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弱肉强食,在冰冷残酷的世界里互相依偎

《少年的你》,上映当天票房就突破2亿,还引来很多明星大咖,影视大V自来水式的安利,靠的并不只是四字弟弟和周冬雨的流量,而是实打实的经得起推敲的演技和剧情。

一个教化式的沉重题材却被演活了

校园欺凌和暴力,本来是特别沉重的话题,拍成电影往往也容易陷入说教,但这部电影的剧情设置却跳脱了枯燥直白说教式的框架,以故事情节的曲折动人冲淡了主题的限制,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被校园暴力支配的花季女孩痛苦的内心,但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并没有因为主人公经历的亲情、爱情而冲淡,整部电影从未脱离校园暴力这个大主题。

能够用一个故事去讲清楚一个沉重的道理,却又不显得冷硬生涩,是因为故事本身逻辑清晰、合情合理,人物的经历和想法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分门别类、有背景故事的“真实人物”

电影的角色被分为了好几派:老师,家长,学生和警察,而每一个大类里又有不同的代表。

仅仅是警察,就有像向世俗妥协的老警官,完全按规章办事的女警官,以及那个始终坚持最大限度尊重和保护受欺凌学生,最大限度保证公平正义的年轻男警官郑易。

学生也被分为了暴力实施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几大类,而施暴者团队里又分为了领头羊魏莱,直接帮凶和因为害怕被迫一起施暴的同学。在受欺凌的同学中有心理脆弱选择自杀的胡小蝶,也有求助外界和奋起反抗陈念。在旁观者中,有站出来说话却成为下一个迫害对象的陈念,也有始终保持沉默、明哲保身的李想。

在家长中,魏莱的妈妈蛮横强势、目中无人,两个帮凶,一个同学的父亲酗酒有家庭暴力,一个同学母亲性格软弱,对孩子缺乏管教,而受害者陈念和胡小蝶都是单亲家庭,都是和妈妈在一起生活,且两个家庭都欠了债。

在学校里,老师也被分了类,有息事宁人的学校领导,也有想要帮助受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却自己遭遇了被辞退的班主任老师。

电影通过从家庭、学校和警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来展示校园暴力的成因,特别是成为校园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的深层性格、家庭和社会原因。

经得起推敲的剧情

《少年的你》能够赢得易中天、李银河等学学者、大家的好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剧情的设置非常有逻辑,符合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更重要的是细节的精心处理,让电影显得非常真实。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校园暴力的施害者和受害者?

电影中校园暴力的leader魏莱之所以会成为施暴者,是因为她生活在一个人情冷漠的家庭,缺乏父母关爱,同时因为错误的家庭教育,导致三观走偏,对于生命漠视,对于伤害别人导致对方跳楼毫无愧疚之心。真正让她恐惧的并不是自己欺负别人会有罪恶,而是有监控,害怕陈念报警,最终让父母对她失望。另外两个施暴的同学,一位是出于家庭暴力家庭,害怕不听话挨打,另一位是家庭教育缺失被纵容作恶。

校园暴力中受害的两位同学均来自单亲家庭,且家境不好,甚至因为家人欠债被同学孤立、歧视、嘲笑。

导致如此恶劣的校园暴力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根源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以及学校监管和警方对于校园暴力案件不够重视所致。

在电影里,学校为了避免名声受损,在警察调查的时候不愿意多配合,而警察中也有特别资深的老警官在调查案件之后说出了校园暴力事件难以深入调查、取证和追责的各种原因。

为什么小北愿意为陈念承担所有罪名?

电影中两位主人公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一个是清纯的高中女学霸,一个是社会底层的小混混,看似完全不相干,但是他们却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被欺负伤害的对象,都有不完整的家庭,缺乏成人的陪伴和保护,但又都渴望改变现状“走出去”。

因为都是孤独无助被暴力伤害的少年,但又都有内心非常善良温暖的一面,所以他们抱团取暖、相互依偎,一起面对外界的冰冷与伤害。

偶然的相遇,但却因校园暴力,一个成为了另一个人的守护,因为有着相似的苦痛和遭遇,反而走的更近。

小北为陈念承担了所有罪名,代价是几乎毁了自己的后半生,而陈念却答应了小北,这个剧情看似不合逻辑,但却有它成立的理由。

因为小北从小失去了父亲,又在八岁被母亲抛弃,从未感受过被人在乎和心疼的感觉,又因为是小混混,经常被打、鼻青脸肿、浑身是伤,尝尽了来自外界的冷漠和伤害,所以当有一个人问他疼不疼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比任何人都容易感动甚至是感恩,就像沙漠里的一株小草本来是要自生自灭,却突然被用心呵护,想要用尽全力去珍惜这份在乎。

其次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是发自内心理解彼此,有着深厚的默契,小北深爱陈念,是因为理解和懂得而发自内心纯粹的爱,所以,他才会愿意为了爱不顾一切,给喜欢的人最好的结局。

小北之所以愿意牺牲自己的人生保护陈念,还因为他是少年,鲜有成年人的各种世俗观念和顾虑,因为年少才更容易为了爱和信念不顾一切。

而陈念能够接受小北这么做是因为,她想让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走出去,这样就不算输,但是她内心却非常痛苦煎熬,所以当郑警官骗她小北被判死刑的时候,她崩溃了,终于认罪,去承受自己本该承受的一切,最终如释重负,“就像期末考完最后一门”。

精心打磨的细节

《少年的你》在细节方面属于非常用心的电影,电影在即将结束时又出现了一次高考阅卷,可能会让很多人费解,但其实试卷上显示的年份是2015,而第一次年份是2011年,说明陈念出狱后有参加了一次高考;陈念教英语是在私立培训机构,而不是公立中学,是因为她有犯罪经历;小北带陈念去修手机时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欺负别人的人和被别人欺负的人,陈念就问他属于哪一种,小北沉默地低头;陈念在去小北家躲避时,说自己的语文老师特别会押题,小北没上过学就问什么是押题,而在陈念自首入狱后,小北问她你们老师押中题了吗,可见小北去百度了押题......

电影里有太多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它的真实,但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两位主人公的表情和对话,陈念躲在垃圾桶里绝望无助的眼泪,陈念被欺凌拍裸照,见到小北后委屈痛苦的眼泪,小北为了保护陈念假装强暴被抓时,陈念孤独哀伤的眼泪,入狱见到小北,隔着玻璃,两个人百感交集的眼泪,每一个情景都让人揪心。

你保护全世界,我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