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大湾区区块链指数再次“击穿”底部,艰难修复行业信心

4月7日,由深圳金融科技协会下设的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指导,中央财经大学共识经济学课题组和互链脉搏联合编制的3月大湾区区块链指数(Bay Blockchain Index, BBI)发布,指数值为22.1,相较上月的28.4继续下降,跌幅达22%。

可以看到,3月份BBI指数再次“击穿”底部,但与2月份下跌原因不同的是,下跌是由于全球疫情风险加速扩散、快速聚集,导致全球经济面临重大衰退风险,全球均面临着巨大的通缩压力,引发区块链行业动荡,而2月份下跌则是因为国内疫情影响复工。

值得关注的是,3月研发投入、员工数目、业务收入和业务活动预期四个分项指标维持了增长趋势。尽管由于全球疫情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未来经济衰退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但是长期来看,疫情将加速发挥区块链在去中心化的优势。面对冲击,本次中国区块链企业仍然在努力修复信心,并提前进入修复阶段。

自2019年3月份以来,BBI指数行业景气指标多次准确预测了区块链行业的波动。目前指数涵盖了大湾区主流的区块链项目和从业人员。

大湾区区块链指数是中国区块链经理人指数的特色指数之一,每月5日发布一次(遇节假日顺延),从数百个区块链高级经理人库中进行随机抽样。用来反映粤港澳地区区块链企业的发展情况,按照月度进行更新。

中国区块链指数体系包括9个核心问题,系列指数包括2个核心指数,1个扩散指数,1个特色指数以及9个细分指标。核心指数包括区块链经理人指数(Blockchain Manager Index,BMI)和共识分歧指数(Consensus Differences Index, CDI)。BMI用于反映整个行业的扩张或收缩预期,高于50表明行业正在扩张,反之则表明行业呈收缩态势。CDI指数用于反映BMI指数的稳定性,即区块链行业的不同类型从业者之间对于行业发展的共识差异。扩散指数包括数字资产价值指数(Digital-asset Value Index, DVI),用来反映区块链行业业务扩张趋势和数字资产价值的波动情况。

问卷涵盖用户数、资产价值、融资环境、新客户、研发投入、员工数目、业务收入、业绩完成、业务活动预期等维度。

【撰文】徐峰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