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雲博館》第一集

大家好歡迎關注第一期的汽車雲博館,時光流轉,歷史多少人去花開,群雄逐鹿,又埋沒了多少英姿俊才。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於當時政府閉塞讓很多中國發明埋沒在這塊神聖的土地上。



其實第一輛蒸汽車是在中國製造的,當時由一位比利時籍傳教士名叫南懷仁,在北京製造出了蒸氣動力機械裝置,成為第一輛四輪蒸汽車。



距詹姆斯·瓦特(1736-1819)出生早了64年,比他製成的複式蒸汽機早了115年,比西明頓將蒸汽機應用於輪船早123年,比司蒂芬孫用於火車早150年,比布爾用於汽車早200年。

第一輛:南懷仁蒸汽車



1672年在北京開始製造,其手稿於1681年完成,並於1687年發表在德國出版的《歐洲天文學》上。



南懷仁蒸汽車長兩尺(66cm),四個車輪,車子中部安裝了火爐和汽鍋。銅製的汽鍋猶如現在的水壺,下平上圓,頂上有一噴氣壺嘴。其原理是利用一定溫度和壓力的蒸汽噴射作用,推動葉輪並以此帶動軸傳動,最終通過齒輪帶動車輪前進。南懷仁蒸汽車雖然沒有運輸的實用價值,但已經擁有了蒸汽汽車的概念,是人類歷史一項重大發明。

為什麼說他是人類的重大發明?



因為火力發電站、核電站、乃至核動力航母等都源於此技術。由鍋爐產生高溫、高壓蒸汽噴向汽輪機葉片,汽輪機再帶動齒輪,齒輪帶動發電機發電。



核電站只不過是把鍋爐換成了核燃料控制棒用以產生高溫、高壓蒸汽,利用蒸汽機推動汽輪機轉動,並帶動發電機發電。



這一動力系統裝在輪船上,將發電機換成螺旋槳,又可以推動輪船,核動力航母的動力系統就是這樣。



冷知識:南懷仁的蒸汽車靈感可能源於1629年,意大利G.de布蘭卡(Giovanni Branca,1571-1645)設計的一種轉輪,讓蒸汽通過管子直接噴射到轉輪上產生旋轉運動。

第二輛:奔馳一號三輪車



奔馳一號三輪車雖然不是世界上第一輛不依靠人力、畜力行駛的車,但其是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汽車。1885年卡爾·奔馳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並於次年(1886年)1月29日為發明專利立案,因此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也將1886年定為世界汽車誕生年。



該車裝有臥置單缸四衝程汽油發動機,785CC容積,0.89匹馬力,每小時行走15公里。該車前輪小,後輪大,發動機置於後橋上方,動力通過鏈和齒輪驅動後輪前進。



奔馳一號後面的轉盤是它的啟動裝置,啟動後噪聲極大,冒著黑煙,而且很難操控,速度只有16km/h,比馬車還要慢,傳遞動力的鏈條也常常發生斷裂。



面對社會愚諷,1888年8月5日的早晨,貝爾塔趁著丈夫熟睡之際,帶著兩個兒子歐根和李察駕駛著這輛車從曼海姆到普福爾茨海姆去看望她的母親。本次旅程一共行駛了66英里(106公里),並通過電報宣佈成績。用實踐證明了奔馳一號的價值,並且回擊了社會的愚諷,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名女性駕駛員,為後來的世界汽車工業奠定了基礎。



難道只因為奔馳一號運用了汽油發動機,就奠定了汽車製造的基礎嗎?





當然不止這些,早在1879年初,卡爾·本茨生產的發動機點火成功後,他便順利得到了點火系統、火花塞、汽化器、離合器、變速箱和散熱器等汽車零部件的專利,他的夫人還發明瞭剎車片,這些機械部件在現代汽車上都一直在延續。



冷知識:卡爾·本茨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可能源於他自身的事業環境,15歲通過機械工程師資格考試,被譽為天才少年。27歲和曼海姆開設了一家公司。夫人為了支持他變賣了嫁妝以及親身駕駛來進行試驗。

成功不單單源於自身的努力,還要有機遇和幫助。就算萬事俱備,抉擇也可能讓你失敗在喜悅中。下期節目裡的車企,就有一位失敗在經融危機抉擇上的“倒黴蛋”。

下期預告

歷史第一套汽車標準服務是誰推出的?歷史第一輛女性汽車是哪一款?第一套汽車流水線又是誰創造的呢?下週四《汽車雲博館》期待你的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