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浮世繪”,藝術一言難盡!

今兒與大家聊聊浮世繪。

浮世繪普遍被認為興起於江戶時代,也就是17世紀到十九世紀中後期。這一時期也是日本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幕府時代,由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幕府開始。


▲ 德川家康

浮世繪其實早在江戶時代之前就有了。因其描繪的是現世塵世間的民間百態、歡樂繁榮而得其名。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可以說沒有固定題材。所以,去看浮世繪的作品,可以從中讀到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態,從社會時事、婦女生活、民間傳說、歷史掌故、山川景物等等無所不及。

那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主要分為民間自由創作者,或者說自成派系的畫家們。第二種就是咱們說的官家御用畫師,以服務德川幕府為核心,比如日本著名的宗族畫派狩野派,就是為將領和武士們服務的。


▲ 菱川師宣作品

菱川師宣,他被稱為浮世繪的創始人,十七世紀中期,他去東京學習繪畫,當時除了學習狩野派的基本技巧,還涉及土佐派、長谷川派等德川幕府御用畫師。不過對其影響更大的還是當時的風俗畫風。


最開始他給書籍畫插畫,結果插畫與書還出名。當時日本的印刷技術也在邁向新臺階,加上這些學習經歷,使其融合了早期各種繪畫和插圖畫流派,以此奠定了其獨有的風格。併為以後兩個世紀的浮世繪大師提供了基礎。

浮世繪在這兩百多年間,從壁畫、裝飾性屏風,到後來“町人文化”的快速發展,同時隨著印刷技術的迭代發展,裝飾需求增多,浮世繪從肉筆浮世繪進入到版畫浮世繪階段。有役者繪,武者繪,以及山水風景為題材的名所繪,春宮繪、諷刺繪、花鳥繪還有戲曲繪鬼怪繪等等。


其中役者繪,尤其以著名的歌舞伎演員為題材的浮世繪。最知名的當屬東洲齋寫樂,1794年到1795年短短的十個月,東洲齋寫樂創作了大約140幅作品,命名為歌舞伎劇院的世界,然後他就突然從畫壇消失了。是一位驟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在畫壇的天才神秘畫家。


▲ 葛飾北齋《富士越龍》


這裡不得不提到日本最富盛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儘管葛飾北齋一生創作的作品無數,但對金錢利益也沒什麼興趣,一生窮困潦倒,從19歲開始正式學習繪畫,立志成為一名畫師開始。直到近九十歲高齡去世前,抱病給世人留下最後一幅作品——《富士越龍》。這位大師的作品,曾一度影響了歐洲如馬奈、梵高、高更等印象派繪畫大師。

浮世繪的發展與咱們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中國古代仕女圖等等。浮世繪另外有其代表性,在於其精緻的線條和絢麗的對比色彩。在一眾不受傳統約束畫家筆下,我們能從中看到江戶時代最真實的民間百態、文化風俗與思想狀態。浮世繪的用色和畫面結構等,同樣影響了後代的眾多日本設計師,比如像田中一光這樣的平面設計大師。


最近,在東京都美術館,正在舉辦“日本三大浮世繪收藏展”,時間截至2020-4-22。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相關資訊!



浮世繪 | 作品分享

葛飾北齋




東洲齋寫樂





喜多川歌麿






菱川師宣




鈴木春信




歌川國芳




安藤廣重




巖佐又兵衛




月岡芳年




川瀬巴水



未之

KEEP KIND 向未來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