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 管理工具



原文摘要

OKR

OKR,是"Objective&Key Results"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整个公司,团队,和个人,都要设立目标(Objective),和衡量这些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s)

谷歌可能是实行OKR最著名的公司了。也正是因为谷歌,OKR才著名起来

你是某椒榄球队的总经理,应该如何设定OKR呢?你可以把O(目标)设为:为球队老板赚钱。这很容易理解。那KR(关键结果)呢?你可以设为:第一,赢得超级碗冠军;第二,比赛上座率达到88%

主教练的O,可以是你的第一个KR:赢得超级碗冠军。那他的KR呢?第一,每场传球码数超过200;防守技术提高到第3;弃踢回攻码数达到25

公关总监的O,可以是你的第二个KR:比赛上座率达到88%。那他的KR呢?第一,雇两个特色球员;加强媒体宣传;突出明星球员。

OKR,不解决绩效考核问题。

谷歌的绩效考核方式是:360度环评。什么叫360度环评?简单来说,就是你周围的人,包括你直属经理都会给你打分,最后加权算出一个得分。这个分数,决定了你的晋升,奖金,股票。

怎么解决工程师的绩效考核问题,整个科技界都没有好办法。大家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多方均衡,让主观打分,尽量接近客观。

怎么做呢?通过多人打分,让直属经理一个人的主观,接近多人评价的客观;通过更高级别组织对得分的再平衡,让小团队的,接近多团队均衡的客

360度环评的绩效管理,和OKR的目标管理,是前行的两条腿,缺谁都会寸步难行。

前谷歌高管说:管理销售团队,流水线车间,能 KPI,千万别用OKR。KPI是秒表,OKR是指南针。指南针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一个无法用数字考核的团队,比如谷歌的工程师团队,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关键任务,向同一个方向前行。

实施OKR的四个关键

1,目标要有野心,关键结果要可衡量。既然不考核,设立目标时,应鼓励大家挑战极限。

2,最多5个目标,每个目标最多4个关键结果。这样,才能聚焦。

3,目标从公司,到团队,到个人层层分解。从上到下的OKR,总体上是包含关系。下级也可自定义OKR,但要与大方向一致。

4,所有OKR公开,透明。大家要知道彼此在干什么,确保方向一致,也给目标过低、结果过差的员工压力。

SMART原则

什么叫"SMART原则"?SMART原则,源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及心理学教授洛克。

S-M-A-R-T这5个字母,代表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SMART原则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一干个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变成同一个。

"SMART原则”刀法五式

第一招:Specific(具体的)

具体的,就是一刀砍掉模棱两可。

比如"KR1: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什么叫产品质量?没有具体的界定,就无法评判、衡量与执行。你可以试把它修改为:消灭致命的产品缺陷数;降低严重的产品缺陷数;提高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

这就变得非常具体了。

第二招:Measurable(可衡量的)

可衡量的,就是一刀砍掉标准争议。降低多少严重的产品缺陷数,算是降低?提高多少质量评分,算是提高?

我们进一步修改这条KR为:致命产品的缺陷数保持为零;严重的产品缺陷数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5分。

第三招:Attainable(可实现的)

可实现的,就是一刀砍掉不切实际。应用商店中АРР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5分,这可能吗?你看了一下应用商店排名前100个APP,发现没有一个能到达满分5分。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

我们还要接着修改,这条KR可能应该是这样:致命的产品缺陷数保持为零;严重的产品缺陷数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4.5分。

第四招:Relevant(相关的)相关的意思,就是一刀砍掉无关目标。应用商店中APP的评分,从4.1分提升到4.5分,真的和产品质量有关吗?分数提升,会不会是新功能导致的呢?或者是因为用户太喜欢新界面了?应用评分和产品质量有相关性,但还不足够强。我们可以进一步改为:

致命的产品缺陷数保持为零;严重产品缺陷数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差评中,汇报产品缺陷的比率减少50%。

这样,质量问题,就不会被设计问题所掩盖

第五招: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有时间限制的意思,就是一刀砍掉无限拖延。产品缺陷数减少50%,很好;差评中汇报缺陷的比率减少50%,也很好。但是,多长时间呢?1年之后实现,还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个目标设置就无意义。于是,我们接着修改这条KR,加上时间限制:

致命的产品缺陷数保持为零;严重产品缺陷数在3个月内减少50%;应用商店中APP的差评中,汇报产品缺陷的比率,在3个月内减少50%。

什么是"SMART原则”?大部分目标管理工具,无论是谷歌的OKR,还是微软的CBI,Oracle的MOKR,都只是形状不同的刀。

要用好任何一把刀,都必须学会一套叫做"SMART原则"的五招刀法:用Specific,具体之刀,砍掉模棱两可;用Measurable,可衡量之刀,砍掉标准争议;用Attainable,可实现之刀,砍掉不切实际;用Relevant,相关之刀,砍掉无关目标;用Time-Based,时间限制之刀,砍掉无限拖延。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P-D-C-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戴明是一位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却成名于日本。在他的帮助下,丰田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丰田喜一郎说: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甚至为戴明设立了质量管理领域全国性的最高奖:戴明奖。1980年,他的文章《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被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C)广播,戴明终于在美国本土一举成名。

他认为,高质量,不是来自基于结果的产品检验,而是来自于基于过程的不断改善。后来,他的理念不但被用于质量管理,更被广泛地用于企业管理领域。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

第一,Plan(计划)

你的紧急会议,其实就是一次计划会议。严格来说,一个“戴明循环”式的计划会议,有四步:1、根据现状找出问题;2、根据问题找出原因、3、确定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计划。

这一部分,是大部分同学们最熟悉的。但是,一个PDCA循环式的“计划”,一定要有"Who do what by when",也就是:“谁在什么时间之前做什么”,发给大家,而不是口头布置。

对于IT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强烈建议尝试使用一些基于小组的任务管理工具,比如Teambition,钉钉,或者Outlook等,把每一条Who do what by when拆解,并发到他们的任务栏里。

第二,Do(行动)

行动,是最占用时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有了计划,以及基于计划分解的,分配到每个人任务栏里的,有时间限制的具体任务,执行就变得责任明确、优先级清晰。

第三,Check(检查)

每一件交代出去的任务,就像一个扔出去的回行,最必须回到你 手上。这是PDCA的关键。

对于IT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强烈建议尝试使用一些基于小组的任务管理工具,比如Teambition,钉钉,或者Outlook等,把每一条Who do what by when拆解,并发到他们的任务栏里。

第四,Act(处理)

把Act翻译成“处理”有点别扭,但这是为了区别于Do(行动)的。处理不是行动,而是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或者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总结成功经验,是“处理”这个环节极其重要的工作。比如得到有一个产品,叫“得到手册",就是把得到团队,和专栏作者,各个知识生产运营的“戴明循环”产生的成功经验,变成运营标准。“得到手册”每更新一次,整个得到平台就滚动上了一个台阶。

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也很重要。这将保证,问题一旦出鞘,最终一定会被解决。除非大家决定主动放弃,否则不可能出现做着做着,这个问题再也没人关心,从此不了了之的情况。

复盘

什么叫复盘?哈佛大学的大卫·加尔文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从即将结束的项目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这就是:复盘。

“复盘”的四个步骤

第一,回顾目标

回顾目标,就是要准确、客观地回答两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里程碑有哪些?

“我们的目标是不顾一切拿下这个项目。”这准确、客观吗?

这个目标很含糊,什么叫“不顾一切”?准确、客观的描述是:“我们要在10%毛利的底线内,拿下这个项目”。

那里程碑呢?我们的里程碑,是3月底前拿下项目,6月份测试上限,9月份收回全款。

第二,评估结果

这一步很关键。通过同样准确、客观地描述结果,我们可以找到相对于目标的好的差异

(Highlight),和坏的差异(Lowlight)。

那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我们在2月底前拿下了项目,但测算的毛利率只有5%。因此,好的差异是:我们推动客户提前做出了决定;坏的差异是:毛利率低于预期。

