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盆盎生趣”清代盆景文化展

在当前特殊时期,中国园林博物馆“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断线”,推出“园林线上课堂”,持续推广科普教育。

为了让您宅在家里也可以享受一个人的专场展览,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线上观展,精选出30余个历年优秀展览,以VR虚拟展览和图文科普等多种形式,带您再次“回到展厅”,探寻园林历史文化脉络。

盆景作为别具一格的传统艺术形式,最早源于中国。这种通过在盆钵中对花、草、树木、山石等基本材料浓缩加工的微型园林美景,集合了园艺技巧、绘画美学及诗意于一身,不下堂筵而能坐穷泉壑。

盆景的发展与中国园林苑囿的出现以及传统文人所追求的道法自然之观密不可分。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将植物栽种于器皿之中;到东汉出现了植物、盆盎、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艺术;随着山水画兴起,唐朝人应用山水画理,使由园艺培养的“盆栽”升华为意趣生动的盆景,置于几案之间以得卧游之感;元代则趋向小型化。

明清之际盆景技艺更为成熟,涉及园艺种植知识和盆景赏玩之趣的理论专著甚丰,如明代名士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清康熙年间陈淏子的《花镜》、苏灵的《盆玩偶录》、高士奇的《北墅抱瓮録》等等,除此之外盆景的形象也更多的出现在了书画、文学等其他艺术作品中,成为上至皇家宫廷,下到民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装饰元素和抒怀言志寄托。

天然盆景受天气时令及人为养护等因素的影响,自古遗存者甚少。故而,本次展览旨在通过相关文物,集中展现清代盆景各个层面的艺术工艺水平和诗意盎然的创作表现力。

此次展览集结了百余件南京博物院所藏清代“盆景”题材精美文物,包括满饰珠玉且充满寓意的宫廷工艺盆景、“盆景”艺术三构件中的盆钵、几架以及表现文人思想意趣的盆景主题书画和表现民俗乐事的年画、皮影等,并借助中国园林博物馆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展陈空间,除了表述“盆景”艺术在清代发展的盛况和古人追求精致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内心夙愿,更是“以古喻今”,用这一形式向观者传达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式下,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内涵。

皇家气象 万法包罗

清代前期政治权利高度集中,军事力量强盛,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致使工艺技术的发展达到高潮,这在清代宫廷用器中尤为凸显。

就盆景 “景”、“盆”、“几”三要素而言,清宫旧藏多为“御窑厂”或“造办处”所做,其样式造型多为钦定,工艺用料极尽精巧,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宫廷风韵,即便民间所供之物也是极尽各家之所成。

本章节展示与宫廷盆景艺术相关文物,主要从工艺和审美角度出发,诸如:为仿造天然盆景而利用珠宝玉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工艺盆景”、中国制瓷史上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所制作的“御窑盆钵”以及用料考究、工艺繁复的“盆托几架”,真正是天工奇巧、万法包罗,一派皇家气象!

清铜胎掐丝珐琅琮式瓶玉石菊花景

清碧玉描金委角长方盆芙蓉石梅花盆景

清宫旧藏绿釉蛙形瓷花盆

整体造型为仰头正待跃起捕食的青蛙,形象生动。在清代宫廷盆景中,所用瓷胎类盆钵占比甚重。而这些瓷器的出处主要来自“御窑厂”。

“御窑厂”是专门生产和管理宫廷用瓷的窑厂和机构。在这里所做瓷器多为钦定和部定,专供皇家,进而用料讲究、造型奇巧,无论是作为完整艺术品的组件存在,还是器物本身都是绝美的存在。

下面展示的这一组盆器是自同治十三年开始烧制的慈禧太后专用“大雅斋”瓷,因严格的工艺要求及极强的特色,为式微的陶瓷业带来了一丝霞光。

这批定烧器中花盆类的器皿所占比例甚高,其纹样多来自为太后代笔女画家所绘小样,以“花鸟”题材为主,配以色阶丰富的粉彩描绘,整体风格上虽承院画体系却独具晚晴女性绘画的柔情细腻、典雅清丽,故而多搭配荷、水仙等花卉作为组合。

清光绪“大雅斋”淡绿地黑白彩寿带鸟梅树纹

清光绪“大雅斋”墨彩莱芙菜秋虫纹长方形瓷水仙盆

清光绪“大雅斋”白地粉彩寿桃鹦鹉纹方形瓷花盆

清宫室内盆景,除摆放在独立几架、桌案之上,也常常置于博古格中。

南京博物院藏 清黑漆嵌螺钿花卉纹博古格

(注:图片非在展展品)

