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别人跳舞美若天仙,你跳舞总像东施效颦?原因出在这里!

我们看着台上舞蹈的舞者们,肆意潇洒,身段柔软,轻巧的如一片羽毛,举手投足间都是柔美和力量。但大家训练的基本功和舞种都一样,甚至连时长都一样,为什么别人跳舞美的如花间仙子,而自己跳舞却总是缺那么点味道和感觉呢。今天小舞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些将自己的身体和舞蹈融为一体的舞者是如何练舞的?


一、基本功、技巧的磨练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创造出好的舞蹈形象,必要的技术准备是不可缺少的。能力、气息、体态等一系列技术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准后,就需准确地捕捉动作感觉,以此来强调肢体的表现力。作品与演员是相互作用的。


舞剧《千手观音》


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舞蹈艺术表演的内在本质,在于深入挖掘舞蹈的主题,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与内在矛盾的冲突。有些演员在舞蹈中只是用四肢来表演角色给观众展示艺术形象,无法成为一个好演员。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演员表演时的内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演员的动作效果。舞蹈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动的表演艺术,任何舞蹈动作离不开情感的支配,即便技术性再高,终究不会成为艺术的。


舞剧《金陵十三钗》


三、情感表达与手、眼、神的心灵感应

我们常说“要用心去跳舞”,那么“心”是什么呢?就是要求演员用情感去跳舞,用情感去支配自己的舞蹈动作。在舞蹈中讲究的是手到、眼到、神到。那些分开来的只能算是“手到”,谈不上“眼到”,更谈不上“神到”了。

那么再重要的作品让观众看了也是索然无味的,更起不到启迪心灵的艺术效果。人物情感矛盾复杂,感情跌宕起伏,除了运用高难度技巧和一些极致的动作外,眼神也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媒介。动作像是一颗珠子,珠子能否闪出奇异的光彩来,全凭演员内心奔射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成为闪光的珠子。


舞剧《碧海思路》


四、把握时代背景,领悟舞蹈的风格

舞蹈,是有着时代背景的,无论哪一种舞蹈,都蕴含着所在时代的烙印,表现着所在时代的信息和符号,表演者要从舞蹈的时代背景入手,领悟其舞蹈风格,充分地把舞蹈的中心情感表达出来,才能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演绎出舞蹈的真谛。


舞剧《沙湾往事》


五、准确把握角色,融入舞蹈情境演绎情感

舞蹈演绎的角色,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角色要演绎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可通过肢体表情演绎表达出来。舞蹈演员把握角色是否准确、演绎角色思想情感质量好否,直接关系着舞蹈表演的成功率。

任何艺术的表现想让观众有共情性,就必须融入自己真情实感在里面,将你全部的热爱注入其中,当你舞台跳得忘我,忽视观众和世界的时候,那你将会是这个舞台最美最专业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