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呂梁山和馬陵山哪個好?

海燕子2018


馬陵山發脈泰嶽,綿亙數百里,號稱“八百里馬陵”。戰國中期,齊、魏馬陵之戰孫臏勝龐涓於此,馬陵之戰由南至北,歷經整個馬陵山區。馬陵山風景名勝區共分為三大景區。三仙洞景區為核心景區,精華所在。黃巢湖景區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動為特色。花廳景區以“花廳古文化遺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為主要內容,具有科普遊覽功能。山上常年松柏蒼翠,四季花開,有蘇北大平原上難得一見的山水風光、宜人的氣候、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

馬陵山地形平險相間.滿山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為"淮北勝概","形勝之美稱於江淮"。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寫下了"鍾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幾分"的詩句,形象地讚美了馬陵山的瑰美。清代大才子、乾隆皇帝的文學侍從紀曉嵐在《紅花埠》一詩中寫道:“人言從此去,山水漸清柔。

呂梁山是我國黃土高原上的一條重要山脈,它是黃河中游黃河干流與支流汾河的分水嶺,位於山西西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整個地形成穹隆狀,中間一線突起,兩側逐漸降低。這條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宛如一條脊樑,延綿400多公里,縱貫三晉西部,由北而南包括管涔山、蘆芽山、雲中山、關帝山、紫荊山、龍門山,其主峰在關帝山。1971年,呂梁山腹地13縣建區,因呂梁山貫穿全境200多公里,故名為:呂梁地區,現已成為呂梁市。

  呂梁山脈的地質構造為呂梁背斜褶皺斷塊山地。向北伸為兩支,近東北方向為管涔山和蘆芽山,其東面為雲中山,東至雁門關與五臺山相接。中段為關帝山,主峰位於太原西方,海拔2831米,又名南陽山。南段為火焰山、龍門山,端點為黃河東岸的禹門口。呂梁山脈西坡有厚層的黃土堆積,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中游重點產沙區之一。山脈東翼為斷層構造,山勢陡峻,俯瞰汾河地塹中的忻州、太原、臨汾盆地。山脈中高峰海拔多在2500米以上,對區域氣候有明顯的作用。

 

 呂梁山東側的水熱條件相對優越,發源有汾河的幹流和部分支流,是汾河的主要水源區。歷史時期山區森林茂盛,植被類型多樣。山脈的地理緯度地帶性特徵明顯,以蘆芽山為代表的北段分佈有寒溫帶針葉林,中段關帝山為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南段的五鹿山為暖溫帶闊葉林。其中蘆芽山自然保護區是山西省動植物及生態系統完整的生物生態系統綜合保護區,該區於1980年在五寨縣境內建立,面積2.15萬公頃。保護區內分佈有灌叢草原、常綠針葉林、亞高山草甸等多種植被類型。優勢樹種為華北落葉松和雲杉。保護區內還棲息著多種食草、食肉類動物,其中以褐色雞最為珍貴。蘆芽山海拔2739米,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怪石嶙峋,形似蘆芽,故名。它又是山西省的著名風景區。呂梁山南部、位於吉縣的黃河壺口瀑布是著名的勝景。

 

 呂梁山東南麓的臨汾盆地是中國遠古文明發源地之一。以後的人類活動也創造出輝煌的文明。現呂梁山區保存有偏關、寧武關、晉祠、天龍山石窟、玄中寺、則天廟、東嶽廟、鄉寧千佛洞、山神峪千佛洞、于成龍紀念館、北武當山、孟門南山寺、蛟龍壁等文物古蹟,在汾陽市有汾酒、竹葉青酒等地方名產。


