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式”坐月子害苦了多少寶媽,如今社會如何科學坐月子?舒適恢復的又快?

洋洋弟遙遙姐


百分百純乾貨,耐心看完絕對幫幫你做好月子!

那些年長輩高數我們坐月子不要踩的坑。

小年輕滿臉不屑:“愚昧,人家外國媽媽生完寶寶第二天就能跑步了。”

過來人意味深長:“等以後有月子病,你就知道後悔了。”

到底該聽誰的?

如果你跟我奶奶一樣一輩子生活在鄉下,走過大饑荒、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時代,見識過漏風漏雨的房子,能吃到大米飯便十分知足,做夢都沒想過能有如今的好日子,每次回家,仍會做上一道湘式甜品——紅棗紅糖雞蛋(湖南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以前這隻用來招待至親貴客),你便會理解:“多吃紅糖多吃雞蛋補身體,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刷牙不能吹風不能下床走動,女人坐月子稍不注意便會落下月子病。”

老人家發自內心的叮囑是多麼質樸,多麼善良! 如果你從小接受現代教育,家裡窗明几淨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學習過營養學懂得飲食搭配,熱愛健身規律運動,見識過現在高端月子會所多麼先進,90後城市男孩的平均身高不輸歐美,你便會承認:到現在還要堅持傳統坐月子,是多麼愚昧,多麼落伍!

我老婆向來膽小怕痛注重身體健康,孕期就開始學習孕產育兒知識,坐月子這個事情撾當然也得研究透了。每個人的想法都受環境、教育、生活經歷的影響,坐月子這件事兒尤甚,媽媽們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我就說服家人坐了一個現代化的月子,現在寶寶六個月我老婆身體恢復良好,母乳充足,體重已恢復到孕前,沒有任何後遺症;寶寶滿月體重增長3.2斤,生長髮育良好。

所以坐月子這件事建議媽媽們對長輩嘮叨報以寬容之心,理解那是她們那個時代最好的選擇,體會她們叮囑中的善意,同時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堅持舒舒服服科學坐月子。

1.什麼是坐月子?

在聊科學坐月子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到底什麼是“坐月子”。

我國坐月子最早記載是《禮記》而不是醫書,也就是說坐月子其實是古人對產婦一種禮節性的限制。書中甚至規定不同等級的人生孩子之後遵守的禮儀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平民百姓以前還沒資格呢。後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在這個月也延伸了一些養生相關的內容,融入了很多地方性的習俗,於是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坐月子”。

那麼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到底要不要坐月子呢?其實也是要的,專業的說法是產褥期恢復。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們需要一個時間使身體恢復到孕前水平,這個時間就是產褥期,一般認為需要六週。現在醫院一般會交代媽媽產後42天回醫院複查,觀察媽媽恢復情況,這個就是現代醫學上對應的“坐月子”。

2. 西方女人也坐月子嗎?

英國凱特王妃產後第二天就穿著裙子抱著小王子跟公眾見面了,維秘模特生完寶寶不足兩月就能走維密秀了,有些人心中就有疑問了:“西方媽媽不需要坐月子嗎?” 其實西方媽媽在生產之後同樣要進行產褥期恢復,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坐月子,在此期間注意休息,均衡營養,保持個人衛生,不做重體力勞動。

甚至可以說她們比我們更加註意,所以發明了揹帶,背巾等一系列好工具來幫助媽媽們完成抱小孩餵奶等必要的勞動。醫生還會教她們如何科學控制姿態和用力,避免產褥期肌肉和骨骼的損傷,還會教她們一些溫柔的鍛鍊方式以儘快恢復狀態。 所以他們不是不坐月子,只是沒有我們那麼多禁忌,按照現代醫學指導科學坐月子。

3.月子期間忌生冷?

習俗來說月子裡是忌生冷的,這個其實需要區分看待。 生冷或者寒涼的食物如雪糕、冰淇淋最好還是敬而遠之,但蔬菜水果是可以吃的。 有些媽媽天天吃雞湯、豬蹄、紅糖稀飯,飲食單一,吃起來難受也就罷了,關鍵對身體不好。事實上在生產完需要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保持腸道暢通,促進早日排便,這是產後恢復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有些人折中把水果煮熟匯在粥裡面,其實也是不必要的。有些媽媽產後牙齒不耐生冷,把水果稍微燙熱一下就可以了。 我老婆月子期間蔬菜百無禁忌,水果吃過的有:蘋果、火龍果、獼猴桃、葡萄、香蕉,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不適。

4.月子期間雞蛋吃的越多越好嗎?

