够在琴上把歌拉出来,一家人都觉得很神奇。

成方圆小学就读于矿机子弟学校,和阎维文是校友。

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一家人迁往北京,当时父母在北影厂工作,一家人一直生活在北影厂大院。

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成方圆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影响。

她小时候的梦想有很多,但大部分的梦想都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

那时候,她想当记者,背个包,拿个小本,他觉得这个职业特别帅。

后来还喜欢上了乒乓球,为此还特意买了一本书《如何打好乒乓球》,先从理论上学习如何握拍、如何挥拍。

其实,真相是她根本就挨不着案子,因为一下课,全被男生霸占了,女生想打压根儿就没戏。

八九十年代,港台歌曲风靡内地,那时候邓丽君的歌影响了许多人,但当时主流的人都认为她的歌是靡靡之音。

1977年,成方圆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

当时,邓丽君新出什么歌,成方圆都会比一般人更早的听到,虽说她是学二胡的,但架不住她喜欢这个。

学校的走廊、厕所、食堂等,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每个大学都有“走廊”歌手。

走廊歌手,一般有很多却是五音不全,但成方圆不同,只要她一唱,有不少人都觉得她唱的还真不赖。

成方圆刚接触到邓丽君歌的时候,感觉就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就这么着,成方圆在学校里唱出了名气,邓丽君的歌几乎全都会唱,时间一长学校领导和老师就都知道了。

有一次,学校有一场不是太大规模的演出,学校领导感觉不能太传统了,就让成方圆上去唱几首邓丽君的歌。

首次登台的成方圆,穿了一身非常随便的衣服,手拿着麦克就这么上场了。

她还没开唱,下边儿就开始鼓掌,是因为成方圆出名么?还真不是。

那为什么这么喜欢她呢?再说成方圆算不上是大美女,虽说长得不难看出,但离大美女还有一点距离。

因为,大家一看她的这个派头,就知道这是要玩通俗音乐了,那时候通俗音乐简单易懂,还容易打动人。

一首歌唱完后,大家伙不让她下场了,一连返场了好几次,成方圆可是大受欢迎。

演出意外的成功,本该得到团领导的赞扬,谁承想领导非常不满意,因为当时成方圆在中央民乐团,一个特别传统的音乐团。

领导说:“咱们这么正规的音乐团,怎么能唱这些乱七八糟的歌呢”?

之后,团领导就不允许成方圆接着唱这些所谓的靡靡之音了。

02

此时,成方圆受不了了,她觉得歌这么好听,还这么受欢迎,你却不让我唱了,这时候她就开始想辙了。

这时,东方歌舞团的团长王昆,一眼就相中了成方圆,就问她:“你想过来么?过来了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就这么着,成方圆调入了东方歌舞团,来到这里,她总算是放飞自我了,因为她能够接触到大量港台音乐。

之后,成方圆开始翻唱港台的歌,而且在东方歌舞团,她又开始自学吉他,后来出了很多磁带。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成方圆翻唱罗大佑的《童年》,而做成磁带还有这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她去一个小学演出,但给小学生唱歌也不知唱什么啊,不能太成熟,也不能唱爱来爱去的歌。

而且,十来岁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屁股根本就坐不住,她抱着吉他上去唱了一首《童年》,谁承想孩子们都不动了。

“总是要等到睡觉以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或许,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听到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这也是孩子们共同的心声,也是一种对枯燥教育的一种无力反抗。

一场演出,征服了整个小学,一首《童年》火的不得了。

回家之后,成方圆想了想这唱的不就是我的童年么,就这么着,把这首歌录成了磁带。

后来,这盘磁带在全国大火,那个年代说不上人手一盘吧,但几乎每个人都有个歌词本,上面抄满了《童年》的歌词,再把成方圆的照片贴上去。

就这么着,成方圆出名了。

后来,成方圆也承认翻唱了罗大佑的歌,但并没有完全翻唱,因为罗大佑的《童年》有五段歌词,而成方圆只翻唱了4段。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手里的漫画,嘴里的零食,心里初恋的童年”。

想必年龄大点的人都知道,这段歌词在那个年代根本就不让唱,因为里边涉及到了早恋的事儿。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歌词根本就不能够存在。

当时,成方圆本来唱了这段,但后来领导审核不通过,直接“咔嚓”剪掉了这段。

可以说,成方圆充当了一个港台音乐进入内地的先驱者。

1995年,成方圆已经名声在外,此时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止所有的演出,自费去美国纽约看音乐剧,学人家的唱功。

其实,1994年,成方圆在音乐道路上就已经遇到了瓶颈,这一年她开了一场演唱会,她就知道自己已经是巅峰了,必须得突破自己。

在美国,第一场音乐剧她看的就是《猫》,演员的演技,和舞台效果,惊艳了她,看完之后她不禁感叹,回国后也要做这种精品。

之后,她就在美国瞎溜达,观察一些街头流浪歌手,再一次刷新了她的认知。

有一次,她在地铁看看到一个黑人女孩,唱了一首难度特别大,演唱技巧特别高的歌,周边围了好多人,成方圆就一直旁边听着。

此时,她意识到,流行音乐之外,还有其它的市场,她从流浪歌手感受到了那种对音乐的生命体验。

1996年,成方圆回到内地后,决定也要整一个音乐剧,名字就叫《音乐之声》。

1998年,《音乐之声》在北京上演,之后在全国开始巡演,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可以说,国内音乐剧,成方圆就是先驱者,因为她,国内不少艺术院校才开办了音乐剧班专业。