评估结果、描述差异时需要注意,不要忍不住分析原因,甚至提出解决方案,更不要忍不住指责、抱怨和撇清责任。

第三,分析原因

评估完结果,就要分析原因了。是什么导致了好的差异,和坏的差异。

大家讨论后认为,我们能推动客户提前做出决定,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是因为:

1,第一次使用了作战指挥室(War Room)的管理方式,团队合作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大提升,导致项目方案极具说 力;

2,销售严格执行“销售漏斗”流程,发现了客户对上线日期的担忧,从而说服了他提前招标。

毛利率低于预期呢?大家经过对事不对人的冷静分析后,觉得是因为:

1,项目方案内容变化太快,导致成本估算表更新速度跟不上;

2,最终一轮谈判时,在谈判技巧上,表现严重不足。

这就是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时要注意:成功主要看客观原因;失败主要看主观原因。

第四,总结规律

你很高兴,大家能客观地面对成败,获得的不仅是胜利,更是成长。但是,但是,复盘还没结束。还有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总结规律。这一步,是把“隐形知识显性化"的关键一步。

根据对成败原因的分析,你们提炼出四条规律:

1,作战指挥室,是在重大战役中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的好方法;

2,销售漏斗培i,对提高销售能力值,提高项目成功率很有帮助;

3,项目方案快速调整时,成本预算表是容易滞后的模块

4.谈判能力,在大项目的最后环节,作用明显。

那么基于这四点,我们要开始做什么,停止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呢?

接着,大家开始列清单:

1,开始做两件事:1)行政部把一个会议室改成专门的作战指挥室;2)销售部修改工作手册,超过300万的项目谈判,配备谈判专家。

2,停止做一件事:项目内容大量变更时,方案中心不能独自作战,要申请财务部专员配合;

3,继续做一件事:每个新入职的销售,都要参加销售漏斗培训;

最后,你请秘书把“复盘总结”,发给所有人;把总结的规律,写进工作手册;把开始做,停止做的每件事,都启动了单独的PDCA循环。你觉得,整个公司的能力值,又提升了200点。

组织学习大师彼得·圣吉曾讲过,从本质上看,人类只能通过“试错法”进行学习。复盘,就是从曾经试过的错中学习,把经验和教训,都变成组织能力。

小事可以及时复盘,大事需要阶段性复盘,项目结束后必须全面复盘。

MBTI

什么是MBTI?MBTI中的M是美国心理学家Myers(迈尔斯),B是她母亲Briggs(布里格斯),TI就是Type Indicator(类型指标)。MB这对母女,在1940年代根据荣格的理论提出,人的性格有4个基本维度:

第一,心理能量:外向的人代号E,从人际交往中获得能量;内向的人代号1,从安静独处中获得能量;

第二,信息获取:实感的人代号S,用五感理解真实的世界;直觉的人代号N,用第六感理解抽象世界;

第三,决策方式:思考的人代号T,用逻辑客观地方式决策;情感的人代号F,用情感和价值观来决策。

第四:生活态度:判断的人代号J,结构化组织化喜欢控制;知觉的人代号P,弹性化自发化开放探索。

4个维度,每个维度2种倾向,构成了16种“性格类别"

MBTI的参考意义

第一,了解自我

一位沃顿商学院的同学发现,沃顿的人很多都是ISTJ,或者ISFJ。SJ(用五感理解真实的世界+结构化组织化喜欢控制)的人,适合做金融和会计;而一位斯坦福的中国学生声称,这里无论是硕士、博士还是MBA,很多都是N(第六感理解抽象世界),很少S(用五感理解真实的世界),所以成为梦想的摇篮也就不奇怪了。

了解自我,做最自然而然的事情,更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第二,知人善用。

IBM和微软—样,成运用MBTI的公司。

他们早期开拓印度市场业务时,没人愿意前往。后来,他们针对不同MBTI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动员策略。比如对IF、SE(内向情感、外向实感)型的人,就渲染印度璀璨的文明,和自由发挥空间;对ET、NI(外向思考、内向直觉)型的人,就强调升职加薪,和能力提升。最终,IBM完成了这项工作。

知人善用,是用适合的方式,和适合的人沟通,做适合的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