河北小冀


很高興為你解答,肯定是馬陵山好了,徐州馬陵山要比徐州呂梁山好很多,馬陵山環境美的很,有山有水有樹林,綠水青山,馬陵山為江蘇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呂梁山根本排不上等級,馬陵山總面積約280平方公里,保護面積56平方公里,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黃花菜頂組成,最高處五華頂海拔91.8米,有花廳黃巢湖,三仙洞和大龍溝四大景區。馬陵山又稱馬嶺山,馬連山,公元前341年,齊魏馬陵之戰孫臏勝龐涓於此,因戰馬相連故得名。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了“鍾吾漫道才拳石!所以馬陵山非常有名氣的,你就直接來馬陵山旅遊就可以了,其它沒有名氣的景區就沒有必要去了。






杜哥去旅行


大家好,我是東東,我來分析一下

呂梁山風景區主要範圍在“聖人窩自然保護區”中,東西約40公里,南北約10公里,面積149.3平方公里,包括徐莊、伊莊、張集、房村四鎮部分地區。區內群峰林立,低山丘陵共173座,山林資源豐富,植被類型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9.5%,空氣清新。區內湖泊眾多,包括崔賀莊水庫、倪園水庫、聖人窩水庫等,沿故黃河兩岸分佈七座大小水庫。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共有各種動物20餘科近250餘種,各種植物100餘科近500餘種。區內歷史文化悠久,古蹟眾多,有古廟、遺址、古碑刻等。另外,區內還有豐富的“呂梁奇石”資源,因其渾厚蒼勁、氣勢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者的追捧。

  該區擁有多處旅遊景點,尤以十大景點聞名遐邇,即茫茫林海、古廟遺址、天然溶洞、鰲臥沙丘、峰山觀洪、呂梁山烈士亭、鳳冠山古碑刻、呂梁奇石、平湖盪舟、南山桃園。

  1、茫茫林海:該區峰巒起伏,林相整齊,側柏林、針闊混交林加之較多的天然樹種和野生灌木花草形成一個天然花園。登高遠眺,林海茫茫一望無際,松濤呼嘯,極為壯觀。

  2、古廟遺址:南宋期間,這裡的廟宇自成體系,煙火鼎盛,以洞山白雲亭為主體。山前有南天門,山後有後山廟,左右亦有配套建築,“看山跑死馬,三天吃完一場米”的傳說,證實了廟宇之大、僧人之多。至今尚存古廟遺址和上山的步道及一段靠山碑等遺物。

  3、天然溶洞:洞山因此洞而得名,該洞開發於唐代。到清末,還有許多遊人來此遊覽。因年久失修,洞門已被封閉。此洞分為上、中、下三層。下層有地下河,終年流滴不息,七十年代解放軍某部來此修築防空洞,施工中挖到其洞,使周圍百姓又一次目睹了洞內奇觀。

  4、鰲臥沙丘:該區聖人窩腹地有一眼和尚泉,終年長流不息,形成一條小溪。溪旁土丘上臥著一塊鰲形巨石,酷似鰲魚,此地又稱鰲蓋。傳說東海一隻金鰲來白雲寺朝拜,因貪覽此壯麗景觀,甘願化作巨石一塊。

  5、峰山觀洪:春秋時期,孔子曾駐足呂梁洪邊,目睹“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壯觀景象,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千古名句。站在山頂,舉目遠眺,美不勝舉。

  6、呂梁山烈士亭:在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中,這裡曾是重要的戰場,軍民一道殲滅敵匪軍,解放後銅山縣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呂梁山烈士亭,以紀念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此亭坐落於呂梁山巔,背靠群山面向故黃河,風景秀麗,遊人不斷。

  7、鳳冠山古碑刻:山上至今還存有著名書法家文徵明書寫的“疏鑿呂梁洪記”碑和岳飛的“送紫砦張先生伐”詩碑。

  8、呂梁奇石:主產伊莊鎮白樓村一帶山區,早在《禹貢》中、就有徐州上貢“泗濱浮馨”的記錄,另據《枸櫞扁》載“泗水之濱多美石”,由於受自然風化,形成不規則而排列有序的豎形洞穴,少則一二層,多則七八層,顏色如燒香黃土般,也有象形、泗濱浮馨,方解,殷紅,白紋等品種,呂梁石因其渾厚蒼勁,氣勢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的追捧,目前呂梁石已打入國際市場,成為一些奇石收藏家的珍品。