我老婆坐月子時家裡帶來了兩三百個土雞蛋,希望我月子期間吃完,按照老一輩的生活條件,雞蛋是很好的補品,她們年輕時候坐月子時每天有雞蛋吃就很奢侈了。 但其實每天吃雞蛋一個就可以了,最多兩個,吃多了身體並不會吸收,媽媽們不要盲目多吃雞蛋哦。

5.月子期間飲食要怎麼安排?

產後飲食要注意口味清淡,營養均衡,少食多餐。推薦新鮮水果蔬菜,優質蛋白,多喝湯水也有助於下奶(媽媽們可以備一些吸管,這樣就可以去掉上面那層浮油)。其實關鍵是多喝水,我產前做了一個家用營養月子餐食譜,需要的媽媽們可以跟我留言。 第一週選擇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尤其乳腺通之前,雞湯、豬肚湯、豬蹄湯不宜進補,不宜補,不宜補。(此處重要,強調三遍)很容易引發乳腺炎。當時同一個病房的媽媽乳腺沒通沒奶,家人送來各種各樣的下奶湯,結果晚上開始發燒,乳房脹的像石頭,請了催乳師過來,痛的哇哇大叫,她說那種痛不亞於生孩子。後來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媽媽不在少數,所以媽媽們請一定注意產後第一週清淡飲食。

我們的身體在孕期積蓄了大量的水分,產後會通過汗液和尿液排出,所以應儘量少攝入鹽以免導致水分滯留,但也不能完全戒鹽,完全沒鹽媽媽們會沒力氣,也不利於恢復。

母乳媽媽儘量不要攝入酒精,按很多地方的習俗,月子裡都會吃酒的,如果不能避免最好煮久一點,待酒精揮發再食用。媽媽們喝酒是比較舒服的,但據跟蹤研究,酒精容易進入乳汁傷害到寶寶,飲酒媽媽的寶寶的大運動相對不飲酒的媽媽寶貝會明顯落後。 紅棗紅糖桂圓都可以適量食用,但不要過量,以免引起出血過多,惡露不淨。 6.月子裡腰痠背痛怎麼辦?

很多媽媽都有階段性的腰痠背痛,就是老人們常說的月子病。這是因為身體從孕期開始便分泌一種叫鬆弛素的物質,它能軟化子宮頸,幫助盆骨打開,也會讓你的關節和韌帶鬆弛。這種狀態會持續到產後四到六個月,因此媽媽們還是要注意保護好關節。 母乳的時候可以用哺乳枕,讓寶寶貼近胸部避免背部太用力;撿東西是屈膝而不是彎腰;儘量少抱娃,如果無法避免注意左右手輪換;經常按摩或者熱敷肌肉,避免勞損。 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非常重要,月子裡休息好,以後帶娃的生活才會輕鬆。

7.月子裡可以洗頭洗澡嗎?

生寶寶前很多長輩就交代我:“孩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不能洗澡忌沾水,你要聽話,忍忍就過去了,否則留下月子病就麻煩了。”真是這樣嗎? 媽媽們發現月子期間會大量出汗,醫學上把這種汗稱為褥汗,這是身體要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除了出汗之外還會排惡露,胎盤附著物,血液等。既然是身體自然排解出來的,當然是我們不需要的。我們都知道出一身汗的感覺很難受,感覺身上汗黏黏的時候好好洗個頭洗個澡放鬆放鬆最舒服。

這裡不得不讚一下醫院,出院單上明明白白指導媽媽們月子期間可以洗頭可以洗澡,千萬不要把自己搞的髒兮兮的。這種事兒醫生的叮囑比我們的解釋來得管用得多。需要提醒的是隻能淋浴哦,泡澡最好還是不要,以免弄髒傷口。

另外,因為惡露的原因,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會陰的清潔,每天早晚清洗並注意乾燥,否則容易引起產褥期感染。推薦一個神器:地球媽媽產後噴霧。剛生完生產完後媽媽們可能會有些撕裂或側切傷口,噴霧劑不但可以有效減輕疼痛,對痔瘡也很有幫助,建議媽媽們可以提前準備。

8.月子期間可以刷牙嗎?

傳統習俗認為月子期間刷牙會引起牙痛,甚至還有“生個小孩掉顆牙”的說法。 這恰恰與現代醫學背道而馳,懷孕期間因為內分泌的變化或者維C攝入不足容易牙齦出血,保持牙齒堅固的礦物質補充不足也會導致牙齒的堅固性變差。這些情況加上不刷牙,汙垢得不到及時清除,會增加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牙痛,嚴重的話還有掉牙的可能。 因此媽媽們孕期要注意按醫生的提醒及時補充維生素和鈣,儘量避免牙齦出血和牙齒鬆動,月子裡可以選擇軟毛牙刷早晚刷牙。

9.月子期間不能看手機?

