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十年代经济大繁荣之后,大萧条真的来了

为啥经过西班牙大流感的困境后,美国反而迎来了咆哮的二十年代呢?

1.经济政策:

当时的美国政府,推行完全不加行政干涉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为大爆发创造了政策上的条件。

2.科技进步:

汽车,电影,无线电收音机等新兴产品快速在普通家庭普及。科技进步就会产生新的行业,产生新的行业就会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基础设施的扩建:

汽车业的大发展导致公路的扩建与翻修,主干公路和收费高速公路的总里程不断刷新纪录。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全美发电量增长了三倍。

4.股市的推动:

大量低息资金开始流入证券交易所,推动了企业发展,股市暴涨,但大量的投机与炒作也造成了经济泡沫,为之后的大萧条崩盘埋下了伏笔。


/01/

没有繁荣,哪来的危机?危机都是孕育在繁荣里的,先有繁荣,后有危机。

当时的政策是,市场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政府只要维持下秩序就行。

虽然当时经济发展很好,但完全市场化,政府放手不管,带来的后果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大公司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垄断组织,小公司大量倒下。

垄断的结果就是少数人越来越豪横,剩下的大多数人越来diao丝。


大多数人没钱了,没人买东西,生产了也没用啊。

但是降价大甩卖是不行的,资本家不是慈善家。

这时候,贷款和分期付款被发明出来了。就类似于支付宝的借呗、花呗。

借钱、分期的人越来越多,银行为了抢客户,很多银行开始做起了低息无息的长期分期贷。

当时美联储1920年8月以后就一直在宽松降息通道里。

借钱的人本来就没钱,银行不怕他们以后没钱还吗?当时都想要业绩,谁会管这个?

就像2008年次贷危机,其实就是把钱借给没能力买房的人,80年前跟80年后一样,踩的是同一个坑。


/02/

历史就是以不同的形式不断重复。

为啥总说要翻看历史呢,不是为了做研究,而是为了看清现在的发展趋势,少踩几个坑,多赚点钱。

美国的股市指数,道琼斯指数在29年崩盘前涨了五倍。

大多数穷人借钱买东西,公司利润上涨,然后公司的股票上涨,有钱人拿钱投资股票再大赚一笔。

当时的繁荣之下,大家都觉得生活很美好。

直到1928年美联储开始加息。

1929年10月,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利率都在这个月达到了高峰。

1929年10月道琼斯指数崩盘了,然后就是举世闻名的大萧条。

讲述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惨状的:中产和底层在萧条中度过了黑暗的十年。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萝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

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


/03/

为啥加息会把大好形势玩成这样的惨状?

穷人本来就没钱还,之前利息低,还勉强还得上,加息以后很多人就逐渐还不上贷款了。跟2008年次贷危机泡沫破灭是一个剧情。

《梅隆家族:历史中的财富》:1929年2月,当时的世界金融之王蒙塔古·诺曼拜访了美联储官员,并会晤了财政部长梅陇。

美国总统胡佛在回忆录里说,梅陇先生只有一个药方:“清算劳动力,清算股市,清算农民,清算房地产。”

他坚持认为,让投机者出局引起大恐慌也不是坏事:“它会让体系中的腐败部分被清理掉。高昂的生活费用和豪华的生活将不再是主流。人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价值观也会得到调整。”

看过以前那篇大多数中产阶级终将返贫,中产的真相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无产的朋友,是不是想起点啥,对了,中产阶级就是这样返贫的。

但是大萧条只是中下层人的大萧条。富人们依然还是富人。

1929年2月6号美联储建议会员单位清空持有的股票。

约翰·D.洛克菲勒、J.P.摩根、约瑟夫·P.肯尼迪、伯纳德·巴鲁克、亨利·摩根索、道格拉斯·狄龙都提前获得了通知。

这个剧情是不是更熟悉了,这此疫情,美股暴跌之前,美国的高层提前把股票卖了。


/尾声/

翻看历史,不是为了做历史研究,搞清楚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有啥用。

翻看历史是为了通过回顾历史发展的剧情,看清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向,少踩坑,多理财。

在泡沫起来时多薅羊毛,在泡沫破灭前赶紧拿钱跑路。


这里答复一下读者的建议,感谢各位:

1.为啥历史写的跳跃性较大,没有写完就转到下个话题了?

答复:因为把整个历史过程写在这,太长,估计也没几个人有耐心看,所以只是把关键的一些历史转折点写了下。有兴趣了解具体历史过程的,可以看看《光荣与梦想》,讲述美国崛起历史的,看完你就会发现,我们踩过的坑,原来美国都踩过,谁也别笑话谁。看清历史发展脉络,就会看清我们的现状。

2.写这些文章的主题是啥?

答复:写这个公众号的初心是,把踩过的坑和发现的规律总结一下,等小孩长大了就传递给小孩。

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是教我们成为打工的,财商教育几乎为零。而现实是一个行业十年之内就会走下坡路,真正拉开人们差距的是2008年的房地产起飞。

很多东西但凡能早明白5年,人生都会不一样。(扎心了)

后来发现有些观众觉得我这8000线的公众号还有那么点价值,就打算尽量让这个公众号走得长一点吧。

另外,还受了个刺激,有个同届的大学同学几年前就开始写公众号了,一个学校的不能差距这大吧,感觉做这么多年吃瓜群众简直了

,也算开始个新的事务吧。


3.觉得你写的太干,不油,这样会没人看,建议学下某号的套路,要“显得很专业”才有人看。

答复:看了下推荐的某号,实在看不下去,感觉没什么实际的收获,虽然也羡慕别人观众那么多,但是实在学不来啊。大家都这么忙,花2分钟点开看,却没实际价值,不是坑人吗。

怎么才能不写那种忽悠流量的,又能让观众多些呢?标题之类的,大家给点建议呗。

如果觉得本8000线的小号有那么一点点价值,帮忙扩散下呗。


另外还请各位观众帮个忙,如有对本公众号有什么建议,请在下面的留言板留言告诉我,我会综合大家的建议改进本号,让这个号陪伴大家走得更远。

历史相关文章目录:

大多数中产阶级终将返贫,中产的真相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无产

中产阶级摆脱返贫命运的第一步,分清资产和负债

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之后,没有大萧条,经济高速发展,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END——

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帮忙给你的朋友分享一下哈。

分享投资干货,少踩坑,多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