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堕胎女孩的背后:遭遇困境,寻找出路

堕胎合法化,一个在中国不怎么会提起的话题,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争论了近50年。

一方认为胎儿在未出生之前是女性身体的一部分,而女性拥有身体的自治权,那么堕胎合法。

另一方认为胎儿拥有心跳后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堕胎就如同杀人,不合法。

你同意何种观点?

一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乡镇的17岁女孩无意去站队,她只是还未做好成为母亲的准备,选择了堕胎这种医疗行为——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这部电影出现的时机特别微妙。

因为就在去年的五月份,美国关于女性堕胎问题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浪潮。

显然,堕胎已经从一个医疗话题成为一种政治议题。

政客们选择何种立场,代表了他们将获得何种选民的支持。

但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这部电影无意于去讨论这些政治议题,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将视角对准那个想要堕胎的女孩。

在影片中,17岁的奥顿意外怀孕,她的家乡无法满足自己堕胎的需求,于是乎,她在表亲的陪伴下,进行了一场跨洲的堕胎之旅。

在特别重视社会以及政治话题性的柏林电影节上,影片拿下了评审团大奖,

而它也在这个时期给了我们一个切口,去看看关于这场纷争背后的真实情况。

影片中奥顿(右)和表亲(左)的扮演者

拥抱堕胎合法化的女性

与其说影片通过奥顿的遭遇批判了不合法的堕胎法律,不如说侧面体现了堕胎合法化的优点,在拥有这种选择下,奥顿其实是受益方

因此,在宾州小镇的诊所里,尽管医生无法满足奥顿的堕胎要求,也会尽最大限度的给她提供各样的资讯帮助。

尽管纽约州医院外有很多人唱着宗教歌曲反对堕胎合法化,奥顿依旧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帮助。

更重要的是,这些帮助不仅来自于生理上,还有心理上。

当奥顿接受堕胎手术前,医生热心的向她提供住行服务,也耐心的问了她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从最初的身体健康,慢慢转移到奥顿与性伴侣的方向上。

医生说:“这些问题会比较私密,你只需要回答‘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就像做选择题。”

“你的性伴侣威胁或恐吓过你吗?”

随后,镜头定格在了奥顿的面部上,观众能近距离的看到她的表情变化,也能感受到她的内心从抵制到释放的过程,而医生则在每一次的提问后,强调着“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四个选项。

相信所有人在看到影片中的这一幕后,都会永远的记住这个一开始看似复杂的片名。

从不(Never) 很少(Rarely) 有时(Sometimes) 总是(Always)

这些词汇前后并不是有着修饰词或者衔接词,它们就是一个选项,这些选项超越了简单的“是与否”,给予了这种遭遇下的女性更多选择,从而去解放她们试图压抑的情绪。

医生的提问逻辑以及奥顿受到的帮助都是在堕胎合法化的情境下得以实现的。在这项法律下,女性不仅拥有生育权以及对身体的决定权,还可以享受到全方面的服务。

2019年5月21日,堕胎权利活动家在美国最高法院外举行集会。

可惜的是,奥顿在生活中遇到的好,只有这些了。她更多的是在承受着难以启齿的道德压力,面对着社会上物化女性的男性以及现实的经济困境。

奥顿不敢把自己意外怀孕的事情告诉母亲,而继父则是一位举止猥亵的恶心家伙。

她和表亲在打工的地方,每日都要遭到主管的骚扰,而当她们来到纽约时,又在地铁上看到了当众肆意抚摸下体的男性。

甚至是唯一热心的男孩,也在满足了自己的私欲后,才选择去帮助她们。

两人在纽约地铁上遇到的猥琐男

比起因为法律而一路波折的堕胎旅程,未成年的奥顿遇到的其实是残酷的现实。

我们无法想象当堕胎在奥顿的国家不再合法后又是如何,难道她只能跨国来实现自己的堕胎意愿吗?拥抱堕胎合法化,或许是这些女性唯一的选择,无奈且悲哀。

两人遇到的热心男孩

无法调和的两性矛盾

单纯体现女性的无奈,能够换回女性的权利吗?