  9、平湖盪舟:崔賀莊水庫是一個人工湖,面積11000畝,兩旁群山擁抱,一面與故黃河道相連,是故黃河道上的一顆明珠,湖面綠水如鏡,倒映著兩旁的青山,駕一葉小舟漂盪於湖面更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10、南山桃園:此區野生果木繁多,加上近年來,拓植水蜜桃園、杏園、李子園。每到春季,桃花盛開於綠樹林間,使茫茫林海顯得色調鮮明活潑。

司吾清曉   在馬陵山風景區峰山公園南二公里處,屬地貌景觀,因清晨的曙輝早早光臨此處而得名。系明清時期宿遷八景之一。明代詩人徐維超、何九州分別作有《司吾清曉》記入史料。現有司吾清曉樓,供遊人小憩。   峰山公園   一九五八年建,陳毅元帥欣然為之題字:峰山公園 宿東青年躍進林。   一九八七年五月,原宿北大戰司令部參謀長陳士榘偕夫人故地重遊,看了這裡的變化後作詩一首:一別四十載,滿目天地新,揮戈魚得水,新沂人更新。 三仙洞   因傳洞的石壁中有蟹、蛇、蛤蟆聚居而得名,是馬陵山風景區的精華之一。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於康熙九年,遊馬陵山三仙洞,作《三仙》收入《聊齋志異》。   三仙湖  峰山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風景秀麗,湖邊花木叢生,異石林立,水波盪漾,是遊人賞景划船的好去處。   七真巖洞   在三仙洞左側,洞中鐫有七真人像,且洞中有珍珠泉與七真為伴,泉水迸濺如珠,長年不歇,更增加了七真巖洞的神秘。   龍泉夜雨   因山泉流之不絕,夜臨之後萬物籟靜時,聽之好似淅瀝雨聲,別有一番情趣,系古時宿遷八景之一。明朝詩人徐維超、何九洲、吳 隱等作詩讚美。   觀音殿  在峰山公園內。原名龍泉寺,建於1314年,毀於日偽時期,解放後重建。

馬陵山,古人也稱為陵山、馬嶺山,地處蘇北魯南,經郯城縣、東海縣、新沂市,南止於宿遷境內的駱馬湖邊,整個山體連綿起伏,長達百餘公里,馬陵山主要隆突的山體位於山東省郯城縣境內,最高山峰海拔 184.2米;新沂市境內的馬陵山主峰為91.8米。  

宿北大戰紀念碑亭

1995年為紀念宿北大戰而建,碑文由張震將軍所書。1946年12月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設在三仙洞內。此戰役殲敵2萬1千人,對扭轉戰局,為全國解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者:陳毅司令員,粟裕、張雲逸副司令員,陳士榘參謀長,唐亮政治部主任。宿北大戰告捷後陳毅司令員賦詩一首:敵到運河區,聚殲夫何疑?試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老虎窩   是風景區的一個景點,老虎窩谷深澗幽,泉水清澈。相傳遠古時期馬陵山上有大象、老虎等動物出沒。在沭河灘發現距今10萬年前的象牙化石,也許能證實這一點。   禪堂寺  位於五華頂西麓,建於明成化十年,重修於明萬曆四十七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地勢優靜,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在江蘇的佛教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素有“南京到北京,禪堂半邊僧”之說。   黃巢關   距五華頂北兩公里處,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轉戰馬陵山時所設的關口。   仙人洞  也叫清涼洞。全長800餘米,洞中有水井、觀音閣。   大龍溝   五華頂北側。這裡溝深澗曲,瀑布跌宕。   落錢汪   據說300年前外地一和尚來到龍泉庵(五花頂東側),與主持相處融洽,登五華頂閒遊時,該僧意欲在此建廟以宏揚佛法,主持欣然允諾,甘願奉贈,和尚不受,堅持價購,哪怕一文。主持即允一文錢將此山買斷,接錢後隨手丟入山邊池塘,後人稱此汪為落錢汪。

