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科早读:新基建的新风口下,房地产业该何去何从?

3月4日,中央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被称为“新基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着疫后经济复苏使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很快成了产业界热门概念。

截至目前,13个省份相继公布2020年投资计划,投资金额已高达34万亿,相当于2019年全国GDP的三分之一,且这一数字依然在增加中。

说起“基建”,大家都不陌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依靠4万亿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刺激,不仅仅让我国经济从次贷危机的低谷中明显复苏,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更带动了中国商品房市场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猛发展。

08年的“基建”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桥梁、航空等建筑工程,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旧基建”。跟08年不同的是,这次投“基建”二字之前多了个“新”字,那么“新基建”又到底是什么呢?

“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此次“新基建”包含7大领域:

① 特高压

②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③ 5G基站建设

④ 大数据中心

⑤ 人工智能

⑥ 工业互联网

⑦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这些既是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一头连着巨大投资与需求,一头牵着 不断升级的强大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表面上看,新基建的7大领域与房地产没有直接关系,很多人也许会说,这次科技是主流,房地产真的要凉凉了,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01 产业地产为新基建提供载体

虽然新基建瞄准的是高精尖行业,但是依然需要产业园区提供研发载体。而现在大部分的产业园区并不能承载这些新兴行业,所以必须改造或者新建,这就为房地产商发展产业地产带来了全新的机会。

从图二也可以看出,2020年新增的9000多亿专项债中,园区的专项债投资甚至超过了交通,成为今年投入量最大的方向。这说明,政府对产业地产的的扶持也是不遗余力的。为什么园区投入如此之大?因为无论什么高精尖产业,都需要园区这个载体,更需要相应的配套。

目前,百强房企有半数已经涉及产业园区建设,在未来的产业园区建设中,新基建必将注入更多活力,相关的房企必然可以分到一杯羹。

事实上,不少涉足产业地产的头部开发商,早就在行动了:2月25日,华夏幸福与国内自主晶圆再生量产领军企业协鑫集成签约,总投资50亿元、年产360万片再生晶圆项目落户合肥肥东产业小镇。

2月27日,张江科学城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启动仪式。共集中签约项目30个,集中开工启动项目20个,涉及创新研发平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个领域,50个项目共投资达364亿元。

图来自@新浪财经


02 房企多元化发展直接参与新基建

如果说发展产业地产,为新基建提供产业园区只能算打了“新基建”的“擦边球”,那其实,早在2018年,多家头部房企纷纷表示为了打破行业天花板、探索全周期综合性竞争力,新基建等科技领域已经成为他们的新的切入口和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就碧桂园来说,公司已在机器人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2020年1月12日,碧桂园旗下的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旗舰店在广州开业,店内煎炸机器人、甜品机器人、调酒机器人以秒为单位制作出品的同时,迎宾机器人可与客人聊天、自主导航引路及自动避障。

疫情期间,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的首批全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在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正式投入使用,为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

除了餐饮机器人以外,公司积极研发工业机器人、建造机器人等,尤其是在房企产品标准化方案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建筑机器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建筑工人安全。对于其他领域机器人同样可以提高该行业的工作效率。

图来自@新浪财经

由于大部分房企并没有科技基因,与科技公司合作也就成为了房企多元化发展的主流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对方技术优势,推动自身发展。

从去年下半年起,各大房企巨头纷纷联手科技行业“领头羊”,如万科8月和微软牵手、10月和比亚迪设立投资资金;绿地则在9月底先后和中兴通讯、阿里巴巴展开战略合作;11月,华润置地与华为、中国电信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围绕智慧园区、5G等方面。


03 房地产是新基建产品重要应用环节

除了直接参与新基建的建设,还有大部分房企间接参与,利用新基建技术增强自身产品的优势。

例如,新基建中的5G、大数据等技术可以与地产项目的相结合。新基建可以作为一个纽带,在房企发展多元化的同时,可以实现新基建在社区中的应用,例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等等,从而提升房企的竞争力。

尤其是这次疫情,让智慧社区的优势更加突显。

比如,金科物业的云监控平台,对小区进行严格的车辆进出入管理,保障业主的居家安全性。当然,人脸识别摄像头还能够对人员身份进行高效识别,配合温度测量和人员信息库,不仅能够有效的阻止非小区业主进入,还能够帮助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体温异常业主的身份信息,为后续跟进提供信息支撑。

当然,智慧社区并不是简单的有个人脸识别门禁、有个智能摄像头,自动喷淋系统等就够了。随着新基建技术的不断推进,智慧社会将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

又如,3月19日,美的置业联手阿里云发布的首个AI智慧社区,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未来居住的所有想象。 这个位于佛山的小区美的领贤公馆,住户的很多生活场景,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生活:

比如电梯不用按按钮,就靠手机APP就可以遥控操作;大楼的门,也不用手推,手机上点一点,就会自动打开;最神奇的是,如果小区里有业主没戴口罩,手机会自动收到短信提醒。系统还会自动记录下他在整个小区里的所有活动轨迹。

还有垃圾桶如果快要满了,物业也会收到通知,赶紧让保洁人员处理。

再比如,业主的车位突然被其他车辆占用,物业也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此外,社区的云朵社区APP还能及时通报全国/周边疫情,通过春雨医生问答、和美医疗在线服务,解决疫情期间看病难的问题,并通过苏宁生鲜的在线购买,减少业主出门的要求,尽可能减少业主和外界的接触。

连同社区360度智慧眼在内,这个智慧社区项目拥有包括智能视频巡更、垃圾满溢识别、智能无感通行、物业智能指挥调控能力、重点区域占用监测等十项智慧黑科技,完全颠覆传统的社区生活。

除了智慧社区,智能家居也是重要的应用场所。比如万科提出的 “全屋智能化系统”,包含了智能密码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红外窗帘、智能环境盒子、智能人体探测器和智能门窗磁、智能睡眠系统等的全屋智能系统。

另外,5G实现的远程医疗技术,能够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养老服务痛点,只需搭建平台载体,就能连接医疗客户和医疗机构两端,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可以日常监测老人生活,能够解决目前居家养老所能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以及大数据带来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都为房企开发高品质的康养地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04 新基建或给房企带来全新的经营方式

疫情期间最火的“网上卖房”也是得益于5G技术的发展。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示范区、沙盘等手段或将被大量的虚拟房屋参观和增强现实中心替代。

通过VR技术,客户能够明确知道房源的具体数据,从小区大门到具体楼盘、楼层再到虚拟的室内场景的全细节都能身临其境。而过程中所积累的用户数据为房企提供更加精准的解读视角。


在未来,5G应用的拓展,会带来更多购房、看房方式的改变,而大数据的应用,则会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前端的城市分析、市场分析、客户分析,中端的小区规划、产品设计、户型需求,后端的客户来源、拓客方式、销售方式,都将受到大数据的影响。

“新基建”不像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直接拉动房地产投资,但

新基建也蕴含了新的机会,只要房企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就能在其中找到机会。

不管怎么说,房地产企业未来一定会受到科技的强烈冲击,“地产+科技”才是房地产未来的主流,主动拥抱科技,并接受科技带来的经营理念、产品理念、销售方式的改变,通过科技赋能,让未来的居住更加舒适、智能、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