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坠机理论


一切都是那样平静!


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坠机理论启示:上飞机之前,企业领导人给自己的企业买"保险"了吗?

假如关于比尔.盖茨遇害身亡的谣传是真的,微软会怎样?群龙无首、一片混乱,还是一如既往、井井有条?

假如王石在珠峰8680米的地方,没有找到那个还剩半瓶氧气的瓶子,不幸身埋雪山,万科会不会"稀里哗啦"?

假如当年IBM个人电脑业务部总负责人埃斯特利奇没有被拉下台,而后登上那架令他送命的飞机,他的功劳可能远不止使IBM•PC被《时代》评为1982年"年度风云人物",也许还能使IBM抓住OS2的机会而不仅仅让微软称霸整个操作系统。

当然,以上的假如并没有发生。但是商业界同样会不断出现各种个人的意外,比如1985年埃斯特利奇坠机身亡,2003年12月家乐福集团的第一股东保罗•路易•哈雷及其夫人也死于飞机事故,中国的一些企业家死于非命(青啤的彭作义,海鑫的李海仓、甘肃长青的刘恩谦等),他们的突然消失都对其企业的战略和管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一直以来,在企业管理领域,人们经常担心一个企业的命运过于依赖某一个领导人。他才能非凡,资源丰富,个人魅力十足,他就是企业的化身,就是企业的"护身符"。可是,一旦他突然"坠机"身亡,企业就像失控的飞机一样落得不确定的下场。怎样才能不让领导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一人亡而企业衰呢?怎样才能让企业避开这一可怕的"死亡定律",依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管理界一直有着"坠机理论"的说法,即企业需要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一套完整制度,避免因企业的领导者突然"坠机",从而导致企业"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