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预言”会成真吗?原来人类已经向宇宙发射了这么多信息



黑暗森林宇宙生存哲学第一条

——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按《三体》黑暗森林理论,一个文明在宇宙中主动暴露自己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极有可能遭到其他文明的攻击。

不过,无论你是否支持人类主动向外发送信息寻找外星文明,地球已经向宇宙发射了32条信息。说好的不要回答呢?!


除了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红岸基地发出信息,我们一起按时间顺序回顾一下这32条代表地球文明的信息吧。




1

莫斯消息(Morse Message)

发射时间:1962年9月

目的地:天秤座恒星HD131336

信息:世界和平、前苏联相关信息



前苏联用摩斯码向金星发送了三个字母 MIR(俄语中表示世界和平),不久后又发送了俄罗斯领导人姓名和苏联的缩写。这一计划开创了无线信号传输的先河。


2

先驱者10号(Pioneer 10)


发射时间:1972年3月3日

发射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目的地:木星、毕宿五(距离地球68光年)

信息:地球文明外貌、位置以及友好信息


先驱者10号是第一艘越过小行星带的飞行器,也是第一艘近距离观测木星的飞行器。先驱者身上携带着表明地球文明外貌、位置的金属板,以及其他表示友好的图片、声音、音乐等。当它离开太阳系时,将把这幅6*9英寸的金属板弹出飞行器主框架。希望有一天能被外星文明发现。



3

先驱者11号(Pioneer 11)


发射时间:1973年4月6日

发射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目的地:木星、土星、天鹰座

信息:男性及女性的图像、氢原子的自旋跃迁、太阳地球在银河系位置


先驱者身上也携有一块载有人类讯息的镀金铝板。倘若探测器被外星的高智慧生物捕获,这块镀金铝板将会向他们解释这艘探测器的来源。铝板上绘有一名男性及女性的图像,氢原子的自旋跃迁,以及太阳与地球在银河系里的位置。


4

阿雷西博信息(Arecibo Message)


发射时间:1974年11月16日

发射机构:阿雷西博天文台

目的地: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

发射目的:庆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完成改建

发射信息:代表数字、DNA、人类资料、星球、望远镜信息的1679比特

1679只能被73和23相乘获得,如果把信息排列成73条横行和23条竖行,便能获得一张信息图。

图片来源 phl.upr.edu


5 - 6

旅行者1号(Voyager 1)

发射时间:1977年8月20日

发射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目的地:木星、土星、外太阳系


旅行者2号(Voyager 2)

发射时间:1977年9月5日

发射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目的地: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外太阳系


旅行者1、2号都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外径为12英寸,镀金表面,内藏金刚石留声机针。即使经过十亿年,唱片音质依然不变。


长篇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以及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类的性器官图像及说明等115幅影像,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


55种人类语言中包括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得语等非常冷僻的语言,以及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和吴语四种中国方言。 唱片中还有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美国总统卡特的问候。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过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 ——时任美国总统卡特


唱片还包含一个90分钟的声乐集锦,包括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及27首世界名曲,如中国古曲《流水》、莫扎特的《魔笛》和日本的尺八曲等。


而115幅影像则包括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类生殖器官图像及说明等。


另外,唱片封套上也包括了一块高纯度的铀238,其衰变为钚239的半衰期约为41.7亿年,这样捕获此唱片的外星生命可以据此推算出探测器的发射日期。



7 - 10

宇宙呼叫 1(Cosmic Call 1)


发射时间:1999年5月24日

目的地:HD186408 号恒星


发射时间:1999年6月30日

目的地:HD190406 号恒星


发射时间:1999年6月30日

目的地:HD178428 号恒星


发射时间:1999年7月1日

目的地:HD190360 号恒星



“宇宙呼叫”任务采用伊万-达蒂尔(Yvan Dutil)和斯蒂芬妮-杜马斯(Stéphane Dumas)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的“星际罗塞塔石碑”(Interstellar Rosetta Stone)信息,希望任何具备最基本罗辑能力的物种都能读懂。信号由乌克兰叶夫帕托里亚(Evpatoria)的70米碟形天线向邻近的恒星发出。


11 - 16

青少年时代讯息(The Teen Age Message)

发送时间:2001年8月29日

目的地:HD197076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1年9月3日

目的地:HD95128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1年9月3日

目的地:HD50692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1年9月3日

目的地:HD126053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1年9月4日

目的地:HD76151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1年9月4日

目的地:HD193664 号恒星



这个项目将一群俄罗斯少年的录音向6个恒星发送。俄罗斯无线工程与电能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扎伊采夫(Aleksandr Zaitsev)坚信艺术将成为所有星际信息的核心,于是他领导一群十几岁的青少年制作了特雷门琴演奏会,这是项目中最著名的内容。这些信息预计将在2047年抵达目的地。


17 - 21

宇宙呼叫 2 (Cosmic Call 2)

发送日期:2003年7月6日

目的地:HIP4872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3年7月6日

目的地:HD245409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3年7月6日

目的地:HD75732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3年7月6日

目的地:HD10307 号恒星


发送时间:2003年7月6日

目的地:天牢三

在第一次宇宙呼叫四年之后,“星际罗塞塔石碑”信息再次被发出,这一次的目标是另外5颗恒星,信息中包括照片和其他多媒体文件。


22

宇宙连接(Cosmic Connection)

