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普医疗一季度净利预增120%-150% 疫情致产需增加但偿债压力较大



  3月7日,阳普医疗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全年,阳普医疗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4.6%,2018年同期为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119.0%,2018年同期为-1.4亿元,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2.6万元,2018年同期为-1.5亿元。

  疫情致产品需求增加

  阳普医疗成立于1996年,其核心业务是临床诊断、伴随诊断、医疗信息化与免疫治疗技术。2009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三百余名研发技术人员形成了五个专业团队和一个公用平台,即广东省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企业重点实验室、止血凝血产品线研究中心、免疫学产品线研究中心、分子诊断产品线团队、医疗信息化产品线团队和有源无源医疗器械研究公用平台。近年来获得专利技术百余项,其代表性产品包含:液体活检采血管、多通道血栓弹力图诊断系统、LH排卵监测仪、全自动智能化干式免疫荧光分析仪、IBMS智能采血流水线、多种药物体外诱导免疫细胞制备技术等,并有数个分子诊断产品、伴随诊断产品、免疫诊断产品正在注册中。

  阳普医疗以提供“精准治疗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使命,全力进行医学实验室诊断及医疗信息化建设。公司在医疗产业秉承“做精不做宽”的理念,以三驾马车(产品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为核心,强力推行产品线决策独立与组织独立,聚焦IVD领域及数字化医疗领域,并在条件具备时从医疗产业向医疗服务领域延伸。

  分析人士认为,公司主营业务较为聚焦,但往年业绩表现不佳。在疫情影响下,公司股价反而受到游资追捧,在世界疫情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公司业绩增长的公告可能会成为游资炒作的借口。但投资者需要注意,题材炒作之下股价波动很快幅度也很大,其中的风险也不得不防。

  应收账款增速大于营收

  报告期内,阳普医疗存在应收账款增速大于营业收入增速的情况。

  2019年度,应收账款同比上升5.83个百分点,账面价值为2.24亿元,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4.6%。

  此外,阳普医疗2019年度净利润情况大幅改善。扭亏为盈的原因除了营业收入有所上升外,主要是本期没有2018年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导致亏损的情况。

  财报显示,2018年阳普医疗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8亿元,其中计提商誉减值损失9290.8万元。

  报告期末,阳普医疗的商誉账面价值为5362.38万元。

  一季度净利润预增120%-150%

  根据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为992.51万元~1127.85万元,同比增长120.00%~150.00%,上年同期净利为451.14万元。

  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全自动脱盖机、核酸检测采血管、样本保存液、拭子、口罩等疫情相关产品的销售金额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5200万元;广州惠侨新项目中标增加,项目进度符合预期,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增加,营业收入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830万元。合并报表口径整体营业收入预计约为14,8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8%。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额为25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额为760.56万元。

  销售费用大于研发费用

  根据现金流量表显示,由于2019年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3.46亿元,导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总体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出0.4亿元。

  本期货币资金余额为1.97亿元,2017年和2018年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71亿元、2.34亿元。目前短期借款1.3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09亿元,偿债压力较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费用结构方面,销售费用支出远大于研发费用支出。2019年度销售费用总计0.96亿元,研发费用总计0.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6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