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追寻梦想,就是要为我们的荒唐骄傲

观看《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什么让我们记住主人公,佛莱德·摩克瑞这个人?

不仅仅是他的音乐才华。

皇后乐队的这位灵魂人物,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一个又一个打破常规的举动。

他不满意自己原来的名字,于是给自己另取了一个名字

尝试穿女装,并且从此爱上了穿女装;

首次跟几个乐队成员见面,他就毛遂自荐让自己当主唱

在经纪公司很不看好音乐剧的情况下,他尝试用音乐剧创造出一种新的曲风

他坚持将一首6分钟长度的歌作为新专辑的主推歌曲,

哪怕这样做很可能会影响专辑销量

结婚很久以后,他意识到自己是双性恋,于是诚实地向妻子出柜

将男朋友带回家,介绍给自己非常保守的父亲

背叛乐队,单飞

单飞之后他意志消沉,未做出新的成绩,于是坦然向乐队其他成员认错,希望能被重新接纳

如果要给这样一个人加上一个标签,哪一个词是最合适的?

用摩克瑞自己的话来说,是“荒唐”

他曾经告诉自己的妻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荒唐

而他的音乐,同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唱给所有那些感觉自己被世界所排挤的人听的。

这位音乐家很清楚,在别人眼里,尤其是在父亲心目中,他一直就是一个荒唐的人。

父亲始终用三个词教导他:善言,善思,善行。

然而,他并不想遵从父亲的教导,他只想依照自己的意愿。

这种对抗,给他的生活带去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错误的存在。

而他之所以歌唱,就是要去肯定自己的这种荒唐。

他自己交给自己的任务,是要让所有那些自觉荒唐的人,勇敢地去继续荒唐。

摩克瑞试图告诉听众的是,没有人能决定我们的对错,我们的每一种选择,都是对的。

如果你也喜欢穿女装,那就快快乐乐地去穿,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自己首先要肯定自己。

实际上,一个有梦想的人,在这个梦想实现之前,别人通常都会认为这个梦想是荒唐的。

你想像马云一样成为商业巨子,别人认为,荒唐;

你想当一位电影明星,别人认为,荒唐;

你想从事艺术创作,别人认为,荒唐;

乃至,你想到一个有海的城市看海,别人也会认为,荒唐。

在这个完全被功利性、务实性思维统治的世界上,我们的很多愿望,都成了非分之想。

那些占据着主流位置的价值观,对我们的最大伤害,就是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力。

它导致我们什么也不敢去想,什么也不敢去做。

只要我们尝试去迎合主流,我们就势必会丧失自己。

那么,是否可以说,荒唐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穿女装,是否是摩克瑞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

这恰恰是对荒唐的最大误解。

荒唐并不是一个手段,它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也并不会帮助我们实现什么目的。

它实际上只告诉我们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要肯定自身的意愿,我们要为我们自己而活。

我们活着,只要始终是依照自己的意愿那样活着,这就足够了。

梦想实不实现,并不重要。

不过,反过来,如果我们总是违背自身意愿,总是想方设法避免荒唐,那梦想一定不会实现。

压制意愿使我们无法行动。

同时,一个以压抑自己、违背自己为代价的梦想,很难说是否还称得上是梦想。

一定有人会问,该怎么解释摩克瑞在音乐生涯后半程的背叛与回归?

如果背叛是一种荒唐,那么回归岂不是一种投降?

如果回归是正确的,那么背叛岂不是摩克瑞生命中的一个污点?

其实,我们不能将这两次行为分开进行衡量,去判断它们是对是错。

这两次行为是一体的,它们共同体现着摩克瑞的荒唐生命观。

肯定荒唐本身就意味着,一件事情是对是错,我们一定要亲自去试。

有人告诉摩克瑞,单飞会让他获得更大的个人成就和商业回报。

也有人告诉他,乐队成员是他的家人,一个人不可以背叛自己的家人。

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不亲自去试试,永远也不会知道哪一个选择是对的。

这里与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质无关,对于摩克瑞唯一重要的,是哪一个选择更合乎自己的心性。

做荒唐事,本身就以自私为前提,只不过,这里的自私,并不单单指向利益回报。

它主要指的是要做我们想做、愿做的事,要做合乎我们自己心性的事。

摩克瑞去进行了尝试,发现单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他发现,相比于个人的野心,朋友间的温暖和默契同样重要。

独自一个人令他失落,有了朋友间的志同道合,他的生命力才会再次旺盛起来。

因此他才选择回来,选择向乐队成员低头认错,因为这才是他真正想做的。

从荒唐的视角去看,一个依照自身意愿活的人,生命中根本就没有污点一说。

他的每一次选择,都由自己亲身去试,每一次行动,都是自己想要去做的。

所以,即使某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次反悔,实际上也是一次前进。

荒唐的人早已被污泥所包裹,所以根本就不会再被什么东西染脏。

真正的污点,发生在他们放弃自己的生命意愿,放弃荒唐,试图回归所谓“正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