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宝冷轧厂连退线细微处挖“金子”

细微处挖“金子”

——邯宝冷轧厂连退线降低电耗侧记

邯宝冷轧厂紧紧围绕公司“131”目标,认真梳理产线的各生产环节,针对影响成本的原料、辅料、动能等方面,制定详细的降本措施和要求,实现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提升产品综合创效能力。

3月26日上午9时,在该厂2号连退线操作室内,技术主管王永恒正在对炉区操作人员郜营城的操作进行指导:“郜师傅,现在把快冷风箱距离移动80毫米,这里显示快冷温度降低了一些,风机负载正在下来,通知电气负责人周恒龙监控风机负载和实时电耗。”郜营城一边有条不紊地调整参数,一边按下对讲机联系周恒龙。

根据车间数据汇总显示,吨钢电耗是连退2号线成本消耗里面的“大户”,居高不下的电耗直接影响到2号线产品的成本。该厂开展降本攻关工作后,王永恒找到负责产线的电气人员开展联合攻关。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他们把全线所有的电机和电加热带进行梳理,查找每一个可以控制耗电的点。通过梳理对比分析,快冷风机对电耗的影响非常大,满负载和低负载情况下小时耗电差距达到1500度。同时电加热带的耗电量也达到每小时900度。炉区温度控制是电加热带和风机冷却进行共同平衡控制的,这就造成了工艺的稳定和电量的浪费。能不能寻找另一个途径,在满足工艺的稳定的同时,达到节约电量的目的呢?

他们尝试关闭快冷入口电加热带,调整风箱距离到75毫米,氢气含量加到8%,此时工艺满足生产要求。周恒龙查看电量消耗数据:“用电量较之前同规格小时节约900度。”听到他的答案,对讲机里传来一片欢呼声。

在该厂连退车间电气室,笔者见到了正在电脑前监控电耗曲线和数据分析的周恒龙,他对笔者说:“目前,我们优化了风机和电加热带的控制方法,缩小了风箱距离,对氢气含量也进行优化调整,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工艺温度的稳定,一方面减少了耗电量。”说话间,周恒龙又开始了对另一台风机的分析。

据悉,3月份以来,2号连退线吨钢电耗创历史最好水平,攻关前后吨钢电耗差达到8度,为该产线进一步降本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