1980年,翻唱《童年》,1998年,推出了音乐剧,时隔18年,成方圆再一次给中国音乐界,带来了清新的东西。

有人评价说:“成方圆就是中国乐坛的引路人”,引路人,谈不上,但实事求是的说,成方圆确实是中国乐坛上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之一。

03

九十年代初期,成方圆在音乐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这时候她和一个大学老师相识,而且二人还有着共同的爱好。

随着一段时间的交往,二人暗生情愫,逐渐就走到了一起。

可是,谈恋爱和婚姻完全是两回事儿,热恋期可以天马行空的畅享美好的未来,而婚姻则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

人常说,婚姻是一座围城,进去的人想出来,出来的人想进去。

随着平凡生活中的不断摩擦,二人的婚姻也就走向了尽头。

离婚之后,成方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此时,她刚回国没多久,而且凭借音乐剧《音乐之声》名声大噪。

此时,王刚已经登过春晚的舞台,而且已经凭借着《宰相刘罗锅》中饰演的“和珅”获得金鹰奖最佳男配角。

要说成就,和名气,二人应该是不相上下,但要论艺术上的成就,王刚还稍显逊色。

1976年,王刚28岁,这一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小杜,2年后便走向了婚姻,没多久妻子就诞下一女,取名王婷婷。

有了孩子之后,王刚乐坏了,为了庆祝,直接花420块钱买了一个黑白电视机,要知道那时候他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十块钱。

1982年,王刚和妻子骑着自行车,又花了1640块钱买了个大彩电,买回家二人可高兴坏了。

在一档节目之里,王刚曾回忆到:“挺怀念那时候的日子,两个人一起攒钱买东西,感觉特有奔头。”

可惜,这对曾经让不少人羡慕的情深伉俪,在13年之后,两个人之间的婚姻还是画上了句号。

而对于离婚原因,一直是个迷,二人也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澄清此事。

04

王刚,虽然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却是才华横溢,不但演技好,英文也非常不错,和成方圆,也算是惺惺相惜。

刚回国没多久,成方圆主持《正大综艺》的时候和王刚相识。

随着二人经常接触,才发现非常投缘,之后没事就相约看音乐剧,一起闲逛,即使简单的“压马路”二人都不觉得无聊

1996年,二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热恋和婚姻完全是两码事儿,生活习性,吃喝拉撒,每个人习惯都不一样。

成方圆呢,不喜欢做饭,简简单单的小清新生活,一块甜点,一杯美式,一把吉他,就是她喜欢的日子。

有时候,为了创作,一整天都在冥思苦想,生活上的事也从来不操心。

可以说,她还是一个姑娘,压根儿就没做好为人妻子的准备,当时,王刚一直想要个孩子,却被成方圆拒绝了,因为她根本就没想这事儿。

而王刚呢,每天喜欢和一帮朋友吃饭喝酒,常常喝到酕醄大醉,每次还得成方圆去接他回家。

久而久之,两个生活习性完全不同的人,爆发矛盾也很正常。

有一次,王刚又喝多了,成方圆去接他,谁承想,半路上王刚拉开车门就要出去,这可吓坏了成方圆,索性刹车及时。

因为这事儿,二人大吵一架,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二人都感觉到双方在一起太累,就都想到了离婚。

之后,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既然在一起不开心,那就索性离了吧。

2001年,这段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王刚曾在自传中有这么一个标题:“我与成方圆——惭愧与感恩”

有一次,在老国安宾馆,王刚和差不多有七八个朋友一起喝酒,一扎一扎的猛喝,看谁先倒下。

最后,还剩下三四个人的时候,王刚还站着,他恍恍惚惚的看到有人招呼他,原来是成方圆来接他回家。

但男人外边吃饭,尤其还是和几个小兄弟喝酒,哪能说回去就回去呢,脸上一点面子都没有。

王刚借着酒劲,扯着嗓子喊:“回去干什么”?成方圆当时急的都快哭了。

恢复单身的成方圆,总算可以放飞自我,一边创作,一边演出,而旅游拍照成为了她最大的爱好。

虽说一个人的日子确实很惬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婚姻也成了父母的心病。

2009年,成方圆母亲病重,弥留之际对丈夫说:“我走了之后,你一定让圆子尽快找个归宿,这样我就放心了”。

之后,成方圆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但随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如今,父亲已经88岁,有时候陪着父亲去检查,成方圆难免有些有心无力。

她时常会想:“如果当初自己能有个孩子,能帮着自己分担一下,生活上也许会轻松不少”。

父亲常说:“现在我越来越老了,还有你能照顾着,如果你老了,谁能照顾你”?

为了不让父亲为自己担心,成方圆笑着说:“爸,我身体挺好的,用不着您操心,要真有那么一天,我就去养老院”。

一句说,却听出了莫名的心酸。

图片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