媽媽們十月懷胎終於卸下了可愛的小寶貝,美美的睡一覺後,PO出美美的baby照放朋友圈,嘩啦啦的點贊大軍到來,怎麼可能忍住不看手機呢?哈哈。 不過,看手機容易有眼疾,這個容易理解:如果你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不洗手,一不小心揉揉眼,細菌就到眼睛裡了,這個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注意個人衛生,保證休息時間健康用眼,適當看看手機是沒關係的。

10.月子期間可以開空調嗎?

媽媽雖然身體有待恢復,但可以跟普通人一樣對待坐月子應該儘量避免因為室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天氣太熱或者太冷可以開空調,室溫26到28度媽媽和寶寶都更舒服,但要注意儘量不要直接對著空調吹。

同樣,穿衣服最好適合房間溫度,不要刻意包裹得厚厚的,否則媽媽們大汗淋漓,容易出現脫水症狀,嚴重者有可能脫水昏迷。媽媽們需要根據房間溫度及時添加衣物。

11.月子期間躺床上不能活動?

媽媽們在生產時消耗了大量的體力,月子裡當然不能做大運動了(那些月子裡就做大運動的牛人媽媽們忽視吧)。但在適當的休息後,就應該要活動活動了。剖腹產的媽媽不能下床可以適當轉動轉動手和腳踝,順產媽媽可以下床活動,但注意強度不要太大。記得我老婆當時在醫院身體還比較虛弱,醫生每次查房都會交代我扶著老婆沿著床邊走走,要下床動一動。

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動一動可以幫媽媽們儘早調動身體機能恢復正常,最重要的是這時候媽媽們的血液處於濃縮狀態,也就是高凝狀態,如果長時間臥床的話,患有血栓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甚至有可能造成很嚴重的併發症。所以如果別的禁忌你還將信將疑,月子裡要完全臥床一定不要信。

另外,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凱格爾運動,儘早練習,不然漏尿的日子可能就在前方等著你了。產後有這個困擾的媽媽可不在少數哦,不知道凱格爾的趕緊搜起來。 因為我老婆是順產,第二天開始就家人扶著下床走走,每天還做兩三組凱格爾和腹式呼吸練習。媽媽們還要注意活動歸活動,整個產褥期都不要提重物,以免造成子宮脫垂。在此自我表揚一下,在整個產褥期我老婆基本沒有抱過小孩,沒換過尿布。除了哺乳外,媽媽們注意儘量不要抱小孩哦。

12.產後心情抑鬱了怎麼辦?

產後雌激素水平下降,泌乳素上升,抑制了多巴胺的分泌,媽媽們心情容易起伏不定。有時候看著寶寶感覺幸福無邊無際,有時候想著憋在家裡天天圍繞著寶寶屎尿屁轉心情瞬間低落,有時候照鏡子看見自己的樣子簡直不能看分分鐘就要抑鬱的節奏。不用擔心,有這些情緒正常的,據說百分之八十的新媽媽都有過一定程度的抑鬱情緒。

媽媽們可以多吃一些香蕉、杏幹、酸奶等含鉀豐富的食物,經常曬曬太陽,有意識的讓自己放鬆心情,也可以看看韓劇呀,長腿歐巴也有助於調節心情。 對於爸爸們來說也要認識到:無論生產過程看上去多麼順利,媽媽們也難免有一些創傷性的體驗。一方面身體承受了劇烈的疼痛甚至大多留下了傷口,一方面養育寶寶巨大的精神壓力讓媽媽們處於焦慮的狀態。這時候最需要的是來自另一半的關注和呵護,爸爸們一定要和媽媽們共同面對,主動承擔更多家務,學習做個奶爸,齊心協力共同度過,這樣媽媽們抑鬱的可能性會降到最低。

如果實在沒法避免,情緒持續惡化,建議媽媽們告知家人尋求醫生專業的幫助,以免釀成不良後果。

五點補充:

1.儘早母乳餵養:寶寶出生後乳腺的功能程序就自動啟動了,這時候就應該要儘早哺乳,母乳餵養最重要的就是早接觸、早吸吮,這樣刺激乳頭可以進一步刺激乳汁的分泌,進而讓母乳餵養過程順利開始。母乳的過程本身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復原。

2.關於收縛帶骨盆帶:收縛帶的作用是為了腹腔器官的固定而不是瘦腰瘦腹,產後第一天醫生就叮囑我們用起來了,起一個固定支撐的作用。但是媽媽們要注意千萬不要試圖把腰腹勒到最緊的狀態,這樣對身體是不好的。此外,懷孕生產過程中盆骨打開,很多媽媽發現生完小孩骨盆大了一圈,用骨盆帶可以促進盆骨恢復,順產後兩三天可以使用,剖腹產最好等傷口癒合;每天白天佩戴八小時左右,鬆緊同樣要適中。

