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吹哨”成功“破冰”來看昆明這條街巷裡的民生溫度

掌上春城訊“路面平整了,也不滲水了,愁了好久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我們老百姓看著就打心眼裡覺得高興……”看著家門口改造一新的道路,景虹街的居民喜笑顏開。

4月2日,景虹街路面滲水整治工作宣告完工,正式還路於民。這也標誌著全市“縣區吹哨、市級部門報到”的“第一哨”圓滿收官。

在居民看不見的路面數米之下,所有管網得到了重新規劃和鋪設。3個多月的時間裡,更有幾十個市、區職能部門通力協作,讓以往“久治不愈”的景虹街煥然一新。

一條不到200米的道路,為何這番“大費周章”?“第一哨”的背後,又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景虹街道路的改造,是對昆明市‘黨建引領、縣區吹哨、市級部門報到’網格化綜合監督體系建設可行性的驗證,也為其他縣(市)區提供了一個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破冰”行動

過去一年來,“吹哨報到”的“哨聲”在昆明各地此起彼伏。基層吹響民生“哨聲”,各職能部門“聞哨而動”,切實推動了一大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這項源自首都的新興機制,也被視為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和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的有效路徑。

然而,隨著改革的進程,城市管理工作面臨的群眾訴求多元、治理主體多元、治理方式單一、管控合力不足、聯動機制缺失等深層次矛盾問題越發暴露出來,如何破解中間存在的“腸梗阻”,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基層治理新格局,也對“吹哨報到”體制機制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景虹街的問題也是源自於此。其毗鄰翠湖,周邊居民小區眾多,地下管網複雜,路面年久失修。每到下雨天時,路面滲水嚴重,附近的居民只能掩鼻跋涉而過。

“我們不是沒有整治過,但路面下有很多管網,對縣區一級來說是無法處置的,我們只能鋪上一層瀝青,過段時間,水又冒出來了,市民的反映和投訴電話也跟著來了……”景虹街屬地的華山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這樣的“層層加蓋”,始終是“治標不治本”,需要調動更多的資源參與整治。

2019年12月18日,昆明市“黨建引領、縣區吹哨、部門報到” 工作機制展示會暨五華區景虹街路面滲水整治工作統籌協調會在昆明市網格化綜合監督指揮中心五華分中心舉行。景虹街案件被研判為“需要市級部門參與處置的事項”,被市委組織部和市網格化監督指揮中心列為市級“重點哨”流轉處置。

不大的會議室裡,擠滿了幾十家市、區級職能部門負責人。各項工作流程的演示和講解,不僅是對各縣(市)區一次“手把手”的教學,更意味著全市“黨建引領、縣區吹哨、市級部門報到”的“第一哨”正式吹響。

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在會上強調,這是昆明市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一次“破冰”行動。各縣(市)區和相關部門要把握問題本質,抓住核心關鍵,加大督促問效力度,對“吹哨報到”全流程跟蹤督辦,切實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通過有效發揮“第一哨”的示範效應,推動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品牌。

市紀委監委、市委目督辦從監督考核、督辦問效的角度,對“吹哨報到”工作提出了要求。各部門也從自身職能出發,分別成立了工程治理組、交通秩序保障組和市容環境提升組等5個工作組,在2020年元旦正式開工。

多部門通力合作解決民生難題

實際上,在道路整治動工之前,相關的工作早已陸續開展。2019年12月31日,華山街道辦事處聯合市排水公司、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隊等職能部門召開景虹街路面滲水整治工作民情懇談會,聽取了轄區居民、商戶和公共戶單位代表對整治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施工時間儘量不要超過晚上11點”“施工垃圾要及時清走……”在蒐集意見的同時,相關職能部門也就整改規劃、時間以及交通疏導、施工擋板等工作進行了介紹,並就具體分工開展了動員。

然而,整治計劃在道路開挖第一天就出現了變數:施工人員發現,原本規劃的地下排水管道安裝線路與煤氣管道存在交叉衝突,雲南人才市場的化糞池也有嚴重的洩漏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施工安全。