发送时间:2006年9月30日

目的地:少卫增八


宇宙连接是在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等支持下,由Arte France和Cargo Films制作的电视节目,被称为第一个对外星文明播出的电视节目。

该计划想要对少卫增八的外星文明发送地球的信息。观众可以登录网站或者寄信到Arte公司,这些信息将和节目一起发送到少卫增八。最终,节目于2006年9月30日在电视上播出,同时也通过图卢兹附近的天线向仙王座的少卫增八发送。信号预计将在2051年到达。


23

穿越宇宙(Across The Universe)

发送时间:2008年2月4日

目的地:北极星

信息:甲壳虫乐队音乐



为了纪念甲壳虫乐队《穿越宇宙》这首歌诞生40周年和NASA成立50周年等事件,NASA将《穿越宇宙》这首歌朝着北极星的方向发送,预计2439年抵达目的地。


24

多力多滋(Doritos)


发送时间:2008年6月12日

目的地:大熊座 47

信息:多力多滋广告


北极圈的雷达站用了6个小时向太空广播了美国食品生产商多力多滋(Doritos)的广告。


25

地球致辞(A Message From Earth)

发送时间:2008年10月9日

目的地:格利泽 581c

信息:网友自发的亲善信息



项目发起人奥利·玛格特(Oli Madgett)公开征集发往太空的亲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年轻人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思考自身所处的地球与人类影响”。最终501条信息被选中,从澳大利亚堪培拉深空通讯综合设施发往太空。


26

来自地球的问候(Hello From Earth)
发送时间:2009年8月28日

目的地:格利泽 581d

信息:87封给外星文明的信

hellofromearth官网展示的部分网友留言


87封写给地外文明的信,内容包括“不要吃掉我们的大脑”、“如果你来参观,请带上一盒牛奶”等信息。


27

RuBisCo蛋白质DNA序列(RuBisCo Stars)


发送时间:2009年11月7日

发射地:阿雷西博天文台

信息:RuBisCo蛋白质DNA序列



RuBisCo蛋白质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固碳作用,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可能是全世界含量最丰富的一种酶。发起人皮特·魏格勒(Peter Weigele)博士希望通过发送这一信息,让外星文明能够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


28

哇哦!回信(Wow!Reply)

发送时间:2012年8月15日

目的地:M55 星团

发射地:阿雷西博天文台

1977年8月15日,天文学家杰里·赫曼在SETI项目工作时突然发现“大耳朵”望远镜收集到的数据中有一系列特殊的讯号强度和频率,整个讯号序列持续了72秒钟。困惑不已的赫曼在电脑打印机的报表上圈出了这个讯号,并在旁边写上“Wow!”。此后科学家就把它称为“Wow!”(“哇”)讯号。



由于条件所限,当时无法确定这个讯号的确切来源,只能大致推断这个讯号来自人马座M55星团。


35年之后,由国家地理频道和阿雷西博天文台指挥项目,向宇宙传送了一系列数字信息,其中包含通过#ChasingUFO标签提交的来自公众的Twitter消息,以及来自Stephen Colbert, Jorge Garcia, and Leila Lopes等名人的视频。


29

孤独信号(Lone Signal)

发送时间:2013年7月10日

目的地:格利泽 526

发射地:詹姆斯堡通信卫星地面站(美国)

信息:网友自发信息



“孤独信号工程”(Lone Signal project)由商人皮埃尔·法布尔(Pierre Fabre)成立,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向太空发送人类存在的信息,让外星文明知道人类文明的存在。互联网用户可以以每条0.25美元的价格向格利泽526发送自己想说的话。开始后不久,项目因为筹不到足够经费,就搁浅了。


30

基本消息的简单回应(A Simple Response To An Elemental Message)

发送时间:2016年10月10日

目的地:北极星



爱丁堡大学的艺术家保罗·夸斯滕向世人提出问题:目前人类与地球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将促成什么样的人类未来?他收集到了来自146个国家的3775条有效回应,发往北极星。


31

声呐呼叫(Sonar Calling)

发送时间:2018年5月16日

目的地:GJ273b

发射地:挪威特罗姆瑟

信息:一组精选的短歌和一段如何解读信息内容的初级文本


挪威特罗姆瑟的雷达天线设施


非营利组织METI国际(METI International)于2017年启动“声纳呼叫GJ273b”计划。计划两次向地外行星发送信息,被称为“外星人的音乐课”。


2017年10月16日至18日,该计划首次向GJ237b发送了信息。第二次广播修复了物理学家Yvan Dutil和Stephane Dumas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的一种外星语言。这种外星语言其实是一个自定义符号系统,从向外星人介绍数字开始,发展到更复杂的话题,如人类生物学和我们太阳系的行星。


32

霍金之声


发送时间:2018年6月15日

目的地:黑洞 1A 0620-00

发射地:西班牙塞夫雷罗斯的欧洲航天局深空地面站天线

信息:霍金的声音和配乐



为了纪念霍金,希腊作曲家范杰利斯根据霍金的声音创作了一段配乐,音乐大约有6分半钟,中间是霍金的画外音。霍金的家人表示,这是为了传递和平与希望的信息。科学家们将这段声音发送到距地球最近的已知黑洞 1A 0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