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你我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涂磊”?

几天前,42岁的主持人涂磊突然火了,事情源于一双拖鞋,一个姿势。

简单地说,就是坐飞机时,将脚蹬在了前面机舱内壁上。有人趁机拍到,传到了网上。于是,涂磊火了!

按说,这在平常人身上,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发生在公众人物涂磊身上,小事立刻演变成一个事件。

谩骂批判者有之,据理力争支持不道歉者有之,遍观评论,俨然吵得不可开交!

很快,涂磊微博发文道歉了,有解释,有反驳,更有诚恳道歉!随后,其更是自录视频再次道歉,态度更加虔诚。

一项关于涂磊该不该道歉的调查备受关注,数据显示:50.3%的网友表示“应该,公众人物是大众表率”,32.7%的网友表示“不该,小错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不论网友们如何争吵,涂磊还是道歉了,他的道歉很涂磊,而且不止一次,不止一种形式。

作为公众人物,为一不起眼小事诚恳道歉,体现了一个公众人物的人品和担当,值得肯定和谅解。

但我今天想表达的是,你我都可能是另一个“涂磊”,可能都会面临相似的人生困扰。

因为,你我都不可避免地陷在自媒体的旋涡,都无法孑然置身事外,你我都想做一个真实的人,都曾经这样或那样地要求或批评过他人。

这个时代,你我的生活装满窗子。

也许,你昨天还在发朋友圈,还在浏览别人的动态,或者昨晚还在直播,在发小视频。自己的,朋友的,亲人的,陌生人的。总之,你正在习惯分享,或被分享,习惯抓拍,或被抓拍。


卞之琳《断章》中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个时代,你我的生活装满了窗子,而且窗子越开越大。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风景,出于各种目的。也许,说不准哪一天,你就火了,不因你想不想,愿不愿意。自媒体时代,每个自媒体人都渴望流量。由此,你随时都可能成为别人的流量源。

请给自己的窗子装一副窗帘,外在与内在的。

台上台下,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

生在这个社会,本身就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如人所言,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上班工作,我们要装扮一番,逛街压马路还要装扮一番,进入家庭又是另外一番。

做不同的事,见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装扮,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言语。有时,甚至自己都不清楚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

活得真实一点,你我常这样提醒自己。但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又会带给不同人不同的印象。

生活如戏,台上台下,不同的状态与人生。

戏如人生,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有着不同的两面。

看惯一个人的这一面,就很难接受他人的另一面。哪怕另一面的他是真实的。若想不被人苛责,那就准备做好两面人,或者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的单面人。

的确,这很难,多数人做不到。那就在心理和行为上坦然接受这种现象,少点苛责与挑剔。

喷与被喷,不再因为你的对与错。

某天,你忽然发现自己被喷了,或许不是因为你说错了某句话。而是由于有人要发泄,想说,想骂,想图一爽,哪怕做个杠精。



你跟别人解释,无论多么通情达理。他偏不跟你说理,而是胡搅蛮缠。此刻,不再是得理不饶人,而是张口不饶人。

在自媒体时代,要不你不说少说,要不不做理会,心态放平和。否则,你会有打不完的嘴仗,撒不完的怒气。

喷不再需要理由,只需一个导火线,甚至莫名其妙的借口。总之,你的某个词让人不爽了,就会被喷,被狂喷,被宣泄。

乱喷伤人,狂喷害己,嘴上留情,内心留德!请远离不理性的发泄。

双重标准,让每个人成为非议对象。

涂磊真的道貌岸然吗?其实,客观地说,他算活得很真实的一个主持人,或者说一个男人。但依然会被骂作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何故?

一旦评价有了双重标准,任何人都必然会成为非议对象。试想,一向以犀利、苛刻、毒舌著称的情感专家,又怎会不受他人的非议?

《论语》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当要求别人时,先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自然少怨无怨了。如果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责人,又何来骂声一片?

《中庸》有言:“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欲不被、少被人非议,不妨修身养性,自觉、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靠监督更靠慎独。(丘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