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已定?从四巨头财报看“大疫”之下通信设备市场

在历经了三年无线市场的“寒冬”后,5G商用让设备商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但四大设备商之路,已俨然‘分道扬镳’。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又会为设备市场蒙上怎样的阴影?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党博文

在历经了三年无线市场的“寒冬”后,5G的正式商用与规模建设无疑让设备商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3月31日,随着华为公布2019年年报后,以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为首的四大通信设备商2019年“成绩单”都已相继发布,从财报看来,四大设备商的营收与利润与去年相比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华为在美国“实体清单”重压下的首份年报依然实现了逆势上扬,爱立信实现“V”字反弹,诺基亚利润转正,中兴业绩也逐渐回复到了2017年制裁前水平,5G之下,设备商的春天似乎来了。

5G催生“V”字反转 马太效应初显

2019年对于设备商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5G正式商用,全球有60多家运营商部署了5G网络,其中有超过50家正式推出了5G商用服务,虽无线市场依然呈现四足鼎立竞争格局,但作为设备商龙头的华为却在不断拉大与诺基亚、爱立信和中兴之间的身位。

2019年,华为全球营收达到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2019年实现营收约2967亿元,占总收入达34.5%,同比增幅3.8%。

从四年的业绩来看,华为营收与利润均持续走高,其中营收每年以超过15%的势头增长,与四年前相比,华为的营收规模也接近翻了一番,在利润上,除2019年利润同比增长5.6%之外,华为也连续三年实现了利润超过15%的增长。特别是在2019年华为处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压力下,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双增长,同时在生态布局上也走出了“不得已”的坚实步伐。

诺基亚2019年全年净销售额为233.15亿欧元(折合1813.11亿元),去年同期为225.63亿欧元(折合1699.24亿元),同比增长3.33%,净利润1100万欧元(折合约为8424万元),同比增长103.28%。

继2018年超越爱立信之后,诺基亚在无线市场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营收达到了四年以来的“巅峰”,并且,经过了三年的沉沦,诺基亚2019年利润终于“转正”。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2019年诺基亚裁员近5000人,2019年的利润上涨,也是诺基亚“瘦身健体”后的效果初显。

爱立信2019年全年净销售额达到至2272亿瑞典克朗(折合1610.78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净利润18亿瑞典克朗(折合12.76亿元),同比增长129.32%。

爱立信在2019年实现了“V”字反转,收入走高。与此同时,在2018年爱立信净利润实现了“V”字反弹后,2019年爱立信利润也正式“转正”,据了解,爱立信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了有机销售额增长,并且,中东和东北亚市场营收的同比增长也是爱立信此次营收与利润上涨的主要原因。

而“涅槃重生”的中兴通讯营收逐渐接近了“制裁”前的水平,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迎来了“转正”。2019年中兴通讯实现营收907.37亿元,同比增长6.11%;净利润51.48亿元,同比增长173.71%,其中运营商网络实现营业收入665.85亿元,同比增长16.66%,是2019年业绩增长的主要贡献点。

分析四大设备商财报,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华为正在更大的增长拉开与其他三家设备商的距离。华为2019营收总额接近诺基亚、爱立信、中兴三家收入之和的2倍,净利润总额更是接近其他三家净利之和的10倍,马太效应初显。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认为,从最新财报看,主要设备商在2019年集体跳了一个“V”字舞,实现了收入、利润的上扬,但从更长区间看,主要设备商有的“逆风”爬上坡,有的“顺风”滑下坡。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并没有与政治隔离,黑天鹅还是时常飞起,发展路上主要设备商既创新澎湃,也“命运多舛”。

“师出同门” 却已“分道扬镳”

毫无疑问,除市场格局与企业规模外,四大设备商的业务板块也已经分道扬镳,业务模式与业务结构已尽然不同。

2019年华为收入主分三大板块,受5G换机红利的推动,2019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673亿元,

同比增长34%,占总收入的54.4%,已经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主要营收来源,企业业务收入也以达到897亿元,占总收入的10.4%。

中兴通讯则在运营商业务外也将消费者业务放在首位,包括手机、移动数据终端、家庭信息终端、融合创新终端等产品,以及相关的软件应用与增值服务。2019年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营收为149.97亿元,同比下滑21.93%,占总营收的16.53%,此外,中兴通讯2019年政企业务收入达91.54亿元,占总营收的10.09%。

而反观爱立信与诺基亚则的收入结构则是显得更加“纯粹”,其中诺基亚单一网络服务占比接近营收总额的80%,并且,从收入结构来看,软件与技术侧的营收从总体归结看,也尽属运营商业务范畴。