南京博物院藏清黑漆嵌螺钿花卉纹博古格,其上所用螺钿镶嵌工艺,是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薄片,并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总称。

海蚌、砗磲、文蛤或海螺等的外壳切而磨之,质如白玉,色呈五彩可为装饰品。清代宫廷家具较之明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料讲究、纹饰繁密,螺钿装饰既丰富了装饰效果,又满足了宫廷审美。

清乾隆雕花红木小几

清晚期大理石面雕花长方形炕几

清紫檀边嵌玉博古挂屏

清乾隆回纹方形紫砂花盆

清邹元斗岁朝图

闲情逸趣 卧游怀古

“盆景”艺术大多为文人喜好,究原因,其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人精神世界的美学思想折射。这和文人作品中追求的“境由心生”、“道法自然”之观不谋而合。

在狭小的盆盎之间,植物、山石、水、土等因素都被赋予无限的精神内涵。如南北朝时画家宗炳就运用画理缩景于盆,寄情山水,高枕卧游,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着无限的诗意情怀。清初崇古之风大盛,文人将盆景艺术与书画美学、禅意思想、诗文古意等融合且发挥极致。

盆景中的花草树石、山水林泉在文人指端造化之间、笔墨淋漓之余呈现千姿百态,被赋予独特象征意义。

本章节所选文物,内容上皆见盆景艺术形象,或局部或整体,从清供题材到浅绛写意,从文人创作到宫廷器物,其中的一草一木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或超然世外,或自持傲骨,都暗含了无限的意境。

清黄慎和靖爱梅图轴

清张晓村盆菊图轴

清铜錾胎珐琅菱花式盆芙蓉石梅花盆景

清铜胎掐丝珐琅葫芦瓶玉石花景

清剔红方形盆松树盆景

在盆景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组件中的盆钵彩绘,文人力求彰显诗书画意相结合的美好意蕴,以达到心绪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故而“浅绛彩”这一艺术形式——“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源于水墨画意,格调清雅,正好与文人心境相契合,画法之精髓,在显示非凡艺术魅力的同时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境界。它在晚清时期盛行,并且为制作盆景的雅士所喜好。

清光绪周友松绘浅绛彩品茗图瓷花盆

清光绪浅绛彩攀桂图瓷花盆

每年正月,古代诗礼之家将各种盆景、文玩、瓜果等雅物陈设于案头,即“岁朝清供”。它源于宋元时期,多认为是祀神的遗风,体现了古人极尽细腻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

而“岁朝清供图”作为传统文人画题材,绘金石古器、彩灯、盆玩等文雅物品,常用于馈赠亲友和装饰庭堂,既为新年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气氛,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清德林兰石清供图轴

清倪田陆恢金心兰岁朝图轴

清沈焯人物图轴

清胡义赞戊子生肖岁朝图轴

清胡义赞庚寅生肖岁朝图轴

百态缤纷 岁月缱绻

清代,无论是山石或植物盆景已不是宫廷或文人雅士的独享,而是家家户户陈设中必不可少之物。盆景集自然与园林之妙,与庭院民宅相衬,装饰居室。清朝园艺和盆栽著述丰富,大量汇编和辑录前人成果。

盆景的普及和表现出的美好内涵,使其很快融入百姓生活创作中。它是年节物件中的表现对象,也用于佛前供养,还是摄影技术刚刚传入中国后,拍照中常用的背景等等。

岁月变迁,穿过历史的辉煌与浩劫,这些存留在绢钵之上、绣在绸缎之间、印刻在皮纸上的盆景形象,或为陪衬、或为主角,但无一不详实而直观地为我们记述着那些百态缤纷的市井生活和逝去的美好时光。

鸦片战争后在欧洲流行开来的摄影术传入中国。清廷统治者一度将其视为“异端邪术”,然而负责洋务活动的王公大臣们却欣然接受。1902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将一张全家福赠送给慈禧太后,自此她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召御用摄影师入宫,精心布景,装扮华贵,拍摄了三十余种装饰、不同场景的上百张照片。

