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 缅怀秦兴体烈士 传承“红三村”精神

菏泽烈士陵园展厅内还原了秦兴体烈士遇害一幕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4月2日讯(记者 张芳)乱世多壮士,时势造英雄。近8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在菏泽这片古老的热土上,与敌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殊死搏斗,涌出了许许多多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他们的故事,谱成了一首慷慨悲歌,荡漾在每一位菏泽人心中。

走进位于牡丹区吴店镇的菏泽烈士陵园,穿过铸有20位烈士雕塑与4尊英烈铜像的英雄广场,在展厅内的“信仰之血”单元里,一处场景吸引了记者的视线。一位高大的男人呈“大”字形,被钉在简陋的老式木门板上,赤膊着的上半身,胸腔、肋骨分明,身上唯一的一条长裤,被撕扯成了布条,手掌被钢钉直穿而过,鲜血顺着掌心流淌下来,两条砸进门板的黑色镣铐,硬生生地卡在了脚腕上,胸膛、腹部与膝盖间,皮肉外翻的几条长刀疤触目惊心,但他的神情却坚毅无比,怒视前方,愤恨难抒。

借助音视频资料和讲解员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了秦兴体烈士和“红三村”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1943年,苦难的鲁西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残酷的蹂躏与屠杀。这一时期,曹县县城西北方的刘岗、曹楼、伊庄三个相邻的村庄,因呈掎角之势分布,作战时可相互联系、彼此支援,被选作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号称鲁西南的“小延安”。因屡攻不破,敌方在作战地图上用红笔在该区域标注了一个“赤”字,称其为“赤三村”。“赤三村”的百姓无人当汉奸和叛徒,被根据地的人民自豪地称为“红三村”。

1943年,日军集结了2万多人、在日军司令官多喜成一的指挥下,兵分7路,奔袭合围红三村。当时,38岁的秦兴体任冀鲁豫第十军分区后勤股长。敌人即将合围,秦兴体接到上级要求,就地掩埋军用物资,当地百姓主动留下来与他一起善后。穷凶极恶的日本军队把全村群众赶到东门外三米多深的水坑里,逼着老百姓交出八路军的物资,敌人不时地从水坑里拉出人严刑拷打,群众被敌人折磨得惨不忍睹。

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秦兴体再也坐不住了,他猛然从水坑里跳出来,高声说道:“我就是共产党!我就是八路军!”多喜成一把军刀一挥,让人把秦兴体绑在一个门板上,用皮鞭抽打他,并向他身上滴硫酸液体,秦兴体顿时浑身烧起了许多血泡,疼得昏死过去。

日本兵往秦兴体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待秦兴体苏醒过来后,多喜成一又问道: “快说军用物资藏在哪里?”秦兴体满脸血水,双目怒视着敌人,他缓缓地转过身来,向群众大声说道:“乡亲们,抬起头来,不要伤心难过,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抗战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回来,和敌人斗争到底……”

多喜成一被气得发抖,指着秦兴体大喊:“快!卡住他的喉咙!”几个日本兵扑上来,用长钉把秦兴体钉在木板上,并用匕首从他身上割下肉,准备塞进秦兴体的嘴里。

秦兴体大声喊道:“小鬼子,肉,你拿去吧,骨头是我的!”日军把门板倒过来,下面生上火,对秦兴体用了最残忍的酷刑——凌迟处死,一刀一刀割下他的肉……

时光荏苒,转眼80年已经过去,当年的水牢,现在早已被填平、硬化,建起全民健身广场,旁边矗立着一座石碑,碑上记录着水牢惨案的始末和秦兴体的英雄事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留下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菏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是菏泽人最大的精神财富,是菏泽人实现“后来居上”的精神食粮,每一位菏泽人,将传承着革命精神,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