3.產後42天醫生記得要回醫院複檢,一般醫生會檢查你和寶寶的成長情況,子宮創面的恢復情況,惡露的排出狀況。如果有異常情況,醫生會有一些處理,如果一切正常,媽媽們的產褥期也就是月子期就這麼結束啦。恭喜你,終於完成了坐月子這件大事

4.媽媽們產前可以帶長輩去聽聽醫院產科的孕婦課程,裡面一般有科學坐月子的內容,也可以在醫院時等醫生查房時詢問相關問題,把疑問交給醫生來解決,長輩一般還是很聽醫生的。這些小點子很有用哦,我婆婆去醫院聽了課後觀念大為改觀,還跟她姐們討論呢。

5.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媽媽們可以請個月嫂,也可以考慮月子中心,這些都需要提前瞭解,最好朋友推薦,提前接觸,月子期間舒適度會大大增強。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儘量讓親媽和老公照顧月子,婆婆在這段特殊時期最好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呀,媽媽們。 最後總結一下:充分休息、均衡營養、適當活動、凱格爾運動、母乳餵養,科學坐月子就這麼簡單。

現在我家寶寶已經上中班了,我開始給她找一些app來對她輔導學習,英文類的還沒找到,但是識字類的我有特意買一個,我先自己試玩一遍,覺得比較好操作,有趣味性,才讓她試玩一下,看她喜不喜歡,叫《貓小帥學漢字》,也沒有天天教她看,但她隔一段時間會要求自己要看,當走在街上看到哪個認識的字,她就會開心的指出來 ,然後回來查看自己讀的對不對,如果她不想看我們也不強求。到現在,已經能認800個字了呢。


摳腳老爸


其實很多傳統觀念並不是錯,放在過去的環境、條件下是有一定的道理。但現在生活環境已經大為改變了,再完全照搬過去一些不恰當的傳統方式,就顯得不合理了。




那麼,如何科學坐月子?

1.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

以前的年代,洗澡環境條件不好,四處漏風條件下,洗澡很容易著涼,連個吹風機都沒有,所以以前不允許洗澡洗頭很正常。

很多產婦都聽說在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否則可能會得月子病。現在條件好了,及時擦乾吹乾就好了。

如果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不僅會影響產婦的心情,而且皮膚上積累的大量病菌也會乘虛而入,容易引發炎症。



2.門窗緊閉?

產後媽媽確實要注意不能著涼,月子裡的不能吹風,指的是不能直接吹冷風,但是室內需要通風透氣的。

如果天氣炎熱,空氣不流通,可以用風扇對著產婦旁邊的其他地方吹,不能直對孕婦吹,但是可以藉助風扇讓周圍空氣流通,產婦才能更舒適。



3.長時間飲用紅糖水?

紅糖的活血作用會使惡露的血量增多,同時會讓體內熱量增加,造成準媽逐漸變胖。所以喝紅糖水的時間,一般控制在產後7—10天為宜。

4.不吃蔬菜和水果?

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功能回覆恢復,加快身體毒素代謝,預防便秘。吃的水果不宜涼,要清洗乾淨或洗皮後再食用,以免發生腹瀉。



媽媽們在坐月子的時候要注意放鬆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儘快恢復身體,分泌充足的乳汁,正確坐月子,不要被傳統觀念影響。


餅乾育兒


你好,我是木木夕,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1、時間:坐月子一般需要42天即六週;

2、進補:建議母乳餵養,需要注意先通乳後進補;

3、飲食:第一週之內的飲食以促進傷口修復為主,第二週開始調理腸胃,第三週進行補湯、催乳等飲食;

4、洗漱:月子可以適當進行洗漱,但要注意洗漱的時間及方式等,如採用專用牙刷,避免著涼等;

5、開窗:產後應適當開窗通氣,但避免著涼;

6、用眼:適當減少看電腦,用手機等用眼時間;

7、情緒:保證產後愉悅心情,避免產後抑鬱症產生。




木木夕的平凡生活


傳統坐月子,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說錯。

結合以前的生產力水平和生活環境,在大部分人都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為讓產婦儘快恢復,為不落下月子病,“多吃”、“不洗頭”、“少動”等習俗或說對產婦的約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在動不動就營養過剩的現代,坐月子那些老傳統就要適當靈活變化。

吃方面,要少吃多餐,注意清淡飲食。

衛生方面,條件好的天天洗也沒問題,保證不著涼就行。

活動嘛,每天需要適當的室內運動,這樣能更快恢復身材。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產婦的心情舒暢。做到這點最不容易了,產婦因為激素水平變化、因為角色的突然轉變,加上身體極度疲倦等原因,極易情緒激動,一不小心導致產後抑鬱。

丈夫這時候對妻子的關懷特別重要,除了生活方面的照顧,丈夫應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多陪妻子說話聊天。

親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切忌在產婦耳邊唧唧呱呱說產婦這也不行那也不對之類的話,真的很讓人崩潰!