显然是不能,甚至会加深两性之间的矛盾,让权力的斗争愈演愈烈。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至始至终都在以女孩奥顿的主观视角来探索这个社会,在她的视角下,男性是物化女性的形象,劣根性也被放大到极致,观众感受不到一个合理且客观的男性视角

影片的两位女主人公

因此,影片在讨论两性关系的地方上戛然而止,仅仅只能评价为一部反映堕胎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而不是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

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应该是在为女性争取权益的同时,调和好两性之间的矛盾。

但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两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通过一部又一部电影(艺术作品)来解决的,它的背后应该是整个社会思潮的变化,而我们现在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之中。

《82年生的金智英》

以去年的热门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为例,影片中的家庭主妇金智英既有一个收入不菲、温柔体贴的丈夫,又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然而她的内心却背负着无比沉重的枷锁。

当金智英选择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去工作时,丈夫劝她“我能支撑起这个家,你不用太累了”,丈母娘说:“我儿子都这么努力了,你还在忙活什么?”

在男权社会下,绝大多数的男性自出生时就被教导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及成为家庭的顶梁柱,而女性则被放置在较弱的地位,是需要被保护的一方。金智英得到的回复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下最真实的状况。

可惜的是,尽管《82年生的金智英》描述了许多丈夫的困境,却在现实中遭到了众多男性的抵制,很多男性认为“男人们都做这么多事情了,女人怎么还不满足?”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只能试着让情况不要变成极端。

当代韩国社会的问题是厌女(misogyny)已经成为了一种极端,女性被迫去觉醒

同样的,男权社会给人们的影响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也有体现,视角则更精准的转移到了女性身上。

奥顿的堕胎之旅让她成为一个相对来说独立的女性,甚至导演都没有交代过他的性伴侣是谁,但她正慢慢失去对男性的信任,或许在觉醒后她又将成为一个对女性主义持有极端态度的人。

而奥顿的表亲,则是向社会妥协的女性,她知道如何满足男性的欲望来获取利益。从这个角度上看,她将自己置于弱势地位,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将女性物化的事实。

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反而有可能滋生更强烈的矛盾,这是男权社会下的困境。

奥顿的表亲

女性的出路

放在现实生活中,17岁的奥顿意外怀孕后,可能受到的最多评价是“她怎么这么不检点,她怎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显然,这种指责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忘记怀孕是双方的事情,男方同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过多的讨论如何解决,不如从根源上谈论问题。

通过奥顿与医生的交谈,我们能得知她丰富的性生活,并且在一年之内有过两个性伴侣,那我们应该只去指责这样的一个女孩儿吗?

在美国社会,法定成人年龄为18岁,实际上则是21岁,这个标准在如今看起来有些过高了,因为未成年人越发早熟,数字上的界限似乎无法描述得清楚。

因此我们将视野放置在更广阔的全龄段上,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追求欲望上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因为欲望本身是无罪的,这是人类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

但同时,追求欲望自由的过程中是受到约束的,这种约束来自于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并且以人类自身的安全性为底线。

真正拥有性自由的女性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尊自爱且对自己子宫负责任的女性。

奥顿没能做到,因为这背后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

奥顿遭受过伤害

从对谈中,我们得知奥顿曾被强迫发生性关系,并且没有抵抗。原生家庭的影响,让她对男性没有合理的认知,还有不良的性教育等等方面,都让她最终遭遇了现在的情况。

同样的,那个让奥顿怀孕的男性也是一个不懂得约束欲望自由的男性。

这个时候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像奥顿这样的堕胎少女,或者说所有的女性,应该怎样找寻出路?

奥顿的表亲“牺牲自己”换取了利益

奥顿的表亲给了我们一个可悲的反面例子,她物化自己获取利益,并且不在乎这种行为。

当女性使用身体符号换取合法的利益,长此以往,她们是自我实现的牺牲品,不是有自主性和自由的女性,而是被物化后可悲的女性。

无论是奥顿,还是其他的女性也好,都应该认知自己,把自己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与社会建立起联系,同时要记清楚“只有约束自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放纵而是解放”。

奥顿最初想要自己堕胎的举动

我们能做的事

女性主义电影在近些年来层出不穷,在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同台竞争的柏林电影节上就还有《逃走的女人》《温蒂妮》《列夫·朗道:娜塔莎》三部作品,它们都真切地反映了女性在这个现实社会中的遭遇,但同时让男性去接受这样的作品又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从左至右:《逃走的女人》、《温蒂妮》、《列夫·朗道:娜塔莎》

本文谈论的作品是从堕胎的视角出发,下一部作品可能从育儿的角度出发,但无论如何,女性主义电影都应该加以描述更多的男性视角,这些作品的出现不是让我们完全改变,而是让更多人认清一直存在又令人头疼的问题。

没有人能做到绝对的平衡,但可以避免极端的出现,这是男性、女性都应该意识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