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向深渊从旁若无人开始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会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的坐椅颤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上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如果下决心寻找源头,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撑上,绷足了劲,利用腿筋的弹性,很优游地那里抖动。 如果这拘挛性的动作是由于羊角风一类的病症发作,我们要原谅他,但是不像,他嘴里并不吐白沫。看样子也不像是 神经衰弱,他的动作是能收能放地。若说他是有意使前后左右两排座客不得安生,却也不然。全是陌生无仇无恨。我们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看,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意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别人, 这便是他旁若无人的态度。

旁若无人的精神表现在日常行为上不只这一点,例如欠伸,原是常事,但是在稠人广众之中,张开血盆巨口,作吃人状,把口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极,那样子就不免吓人。有人打哈气还带音乐的,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

这些旁若无人的表演还算是偶然事件,经常令人困扰的乃是高声谈话。在喊救命的时候,声音当然不嫌其大,但是大多数人似乎还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长一个扩音器。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以动物而论,狮吼,狼嗥,虎啸,驴叫,犬吠。。。。。。。声音都不算小,都不会像人似的有时候低声说话。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说话愈不以声音大见长。我们以农立国,乡间地旷人稀,畎亩阡陌之间,低声说一句‘早安’是不济事的,必得扯长了脖子喊一声你吃过饭了?可怪的是,在人烟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咙还是不能缩小。

叔本华有一段寓言,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开始互相伤害,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他们聚在一起,最后,经过几番聚散,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样的,群居的需要使得人形的豪猪聚在一起,只是他们本性中的刺毛使得彼此厌恶。他们最后发现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个距离,便是那一套礼貌。

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只是希望人形的豪猪时常提醒自己。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伸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