在由婆婆還是媽來照顧月子的問題上,我的意見是親媽照顧更好。因為媽媽更瞭解女兒的生活習慣等等,母女倆任何問題都容易溝通……好處不一一細說。

條件允許的到月子中心坐月子更好,畢竟人傢什麼都是專業的,產婦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復的會更快,也不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就說這麼多吧,手機打字不易。


秋期與月


1.休息、活動結合好

在產後坐月子期間,產婦在充分休息恢復身體的同時,應當鼓勵儘早下床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使身體精力充沛,更可促進產後恢復。

如果產後長期臥床,會導致子宮處於後傾位置、腸蠕動減弱,造成產婦便秘。

2.產後心理保健

學會轉移注意力,當自己生氣、難過、苦悶的時候,記得把孩子給老公或者家裡其他人,自己出去逛逛超市,找人說說話,做好自我心理調適。

新媽媽如果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發生沒辦法控制自己情緒,或是自身康復過程中遇到問題都應及時尋找幫助,如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更應及時看心理醫生。

3.產後運動

一般來說,產後運動分為2個階段。

第1個階段,是從產後3天到3個月。運動主要包括:盆底腔底部肌肉訓練、腹部肌肉運動、腿部肌肉運動、胸部運動等。產婦最好在床上做,從最簡單的運動做起。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運動量的大小,以不累不痛為原則。

第2個階段,從3個月到6個月,此時最好進行全肌肉力量的恢復訓練,並加強腹部和骨盆腔底部肌肉鍛鍊,運動量還是根據個人體能而定。

4.注意個人衛生

在傳統的坐月子觀念認為:產婦在月子裡不能洗澡、洗頭、刷牙、不接觸生水等,怕因此受涼後留下病根。

但實際上是不符合產褥期個人衛生的要求,會影響產婦身體健康,是跟不科學的。產婦坐月子應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倡開窗通風、刷牙、洗澡、洗頭等。

但需注意的是洗澡、洗頭時,室溫和水溫以不覺得冷、舒適為宜。如果是剖宮產,腹部的切口還沒完全癒合時,應注意保護切口。

5.產後營養

在產後其實有很多人認為,需要吃些營養品補一下,但是有些是不能吃的。比如人參,容易造成大出血;燉母雞,會導致奶水不足;麥乳精雖有回乳功能,但產婦在哺乳期內飲用會影響乳汁分泌。

在產後可以適當飲用紅糖水,可以補鐵、利尿。紅糖的鐵含量很高,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促進惡露排除,防治尿失禁。不過,飲用過多會導致出汗更多,體內鹽分流失,最好不要超過10天。

另外可以多喝溫開水,避免冷飲、咖啡、辛辣食物。可多食用富含植物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如葡萄、桂圓、木瓜、荔枝、桃子、蘋果等。



小芳生活記錄


我生完孩子沒完全遵照傳統坐月子的方法。

當時是五月份,天還算涼快,我半個月後洗第一次澡,這是我的極限了。一個月洗的話,那個味自己都受不了。

我真心提醒各位媽媽無論傳統還是新式坐月子,首先要做到保持心情舒暢,警惕產後抑鬱。

我當時就是輕度產後抑鬱。生完孩子失眠嚴重,情緒變化大,經常懷疑婆婆說我的壞話。孩子10幾天的時候,查出肛周膿腫,住了10天院,我在醫院陪床,失眠加勞累,大量出虛汗。整個人精神恍惚,天天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我好不容易才從產後抑鬱裡走出來,所以如果媽媽們發現有上面的症狀,一點要重視,與老公多溝通,多找人聊天,必要時找醫生。


twins媽媽育兒日記


對於一個準媽媽來說,如何生完寶寶之後,坐月子已經成為了比較煩惱的事情,現在我們都可實行了科學坐月子,而且如何的科學坐月子,會使自己的身體恢復的更快?作為過來人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



