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如何让人“中毒”一年花70万?

现在炒什么最潮?

炒房?不,70后才炒这个

炒股?这也是80后玩剩下的

炒币?已经不潮了…

炒鞋?90后够潮,但不是最潮的

答案是炒盲盒!

当代最“硬核”的烧钱方式,除了买球鞋就是抽盲盒了。不了解的人肯定会黑人问号脸:盲盒是啥?炒盲盒又是什么?

01 盲盒是什么?

盲盒,就是里面随机装入了不同款式的玩具,买的时候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能买完拆开后才能一探究竟的神秘盒子。

盲盒中大多为成套销售的玩偶手办,可能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也可能是由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角色,有的盲盒还会配带隐藏款。

盲盒的单价并不高,一般价格在39到69元之间,一个系列也只有几百元。但由于新品层出不穷以及隐藏款、特别版的稀缺性,往往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掏空钱包。

就拿最近人气爆棚的泡泡玛特出品的 Molly 盲盒来说,一小盒有12个娃娃,一箱有12盒,据说一大箱才会有一个出现概率极低的隐藏款。

如果直接从一箱中选,抽中的概率是0.69%,大约是1/144,一个娃娃售价59元,大概得要万把块钱才有机会得到一个隐藏款。

然而,隐藏款的套路可不止这么简单,有的盲盒会一下次出好几个隐藏,根据概率分为小隐、大隐和超隐...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此,一个隐藏款在闲鱼上被炒上天价都是常事。

02 盲盒有多火?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头部盲盒品牌泡泡玛特POP MART一年卖出400万个Molly公仔,半年营收1.6亿,净利超2100万元。

截至2019年,POP MART泡泡玛特线下直营门店已经突破了100家,拥有428台机器人商店,覆盖了全国52个城市。

出于收藏需要,闲鱼等二手交易网站已成为盲盒交易的主要平台。过去一年,闲鱼上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发布闲置盲盒数量较2018年增长320%,最受追捧的盲盒价格狂涨39倍。

均价59元/的塑料小人,因为贴上了“隐藏”的标签,价格翻了数倍。以下是部分隐藏款交易的参考价格:

据媒体报道,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4个月花了 20万在盲盒潮玩上;还有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花费70多万购买盲盒;也有人靠它理财,通过转让盲盒一年赚了10万。

有人调侃,购买盲盒这种收集行为和小时候吃方便面收集小卡片是一样的套路,会有这么多人沉迷其中,一定是因为吃小浣熊干脆面集卡的我们长大了?

所以,为什么盲盒能让年轻人如此着迷?

盲盒营销背后的上瘾机制

盲盒营销主打的就是人们的收集癖和惊喜感,从而能让用户产生一种“上瘾”的感觉。而当用户收集完成之后,还能刺激用户转发社交网络,从而形成二次乃至多次传播。

其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抽奖的游戏化商品营销手段,这种游戏机制设置的目的正是让消费者产生“上瘾”感,进而能够大大刺激用户的复购率。

盲盒营销的“上瘾点”就在于设计了一套不确定的收益反馈机制,购买者越是不确定里面是啥东西,就越会反反复复地抽盲盒,这种不确定性刺激加强了重复决策。

这种拆开不确定的盒子的感觉,就像我们拆礼物所带来的快感,每拆一个盲盒,都是打开一扇神秘的大门,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让我们欲罢不能。

盲盒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对于“资深”的盲盒玩家来说,盲盒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玩具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对于喜欢抽盲盒的人来说,收集盲盒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而是为了情感寄放。通过抽取盲盒,购买者可以想起自己喜欢的IP,感受到自己与喜爱的角色之间的某种联系。

对于一些一定要集齐一整套的“收藏强迫者”来说,集齐一套盲盒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成事圆满的“安全感”。为了让这种安全感延续下来,他们好不容易集齐了一套,又开始收集另一套,循环往复。

占领用户心智衍生社交价值

盲盒中的潮玩手办形象本身具备了吸引年轻消费者的“萌”、“酷”、“小而美”,同时盲盒“不拆开,你永远不知道里边是什么”的神秘感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感。

期待、满足、惊喜、失落,用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感情,都是盲盒商家为占领消费者心智而精心设计的。

这种情感通过微博、B站等社交、视频网站等“传染”,盲盒也发展成为社交产品,盲盒爱好者们还组建交流群,相互交换或交流购买心得,盲盒重读爱好者还会“氪金”高价购买其他用户晒出的隐藏款,对盲盒深入研究的购买者还会在网上发布经验贴。

不得不说,盲盒是一门让95后为之疯狂,心甘情愿掏光口袋“烧钱”的好生意。所以,品牌商们当然也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最近又火了一部国漫《罗小黑战记》,9月7日上映,目前豆瓣评分8.2。

猫眼商城迅速推出了「罗小黑盲盒」,还附带了一款超级隐藏款。

再比如8月19日,瑞幸咖啡联合 contigo 推出品牌第一款杯子——限量鹿角随行吸管杯,同时依据代言人刘昊然形象定制推出「遇见昊然」系列盲盒。

5月份,旺旺就以 56 个民族为基础,推出了 56 款印有身着不同民族风格服饰的旺仔牛奶罐。消费者可以用 76 元购买到品牌推出的盲盒套组。这个新鲜的玩法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围观。

这些案例足以从侧面证明,以盲盒、手办等为主导的IP周边衍生品正在成为当下最重要的潮流玩具。

毋庸置疑的是:盲盒营销正迎来一次爆发。

从目前来看,盲盒营销还是侧重于二次元IP领域,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品牌们下一个营销风口,线下商场正在不断推出不少以“心愿”、“幸运”为名的盲盒贩卖机。但无论线上盲盒电商、盲盒礼盒,还是线下盲盒机器,都将给品牌营销带来新的方向与思路。

对于泡泡玛特而言,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塑料小人,不是金子也不能保值。有幸运的欧皇就有填坑的非酋,还是提醒大家,

抽盒有风险,购买需谨慎,切记存在赌博心理,避免冲动的感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