整治規劃的更改,也就意味著預算的增加。在此期間,華山街道與各職能部門多次召開現場協調會,最終決定由崑崙燃氣昆明分公司增加預算,重新改遷燃氣管道,市排水公司對地下管道和化糞池進行修復。

原定於春節完成的整治工作,又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施工方組織人員施工存在困難、部分工廠生產的混凝土等原材料無法在預定時間內提供。”華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最終在2月25日恢復施工,直至3月中旬才完成了排水管道鋪設工作。

施工期間,市交警支隊負責道路保障,對周邊道路及車輛實行管控;市國資委做好施工場地維護,對附近的20餘個停車位暫停使用;市城管局、市住建局也對該工程的相關手續進行審批、跟進和業務指導……各“報到”部門發揮組織優勢,找準“哨源”,確保施工安全、有序進行。

主體工程完工後,五華區城市管理局負責對施工路段進行整體恢復、瀝青罩面和景觀提升工作,並提前協調市路燈管理處對影響車輛通行的路燈設施進行遷移,消除道路上的安全隱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則對工程施工、工程成效進行驗收,確保工程實效。按照《昆明市市級層面吹哨報到事項分類和處置標準》,昆明市網格化監督指揮中心成立考評驗收組,對整個“哨件”辦結工作進行考核評價。

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品牌

4月2日,是景虹街路面滲水整治工程“交卷”的日子。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寬敞明亮、交通順暢,兌現了還景虹街居民平坦、乾淨的承諾。

“以前路面滲水,下雨天還會聞到臭味,出行很不方便,小修小改了幾次也沒有解決。現在好了,家門口的煩心事終於解決了。”市民謝文瓊居住在景虹街9號已有20多年,對於此次整治,她表示很滿意。

“路面滲水是個老問題了,尤其是我們店位於坡底,一到雨天門口就會積水,下水道一滿水就溢出,味道也挺大的,居民就很少從這裡經過。現在道路換了‘新顏’,來往的人明顯比以前多了。”景虹街的商戶也稱讚不已。

“景虹街路面滲水這個‘久治不愈’的問題雖然小,但是卻關乎周邊百姓的出行安全、生活環境,這一問題的解決,意味著屬地‘能夠發現問題但沒法解決問題’的窘境可以依靠‘黨建引領、吹哨報到’的模式破除。”華山街道負責人說,街道也將秉承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就在社區的基本原則,沿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子走下去,真正找準“哨源”,切實解決群眾最關注最急迫的實際困難。

“景虹街的整治只是一個開始。”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初步建立起“社區吹哨、街道部門報到”“街道吹哨、縣區部門報到”“縣區吹哨、市級部門報到”三級“吹哨報到”工作體系的基礎上,今年,昆明市將根據“吹哨報到”系統平臺建設技術標準和規範,重點推進“吹哨報到”綜合指揮系統建設,全面打通市、縣(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吹哨報到”綜合指揮系統,依託四級“吹哨報到”綜合指揮系統,作為全市統一綜合協調、指揮調度的樞紐,負責對“黨建引領、吹哨報到”事項的全流程受理、調度、處置、反饋、監督,並開展督查考評。

一方面按照“一哨一考核”的要求,由市委組織部和市網格化監督指揮中心通過吹哨報到綜合指揮系統,對各縣(市)區“吹哨報到”工作機制建設運行情況和“哨件”辦理情況進行考核;另一方面,由發起吹哨的各縣(市)區對市級部門的報到情況和“哨件”辦理情況進行雙向考核。同時,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考核、各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年度黨建目標考核和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的重要內容。

“民生無小事。”此次“吹哨報到”,樹立了“好事辦在群眾開口之前”的鮮明導向,是民有所呼、必有所應的生動實踐,也是昆明市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一次“破冰”行動、一個成功案例,必將對全市其他縣區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推動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品牌。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恩國 陳燕

編審:周曉雪

終審: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