8月24日預產期,我是18號凌晨四點見紅了。見紅之前有陣痛。但不太疼。感覺肚子和大腿兩側疼。然後早晨去醫院辦住院。上午內檢沒開指。19號白天也是不規律宮縮。但不太疼。20號凌晨疼痛難忍。都沒法睡覺了。讓老公陪著在樓道溜。一邊搓腰和大腿。半夜三點找醫生內檢。醫生看我的狀態說我還是像沒開指。因為還能跟醫生正常交流。醫生說應該疼的都不想說話才對。結果一查確實沒開。我瞬間崩潰了。都這麼疼了還沒開。那等開指得多疼啊。我等到早晨就想找主任說我要刨腹產,不順了。我也和家人都溝通了,我受不了了。必須刨。結果主任告訴我,今天的手術已經安排完了。只能明天一早給我安排刨婦產手術。讓我等一天。如果今天我生了就更好。要是還沒開指明天就刨。先給我打一針宮口軟化和鎮定精神的針。讓我睡一覺。中午我睡了一會兒醒了,感覺自己的腰特別疼。我媽和我老公輪流給我按摩腰。要用大力才行。不停的按。肚子也疼。這回真是疼的不想說話了。但還沒意識到自己開指了。一心就想明天刨腹產了。下午4點左右醫生主動給我內檢,結果已經開兩到三指了。說我還挺能忍。也不去檢查。讓我去產房了。我一聽已經開指了。



馬上說要打無痛。然後就去了產房待產。一會麻醉師就來了。打上之後確實就不疼了。感覺很好。到宮口全開也不疼。我以為會很輕鬆的度過了。等到讓我用力時才知道什麼叫只能靠自己呢。真是使了好長時間勁才生出來,就像做夢一樣。太累了。最後撕裂了,縫針也挺疼。只能忍了。最後下面很腫 有痔瘡了。因為用力太長時間。下午五點進產房,凌晨不到一點生的。看到孩子什麼都值了。也都算結束了一段痛苦。祝大家生產順利吧!

剛懷孕那會想知道男女,在網上買了些雜七雜八的試紙啥的,都不準,所以新手孕媽不要太相信那些,生出來是什麼才是最真的。整個孕期放鬆心態,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再來說說產後恢復經歷:以前我對自己的身材很滿意,可謂苗條有佳,可前年生完孩子後,腰腹部、臂部脂肪堆積,身材臃腫的像懷了3個月的孩子,好朋友和我開玩笑說:“你肚子裡是不是還留了一個寶寶沒生出來啊?”這個時候的我不但以前的所有衣服都穿不上了,就連走路都覺得累! 搞得自己很沒自信,再看著身邊的朋友們可以穿著漂亮的衣服,真的好羨慕!聽醫生說產後一年沒有減肥成功,以後就很難減下去了。減肥成了我最大的心願!



之前在圈裡逛的時候,關注過一個寶媽,好像她那有一種帶有什麼特殊功能的束覆套裝,很多寶媽說產後用了效果不錯,我那會還以為是忽悠人的呢,因為關注過她的號,我很快就找到了這個寶媽,二話不說,立即就.....避免廣告嫌疑就不發佈聯繫方式了。關鍵是這個束覆套裝用了後,簡直神器好不好。 第一,體型馬上就改觀了,束覆塑型嘛,肚子上鬆垮的贅肉用了神器後就馬上不見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一個月下來,真是一點都不誇張,竟然廋了15 斤多!這下我才明白圈裡為什麼那麼多寶媽說產後要用這個神器了!!!



哈哈,而且神器穿上很舒服,很方便,沒有纏紗布那麼麻煩,餵奶抱孩子都方便,高腰的,而且最開心的是,神器用了兩個多月後,我的體重降下來了35斤,真是天下掉下來的林妹妹呀!其實減肥真的不是每個人能承受的,既然我是凡人,我想我也受不了減肥帶來的痛苦,但是天天大路通羅馬,這不,也到達了自己想要的目標!

坐月子誤區

忌不刷牙 很多老一輩的總是叮囑產婦坐月子一個月不要刷牙,否則“生一個娃,掉一顆牙”。 做月子要正確刷牙 這實質上是反映出孕產婦不注意口腔牙齒衛生的危害。有人錯誤地理解為產婦不能刷牙,這也是造成孕產婦牙齒脫落的原因。傳統習俗認為,產婦刷牙會引起牙痛病,這恰恰與醫學科學的道理相反,其實不刷牙,汙垢得不到及時清除,會增加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而引起牙痛病。 婦女在懷孕後,由於內分泌的變化,或維生素C的攝入不足,可以有牙齦充血、水腫,容易出血,特別是刷牙時出血。另外,懷孕後牙齒的礦物質往往補充不足,牙齒的堅固性差。這些情況已對牙齒不利,再不注意口腔衛生,使口腔內的細菌增多,在大量細菌作用下,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得以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不會碰到冷水而留下月子病。


產後宜多喝湯 產後應多補充水分。不過,新媽媽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在產後前兩三天的漲奶期可能會痛得你直想哭的。你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鯽魚湯除外,鯽魚湯催奶)等較為清淡的湯(母乳餵養的嬰兒會因母親食用了較鹹的湯而出現嘴唇起泡等現象),但因出汗較多,可在湯中加少許的鹽。

