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種別樣的優雅


已經記不得上次

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是什麼時候了,

彷彿在這個急速發展的快時代,

為了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

不得不在嘀嗒噠噠的電子錶轉動聲中,

每天都行色匆匆的忙碌著,

讀書,卻已成為了一件奢靡的享受。

古語有云:

於孤燈下,展一卷書,

神與之交,氣與之合,

魄附其上,而魂遊其中,

至掩卷仍如夢如冥,

大汗淋漓,口存餘香,

樂至醍醐灌頂,物我兩忘。

林語堂說: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

如若生活是一門藝術,

讀書則能增加風雅。

在匆匆忙忙的工作日,

忙裡偷得一抹閒光,

或是在飯菜還沒上齊之前,

或是在工作任務完成之後,

打開一本電子書,

或許沒有紙質書籍翻閱時的觸感,

但細細品味,亦能在

碎片化的閱讀裡,

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恰逢陽光正好的週末,

在溫馨舒適的小家中

尋一小隅,支一方桌,

桌上無需繁雜的點綴,

只一壺清茶,最多一套紙筆,

手捧一本書,

在嫋嫋清煙中靜心研讀,

感受指尖觸碰書頁的浪漫。

累了,將書精心的歸置一旁,

趴在桌上小憩片刻,

偶有清風襲來,

翻動書頁颯颯作響。

失落的時候,不妨讀一本散文。

沒有起承轉合的大起大落,

不曾難捨難分的愛恨糾葛,

只有輕輕淺淺的文字和平平淡淡的語調,

帶著詩的情緒和幻想,

攜著美的音韻和節奏,

娓娓道來一絲撫慰。

煩悶的時候,適合讀一本小說。

或是金庸筆下蕩氣迴腸的江湖軼事,

看江湖兒女的俠骨丹心,

在光刀劍影中領略江湖快意,帶走心頭煩悶;

或是瓊瑤筆下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

看痴男信女的愛恨糾纏,

在百轉千回中感受唯美浪漫,帶來溫馨陪伴。

無人的時候,應該讀一本史書,

於大氣磅礴的文字中品讀先賢智慧。

看先人頭頂烈日背朝天的耕作,

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觀先人一磚一瓦的人工堆砌,

感受而今長城體現出來的智慧結晶。

文字或許晦澀,亦或枯燥,

但靜心研讀,方知如今閒適的人生,

浸透著先人的多少智慧和付出。

清晨,推開隔窗,

看窗外雲興霞蔚,

聽耳旁燕語鶯啼,

窗內,鋪一軟毯席地而坐,

拾起昨夜看到一半的書籍,

迎著清風與彩霞,

伴著花香和鳥語,

感受清清淡淡的文字掠過舌尖,

享受文字走進內心,

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午後,時光靜謐,

辦公室裡噼裡啪啦的

鍵盤敲擊聲尚未響起,

一個人悄悄溜進閱覽室,

手指輕輕滑過書脊,

在置書架上慢慢尋覓

一本屬於自己的心靈慰藉。

可能不是名人大家之作,

或許沒有行雲流水的文筆,

只是一本充滿童趣的小故事,

但在這個午後靜靜閱讀,

亦能發出極輕的歡笑聲,

拂去工作一上午的疲憊。

夜晚,星幕降臨,月色爛漫

宜邀好友對酌品讀。

在萬籟俱寂之中泡進書裡,

彼此之間無需太多言語,

像茶葉遇水,舒展開來,

或微苦或淡甜,或稍濃或清淡,

在唇間綿延悱惻,回味無限。

偶爾讀至精彩之處,

抬頭對視,會心一笑,

書友間的默契由此顯現。

楊絳先生說: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

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

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

是讀不懂書的。

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

用生活所感去讀書,

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隨時間瓢泊,也曾忘了自我,

捧一本書,

靜心凝神,細細品讀,

和其光,同其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