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侨令下,召回美籍公民,陈冲的镇定自若“玩的”游刃有余

近日,随着美国政府的一纸撤侨令,让那些美籍华人的明星们,心态却变得复杂起来!

近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代表美国政府宣布:

希望全体美国海外公民立即回到美国,如果再不回去的话,后果自负。

“国籍风波”似乎愈演愈烈?

美国现在的疫情已然成为全世界第一,已经突破40万。

可如果回美国的话就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

这个时候,美籍华人的明星们,心态变得复杂起来。

唯有一个人,却依旧镇定自若。

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她就是美籍女演员陈冲。

01

美国疫情之后,陈冲的日记开始走红,她忧心中透着镇定自若。

从个人、女儿和家庭中以小窥大,剖析自然、人类、宇宙和生死,文字很惊艳思维很开阔,让人惊叹。

她写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上星期三我丈夫从旧金山飞去凤凰城打高尔夫球,那是他几个月前就跟几个好友约好的事。

走之前我试探了一下说,你还去吗?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开始严重了,他自信的笑笑说,

不要参与到人群恐慌里去,我会小心,没事的。

我送他和一位朋友去机场,塞给他一包消毒纸巾。

那时大女儿就读的哈弗大学已经决定改网上课堂,她正在紧张的理行李。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突然的结束了,我们曾经那么期待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她写道:今天街上,行人开始互相绕开,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但是很少见戴口罩的。

家附近的图书馆关闭了,到期了的书本被人们放在图书馆外的墙根。

一天前还开着的室外健身区也关闭了,但草坪上锻炼的人们依旧。

眼前明亮的春日下,很难想象美国确诊人数已经是全世界最高。

这个国家正在面临一场历史性的危机。

是不是这一代美国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苦难,因而幼稚无知?

亦或是乐见主义精神本来就是这个文化的决定性基因?

温暖的阳光,自由的空气,海湾,树木,草地小鸟和花朵,召唤我的身心。

让我觉得活着真好。

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会征服这个新冠病毒。

也有可能,它将永远存在于自然和人类之中,时不时地向我们发起突袭。

其实,任何一种生物的出现-人类在内-对于千变万化的自然而言,都只是短暂的插曲。

我们怎样才能以最精彩最美丽的姿态,将馈赠给我们的这份生命完成,而不虚此行?

Camus像一个先知那样暗示给我们,“瘟疫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体内,没有人可以免疫。”

人类随时可能因病毒、事故或者一个同胞的行为而灭绝。

死亡是永恒的,然而认识到这一切荒谬不应导致我们绝望。

而应激起我们内心悲剧性的救赎感,让我们变得慈悲,不去对别人做道德判断。

而是为生存本身感到喜悦和感激。

门铃响了,是快递,上海友人寄的口罩终于到了。

这包口罩,从上海到纽约,从纽约到洛杉矶,有从洛杉矶到北加州的奥克兰。

然后过湾桥到了旧金山。

今天可以戴口罩出去散步了,外面蔚蓝的天空在召唤着我。

我从家里往海湾走的一路上,人们仍然不戴口罩。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让人们毫无防备的愿望,只愿融化在此刻此景。

快六点钟了,海湾里冲浪的人们还舍不得上岸,他们看上去像是在浪里放风筝。

又像是被风筝带着在滑翔,那么飘逸,那么自由。

到了周六,新闻里开始看到疫情开始有些失控了。

超市的货架也开始空了。

大女儿决定跟男友一起飞去他家呆着,小女儿给我发了很多条焦虑的信息。

说为什么她的学校还没有停课。

我安慰她说,学校在紧密观察,会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只要不停课,她还是应该去上课。

天下起倾盆大雨,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一切被笼罩在灰蒙蒙死亡阴郁里。

我在中美的新闻和社交网络里,开始看到两国外交上的争端。

和各种极端无知的谣言,网络里传播的文化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具有危害性和杀伤性。

人群被煽动,理智的声音往往被偏激的情绪所淹没。

我生活在中美之间,在大洋两岸都有亲朋好友,每次读到这种不幸的文字,都很难过。

病毒是全人类的天敌,从猿到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和微生物共存。

而不管在哪个时代,在地球上哪个角落,每一个人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

哪一个死亡不令人悲痛欲绝?