產後不能喝水 一些來自臺灣的坐月子公司宣傳說產後不能喝水,喝了水會引起內臟下垂等後果,但中西醫理論方面都沒有任何依據。其實只是產後前2周喝水不宜過多,飲水過多會引起水腫,影響產後恢復。


忌生冷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婦由於分娩消耗大量體力,分娩後體內激素水平大大下降,新生兒和胎盤的娩出,都使得產婦代謝降低,體質大多從內熱到虛寒。因此,中醫主張產後宜溫,過於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飲、冷菜、涼拌菜等,從冰箱裡拿出的來水果和菜最好溫熱過再吃。 一些涼拌的菜未經高溫消毒,新媽媽產後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容易引起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

一些寒性的水果,如西瓜、梨等不宜多食,對於某些脾胃虛弱者,可能引起拉肚子。當然,可以少量食用,注意量不宜多。 其實產後也可以吃蔬菜,而且要多吃。蔬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產後早吃多吃有利於保持腸道通暢,促進產後早日排便,這對產後恢復至關重要,還能避免產後痔瘡加重。

忌辛辣溫燥食物 因為辛辣溫燥食物可助內熱,而使產婦虛火上升,有可能會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症狀,也可能通過乳汁使嬰兒內熱加重,因此飲食宜清淡,尤其在產後5~7天之內,應以軟飯、蛋湯等為主,不要吃過於油膩和麻辣的食物,例如特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溫燥食物和調味香料。



如何科學坐月子

宜吃蔬果 蔬菜和水果,一直都是被大家歸為生冷的食物,通常為被認為對產婦的胃腸產生不良的影響。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豐富份維生素,以及植物蛋白,對產婦的身體恢復和奶水的增加有很大的幫助。

坐月子吃水果的注意事項

1、不要吃太多偏寒涼性的水果,特別是產後的最初幾天,脾胃虛弱,因此最好不要吃太多的梨、西瓜。

2、你可以在飯後或兩餐間吃些水果,這樣就不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

3、你吃的水果不要太涼。剛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要放在室溫裡過一會兒再吃。

4、吃水果時要注意清潔,徹底清洗乾淨或去皮後再吃,以免發生腹瀉。

5、為了避免水果偏涼,也可切成塊,用開水燙一下再吃。但是最好不要煮沸,以免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


Anytime洋


要說“坐月子”,這一詞還要追溯到我國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禮記內則》中將其稱之為“月內”,而在西方則被稱為“產後康復”。

醫學界統稱“產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通常需要6-8周的時間。

其實無論哪種叫法,都是為了協助產婦順利渡過人生生理和心理的關鍵轉折期。但東西方因文化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和生活方式不同等因素,在“產褥期”的一些做法仍存在一些差異。

● 差異一:洗澡

中方:產婦不能沾水,尤其是涼水,所以不能洗澡洗頭髮。

西方:產婦要淋浴,還要每天多次沖洗外陰。

解釋:關於在“產褥期”不能洗澡是不科學的,如果你看電視就會發現,古人洗澡往往會選擇一個很大的木桶,把整個身子都泡進去,這種“坐浴”的方法很容易感染細菌。另外,古代條件差,保暖設施也不好,洗澡時很容易受涼,因此古人不建議洗澡。

正確做法:產後24小時後可以擦拭身體局部,產後1周可以淋浴。時間不宜過長,10分鐘左右即可,且未癒合的會陰及腹部傷口處不要沾水。

● 差異二:通風

中方:產婦不能吹到風,家中房門緊閉。

西方:開窗開空調。

解釋:在中國古代居住條件十分簡陋,有的房子四面漏風的,為了避免產婦直接吹到風,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通常選擇把門窗封得很嚴實。

正確做法: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每次半小時左右,保持室內溫度約25-26℃,溼度約50%-60%,避免過堂風和直流風。

● 差異三:運動

中方:臥床休息。

西方:分娩後6小時就會被醫生要求下床運動。

解釋:這可能是一種適應環境的機制。西方人多為遊牧民族,如果坐月子在同一個地方呆很久,而其他人都走了,是十分危險的;中國人多為農耕民族,定居生活,產婦坐月子時可以受到最有效的保護。

正確做法:中國女性相對於西方女性來說比較嬌小,而且骨骼脆弱,產後不建議馬上運動,不然子宮的韌帶還沒有恢復原有長度,不足以維持子宮正常位置。產後一個星期可以做輕微適量的運動,能避免產後痔瘡、盆腔炎和深層靜脈血栓等疾病的發生。

● 差異四:飲食

中方:小米粥、雞湯、魚湯……

西方:沒有特殊忌口,甚至還會吃冰激凌、果汁等。

解釋:雖然西方主要以牛肉、奶酪等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為主,體質相對中國的女性會好一些,但無論是什麼樣的體質,“多虛多瘀”是產後女性共同的特點,中醫講究“治未病”的理念,因此產後調理是十分重要的。