望山望海樓

  孔望山上有一座高大的石峰,其石峰巨石錯疊,形如石樓。據傳孔子周遊列國出訪郯國時,曾與郯國國君郯子到此登樓望海觀看日出,後稱之為孔望山望海樓。   歷代詩人前往遊覽均有詩文載入史志。清乾隆年間太戊辰科進士王恆到此遊覽,賦《海樓雲影》一首:山峰削壁壁成樓,樓勢穿雲最上頭。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煙明九點乾坤靜,翠挹三山曉夜浮。似為餮霞凌絕頂,乘風疑是在瀛州。

馬陵道古戰場

  馬陵道古戰場  公元前341年春秋戰國時期魏齊馬陵之戰古戰場。1992年在臨沂召開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研討會,使魏齊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之說,在史學界取得共識。馬陵道南起孫家塘,北到九道灣,全程達40餘公里。   馬陵道分山頂道、山澗道、河谷道,道旁與馬陵之戰有關的地名、村名很多。如:馬場,相傳是餵養戰馬的地方;古寨,為駐紮軍隊的地方。在這裡曾出土許多戰國時期的兵器,有銅戈、銅矛、銅劍、銅簇等。在當地有關魏齊馬陵之戰,孫臏和龐涓打仗的傳說故事流傳很廣。

馬陵山生態農莊

  馬陵山生態農莊,地處馬陵山麓。佔地2000畝,中心園區300畝。2000年初春,當年栽植鮮食棗30萬株主產鮮食大棗,棗品種達35種之多(如大雪棗、沾化冬棗、貢棗、大梨棗、伏脆蜜棗、大白玲棗、長紅棗、贊皇大棗、泗洪大棗、金芒果棗、胎裡紅棗、茶壺棗、磨盤棗、辣椒棗、龍拐棗、油頭棗、巨王棗等)。   當家生產品種有:大雪棗、伏脆蜜棗、大白玲棗、貢棗、梨棗等。年產量在200萬斤左右(2004年產量),以後十年內總產量年增長幅度在20%左右。   園區按生態園設計,嚴格執行無公害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禁止使用有害農藥,限量使用生物農藥,全部施用有機肥(雞糞、豬糞、綠肥)。保證生產的產品屬綠色產品,絕對不含 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園區還養有野兔、鵝、草雞、魚、龍蝦,已成為連雲港旅遊景點--西部農業休閒觀光區。馬陵山生態農莊實乃地上仙境,現有詩為證曰:   山地地處馬陵山麓,千畝棗園依山傍水;野兔、山雞悠哉樹下;金魚銀鯽戲波水中。垂釣射獵,賞花嘗果,泛舟斗酒,品蜜亭中。   棗酒野味君忘蜀,鬧市哪如農家情。碌碌人生能幾何,迴歸自然做仙生。愁雲煩絲皆忘卻,藍天碧水盡豪情。   馬陵山景區交通指南:   新沂馬陵山景區地址: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馬陵山鎮

新沂馬陵山景區自駕車路線

  徐州到新沂馬陵山景區自駕車路線:   高速公路:從徐州東店子上轉連徐(連雲港方向)到新沂南下就看見指路牌了   國道:從徐州向東----邳州----新沂-----到新沂南下就看見指路牌   兩條線我都跑過,建議走國道,來回只要四十元過路費,如果走高速要一百元。   國道比高速還省路省時間。

新沂馬陵山景區乘車路線

  馬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新沂市市區約10公里處,可乘1路、2路公交車直接抵達景區,每隔6分鐘有2班公交車經過,交通快捷、方便。   備註:   1路:汽車站、火車站、大廣場、中醫院、市一中、鍾吾商場、唐店、王莊、馬陵山、小湖、新店。   2路:汽車站、火車站、大廣場、中醫院、市一中、鍾吾商場、唐店、王莊、馬陵山、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