眼下正是人类应该团结起来,集中不同的优势与病毒搏斗的时刻。

上苍在考验我们的同时,也从给了我们机会。

星期天一醒来,我马上查看疫情,形势的确越来越严峻。

小女儿学校的校长发来的email说,虽然上星期一直在跟师生演习网上授课。

但是眼下还没有决定停课。

大女儿给我发信息说,你不要再让Audrey去学校上课了,你疯了吗?

这个星期正是感染了的人还没有明显症状,却是疯狂传播的时候。

我说,夏威夷只有5、6例确诊,学校还在决定的过程中。

我们再等等吧,她急了,几秒钟给我发了一连串的信息,劈头盖脸把我说了一通。

就在这时,一位在政府工作的朋友说政府正在考虑全美禁飞的政策。

我开始着急了,本来Audrey是3月20日春假飞回家。

如果禁飞,她回不了家了。我决定给她改票,让她立即回来。

星期一,加州政府通知全州隔离,关闭一切非必要的生意。

丈夫一早回医院上班,医院已经取消所有非紧急病人的约诊。

院方建议他在从外州飞回来后在家休息两周。

晚上我们去机场接Audrey,看到她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很薄的口罩。

戴在脸上,美国政府传染病防御中心的建议是,病毒不是空气传播,而是飞沫传染。

病人和医护人员应该戴口罩,但是健康人戴口罩没有什么用。

回家路上,Audrey想到家附近的一家小便利店去买些东西。

我也正好买牛奶,晚上10点,商店里没什么人,但是冷藏柜里已经没有牛奶。

买到牛奶回家后,我开始煮麦片,炉头开着小火,手轻轻搅拌。

天亮了,窗外的梧桐树满是嫩绿的新叶,有几个邻居在街上遛狗。

花园里的柠檬树今年开了密密麻麻的花。枝头沉甸甸地挂着鲜黄的柠檬。

蜜蜂和蜂鸟在树上周旋,一片花香鸟语,自然将季节的礼物呈现给我。

提醒我,我和周围所有的生命都是原子,都是星辰。

唯一不同的是,我有意识,我有复杂的思维。世界像凶猛的洪水一样往前冲。

我们变得手忙脚乱,无暇思考,无暇面对自己。

我们总是争分夺秒地把一切半生不熟的想法发表到网上,或者变成商品。

难道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偏见或者商品吗?

新冠病毒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磨难和死亡,逼迫我们按下暂停键。

幸存下来的人们,怎样才能从中懂得人的价值,培养高尚的头脑和宽容的心?

也许这场疫情的寒冬之后,人类觉醒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终将到来。

从文字看出中,这确实符合陈冲的性格。

忧心中透漏着镇定自若,悠然自得。

这要源于陈冲的性格,因为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02

陈冲,出生在上海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家庭。

她的姥姥,爸爸,妈妈也都是医学工作者,一家高级知识分子。

陈冲在家庭环境下的熏陶,从小爱读书,会英语,也会朗诵,曾经还登上过谢晋的《青春》。

可是这样的家庭却没有给陈冲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

妈妈常常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她,只剩她和哥哥相依为命。

也就是因为这样,陈冲从小就带着一种不服输的劲。

因为陈冲多才多艺,15岁她涉足娱乐圈当起了演员。

18岁的她就一举拿下了金鸡奖影后的桂冠,也就是这时被大家所熟识的“小花”问世!