正確做法:忌食生冷辛辣以及過甜過鹹的食物,以清淡溫補為主。比如要多吃富含鐵、鈣以及蛋白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藻類,合理地攝取一些脂肪也是有必要的。

● 差異五:心理

中方:注重養身體。

西方:更注重養心。

解釋:女性在產後都有可能遭遇產後抑鬱症,西方人認為,媽媽沒有伺候自己的義務,通常會請一些健康護士、哺乳專家等來護理,而中國人會選擇家人去伺候月子。

正確做法:家屬的陪伴、關懷和照顧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減輕患者的孤獨感和緊張的心理,但科學的護理也是不可缺的。

總而言之,坐月子的很多傳統規矩只適用於落後的古代,已經不適合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現代社會了,因此我們要結合自身的身體情況,來合理科學的度過“產褥期”。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坐月子其實就是一個恢復期,因為女人生產之後的身體需要恢復到相對比較健康的狀態,所以這個又與你懷孕期間怎麼弄的有關,比如我老婆懷孕的時候就把自己養成了一頭肥豬,整個人胖了一大圈,大腿粗了一倍都不止,自己都不能自己抬腿上床了,所以,當一個孕婦變成產婦之後,突然一下子遭受重創,有的是剖宮產,有的是自然順產,所以,有的產婦是有撕裂傷的[這個就是不一定的,深圳有一次有一個孕婦自己走進一家汽車4s店裡面自己蹲下30″就生下一個嬰兒,然後自己咬斷臍帶,站起來就出去了,過一會兒又回來了,還跟店員吵架]

我奶奶跟我講過一個故事,她們那時候會相邀進山燒炭[就是木炭,冬天烤火取暖用的],然後她們到了山上,有一個孕婦就生了一個男孩出來,她也是自己咬斷臍帶,繼續燒炭,回家的時候一頭裝炭,一頭裝孩子,自己挑回家。

我要說的是[健康的孕婦生完孩子根本就不用擔心]那你不健康的產婦,渾身疾病的產婦,無論你怎麼小心翼翼坐月子,你還是會有問題[當然,好好坐月子確實有利於身心健康],因為產婦身心不健康,坐月子沒有坐好,所以會導致身心疾病更加嚴重

關鍵就是對這個什麼叫[身心健康的孕婦]的定義了

有一種疾病叫產後抑鬱症[嚴重的會殺掉孩子自己自殺],因為陪伴自己的孩子突然離開身體,身體裡面的孕激素突然停止分泌,缺乏家人的噓寒問暖與關心的產婦就容易產生產後抑鬱[這個也是屬於身心不健康,身心健康的人是可以迅速恢復正常狀態的]

如果一個產婦非常健康,比如那個在4s店裡面生完孩子到處亂跑的媽媽還可以跟店員吵架,還有那個上山燒炭的媽媽,她們其實就是非常健康的媽媽,她們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健康問題,你放心好了,正是因為每個孕婦的健康狀態不一樣的,因為生完孩子沒有好好坐月子導致疾病叢生,所以,古人就總結出來[需要好好坐月子],當然,生完孩子其實就是一場大病,肯定是會對母親的元氣造成一定影響的,可是,健康的人是可以非常迅速地恢復健康狀態的,而不健康的產婦,即使再怎麼注意,還是會不健康,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可以維持自己的健康

一個人健康與否的標準是有很多的,聯合國有十個健康標準。但是,一個人不吃飯只喝水可以每天跑40公里,這個就是一個標準,你做不到,那你就不健康了。

還有一個健康的標準,就是人體免疫力沒有缺失下降,當人體免疫力健康正常的時候,你也是健康的,不會得病。這種健康的不會得病的的狀態,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未病]。這時候的人體體溫是37°~37.3°。人體擁有這個體溫的時候,他就不會得病,他的身心都是健康的。所以,你就得測一下自己的體溫,看看你的體溫在哪個溫度[每降低0.1°,人體免疫力就缺失10%,比如你的體溫是36.9°,意味著你的人體免疫力缺失下降了10%,而你的體溫如果只有36.4°,則意味著你的人體免疫力缺失下降了60%,那你這個體溫是不可能會健康的,凡是人體體溫低於36.8°的人都是病人],所以,真正的坐月子其實就是想辦法解決這個體溫問題,想辦法提升自己的體溫到37°~37.3°,這個才是真的對的,合適的,這個體溫是不可能會有任何疾病的

比如說到坐月子要不要使用空調的問題,空調顯然對提升產婦的體溫不利,對吧?那你自己看著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