这些照片也成为研究清末宫廷史、外交纪实的珍贵资料。到清代末期照相术更为普及,不再是皇家独享,但是这些照片都选用盆景作为装饰背景,可想盆景在当时是美化装饰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也为我们还原了清代盆景的真实面貌。

清宣统女子照片

清末慈禧太后与宫人合影照片

清末皮影道具

清末皮影道具

清末皮影神案

清文竹刻缠枝莲壁瓶

清广群芳谱

清红缎地刺绣“博古”帐沿

清周慕桥闺中十二景图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盆景是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其在美学上的终极目标。今天我们透过“盆景”这一小小的隔窗,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博物馆日益面临的挑战,盆景文化生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当代体验园林文化,打造诗意栖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特别感谢为此次展览提供精美展品和内容策划的南京博物院以及为此次展览补充展品的北京市文物公司。

一个展览并不能尽现盆景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希望展览能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借鉴,用以打造我们心中的园林。

“园林线上课堂”将推出更多形式丰富的优质科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大家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了解璀璨瑰丽的园林历史文化、艺术、生态和科技。美的园林,就在你身边。

关注中国园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微园林”线上观展览 赏文物 品文化后续还将有更多精彩的“园林线上课堂”系列推送

温馨提示

1、做好个人工作场所清洁消毒,勤洗手,多通风,增强防护;

2、同一办公空间内有多人时,佩戴好口罩,保持适度距离;

3、正确获取权威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4、消除恐惧心理,作出理性判断,保持良好心态

向上滑动阅览往期精彩回顾:

园林线上课堂(1)丨新春•莳花弄草好园居

园林线上课程(2) | 新春·吉庆有余话金鱼园林线上课堂(3)丨新春•描鸾刺凤园中绣园林线上课堂(4) | 新春·生生不息祥瑞兽园林线上课堂(5) | 园博线上观展指南 足不出户领略园林大展

园林线上课堂(6) | 走近“清微澹远-中国古琴文化展” 品味山水情怀

园林线上课堂(7) | 线上观展——京津冀地区园林样式雷图档展

园林线上课堂(8) | 线上观展——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瑰宝大展

园林线上课堂(9) | 线上观展—— 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

园林线上课堂(10) | 赏景·深藏在苏州园林中的亭

园林线上课堂(11) | 品珍·太湖石立峰赏石

园林线上课堂(12) | 听苑·青铜器“刖人守囿车”

园林线上课堂(13) | 线上观展·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

园林线上课堂(14) | 观展·VR看“走进古中山国”展

园林线上课堂(15) | 听苑·四十三年逨鼎

园林线上课堂(16) | 赏景·风光尽廊前 苏州园林里的长廊

园林线上课堂(17) | 品珍·象鸟蛋

园林线上课堂(18) | 听苑·上林瓦当

园林线上课堂(19) | 赏景·岭南园林看厅堂

园林线上课堂(20) | 品珍·上林瓦当

园林线上课堂(21) | 观展·瓷上园林·从外销瓷看中国园林的欧洲影响

园林线上课堂(22) | 赏景·岭南园林观勾阑

园林线上课堂(23) | 品珍·奔子母鹿纹瓦当

园林线上课堂(24) | 观展·VR看“园林与昆曲”展

园林线上课堂(25) | 品珍·四吏辅首衔环树木纹画像砖

园林线上课堂(26) | 赏景·岭南园林品灰塑

园林线上课堂(27) | 观展·VR看“从南越国宫署遗址到海上丝绸之路”展

园林线上课堂(28) | 品珍·鹅纹画像砖

园林线上课堂(29) | 赏景·春分和气应 暖阳照园林

园林线上课堂(30) | 观展·VR看首届“彩塑中国”全国雕塑作品邀请展

园林线上课堂(31) | 品珍·严道橘园封泥

园林线上课堂(32) | 赏景·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园林线上课堂(33) | 观展·VR看“看见”圆明园展

园林线上课堂(34)| 品珍·黄杨木根花台

园林线上课堂(35)| 春韵·春来早知道 悉数“真”迎春

园林线上课堂(36)| 节俗·清明又寒食 经典忆先贤

园林线上课堂 (37)| 颂英雄清明诗会

园林线上课堂 (38)| 节俗·曲水流觞话兰亭

园林线上课堂 (39)| 品珍·青花山水人物纹盘

园林线上课堂 (40)| 云赏春·东风袅袅泛崇光

园林线上课堂 (41)| 听苑·绿釉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