这个奖项让“小花”红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这样的荣誉却没有绑住陈冲,她一心想要赴美留学,闯荡好莱坞。

对于那种辉煌,她从来没有信任过 …

在她的世界观里,没有付出就得到的东西,肯定靠不住。

陈冲从不会觉得自己会变成穷光蛋,可事实上。

到美国后,陈冲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她要交房租,养活自己。

陈冲因为没钱,陈冲端过盘子,当过保姆,做过图书管理员,也刷过马桶。

然而最让她忍受不了的就是:

在纽约一家餐厅打工的她被老板认出了中国演员演过“小花”

逢人便说“这是中国最红的演员”

这让她觉得为国丢脸。

这才是她真正开始进军好莱坞的开始。

重新接触电影让陈冲有了新的一番心得。

她决定改行重新投入影视圈!立志要在影视圈闯出一片名堂。

一次机缘巧合下,她被意大利制片人蒂诺·德·劳伦蒂斯在停车场发现。

她被邀请主演美国电影《大班》这也是她主演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

《大班》火了,纷至沓来的却不是荣耀,

而是来自祖国、人民的争议和强烈指责。

陈冲在片中扮演一名卖到美国的爱奴,

只是满足、延续了西方对东方女人的刻板印象:

羊的服从,异国的情趣。

这样的陈冲国人纷纷指责卖国,叛变!

她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

而,这都不是最让国人难以接受的。

陈冲的一句话,才是真正的激怒了中国人。

有一年春节陈冲从美国回到中国,她想知道国内的观众是否认可“小花”于是她参加了当年的春晚。

因为那年是牛年,陈冲属牛,她便系着一条红腰带。

她在台上说“你们中国人....."

此番话再次引起轩然大波,那年央视收到好多投诉信,都是投诉陈冲的。

认为她看不起中国!她不是一个中国人。

而陈冲的一句:“你们中国人……”不知道让中国人忿忿了多少日子。

“她那年是本命年,也是图个吉利避避邪,陈冲扎了一条红腰带。"

"马老师请上陈冲后,陈冲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也许是没组织好,

说了句:'按你们中国人的习惯,我在本命年扎了一根红腰带……'

一下子把自己摆错了位置,激怒了中国人。"

陈冲的形象跌入谷底,更导致她背负多年骂名。

面对这些,陈冲选择,继续努力拍戏,只有强大,才可以不受质疑。

03

《末代皇帝》的问世,使陈冲拿了9项奥斯卡大奖,彻底为陈冲打开了欧美市场。

1990年,参与了大卫林奇执导的电视剧《双峰镇》。

1994年主演了风月无边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

1995年,陈冲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她决定自己编剧,导演。

1997年,陈冲首次执导的《天浴》横空出世,斩获了台湾金马奖等七大 奖项。


2000年,陈冲第二部作品《纽约的秋天》,第三部《英格力士》。

拿《色戒》和《末代皇帝》两部代表作来说,她在里面的表演,已经跳脱了“演”的边界。

上升到了一种“臻化境”的高度。

当然,烂片也是有的,身为演员怎么可能避开这个雷。

可是陈冲爆棚的自信让她觉得,很多电影演的烂不是她的错,而是电影本身就烂。

陈冲说:我在有些电影里,闭着眼睛就能演,睁开眼就是浪费精力。演员当然有时候会接烂片。

出于生计或者有时候看走眼,不过好在那些烂片看得人都不会太多。

过个几年就没人再提了,算不上丢人,

她在影视的演艺中,一直“玩的”游刃有余。

陈冲一直不断的挑战自己,出演各式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印象深刻,风格迥异。

回看她的过去,“小花”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角色。

她虽然塑造了众多的经典角色,可她的身上没有小花,婉容,美美的影子。

她的气场也非常强大,观众甚至觉得每一根汗毛都在演戏。

一直以来她把演艺事业“玩的”游刃有余。

那是源于,她从一开始就想要做自己,一个敢于成名,敢于抛弃,敢于改变的陈冲。

对于陈冲,你怎么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