总体而言,华为和中兴无疑是端到端的信息通信全生态的业务布局,而诺基亚、爱立信,似乎正不断的收缩与回归电信网络本身。

通信产业本质是技术产业,四大设备商竞争能力的背后是技术和研发的“较量”。在这其中,华为一直是投入研发的大户,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0%用于研发,

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6000亿元,2019年研发费用更是达到1317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15.3%。

同样保持高额研发投入的还有中兴通讯,2019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达到125.48亿元,同比增长15.0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83%。

数据显示,在ETSI最新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排名中,华为以3147件排名第一,中兴通讯以2561件从原来第五跃居到第三。

辛鹏骏指出,经过近几年转型、变革、定局,通信产业四巨头发展路径已经基本“分道扬镳”,

华为已经成为具备一定基础研究和生态能力的通信全产业链端到端主导厂商,中兴通讯则试图做一个缩小型的华为“翻版”,爱立信、诺基亚似乎聚焦回归到“纯”通信设备商。

2020:大“”之下如何走?

新冠疫情的突发和在全球蔓延,已为通信产业带来了影响。3GPP暂缓了Release 16与Release 17的标准冻结进度,有分析认为,2020年全球5G建设势必也将与计划相比有所放缓,对于设备商而言,2020年在积极“跑马圈地”的同时,更要“养精蓄锐”。

“我们在移动接入业务和产生现金流方面面临挑战。”诺基亚原首席执行官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我相信2020年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我相信我们正在采取正确的步骤,在今年逐步改善运营状况,并将迎来更为强劲的2021年。

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Borje Ekholm)则指出,爱立信对业务流程数字化的投资将在2020年增加成本,并将在2021年及以后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利润率。

华为的挑战也不会小。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则指出,2020年,华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既要克服长期“实体清单”限制的挑战,也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之一,受“新基建”影响,整体5G发展脚步不会放缓,在网络建设与应用层面正迎来新一轮加速。

日前,中国移动公布了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采中标候选人名单,其中,华为赢得了总合同份额的57.3%,中兴通讯获得28.7%,爱立信占比11.5%,中国信科2.6%,诺基亚则遗憾“滑”出榜单。

作为老牌设备商之一的诺基亚在设备集采中遗憾落榜,给通信设备格局的变化以想象空间。而针对日前网络流传的“致联通函”事件,上海诺基亚贝尔CEO马博策在公开信中称,作为在中国通信市场服务了近40年的通信“老兵”,5G对任何厂家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战略将全力配合和支持所有运营商的5G部署,同时与其共同推动行业市场的数字化应用,确保中国5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成功。

网络流传的“致联通函”

值得一提的是,4月7日晚间,中国移动公布了2020年5G SA核心网新建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再次入列,诺基亚再次出局。

事实上,在失去中国移动这一市场的背后,电信与联通的集采将对后续诺基亚在中国5G市场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新基建”的推动让中国通信产业似乎是一枝独秀。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分析认为,预计2020年中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可达4500亿元,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设备上的投资将超过2200亿元,围绕2020年新基建中5G上下游采购可达5000亿元。

当前,随着国外疫情蔓延,全球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趋势愈发明显。”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对《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对于我国通信设备厂商来说,危中有机,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是新一轮产业政策重要发力点。

温晓君认为,通信产业链应以5G数字“新基建”为牵引,加快5G网络部署和商用步伐,推动5G+超高清、5G+工业互联网、5G+自动驾驶、5G+远程医疗等应用普及,对于引燃后疫情时代产业动力新引擎,保障经济稳增长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每一个通信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疫情之下的全球通信产业,2020或充满变数。最接近四大设备商的中国信科,也正“磨刀霍霍”。高通、思科则在各自领域继续占据主角。而在一些领域,英特尔、三星、新华三正跻身入局。一些“隐形冠军”也正在专业化与多元化间延展。

期望2020年主要设备商安好,适当的竞争格局,有利于产业生态整体健康。”辛鹏骏表示,今年大疫之下,不可避免对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蒙上阴影,像中国“加快新基建”的“作业”,不一定是很多市场能抄得了。加之美国对特定企业的持续打压,会加速格局调整。有的企业或被“逼上梁山”,成为通信产业新技术格局的生态盟主,有的企业或归位到专业公司,当然,更有企业或“滑”出赛道,也会有企业“挤”道入局。

通产读财报系列:

中国铁塔年报发布:净利增长97%

中移动年报发布:2020年5G投资1000亿

中联通“交卷”:2019净利增11.1%,今年5G投资350亿

中国电信2019业绩“交卷”:新基建项目亮眼

深读三大运营商2019财报:5G投资占比增至五成,能否扮演“白衣骑士”

谁是“优等生”:一张图看三大运营商2019成绩单

“加快新基建”系列报道:

总编评论:携手激发5G稳增长澎湃动力

“新基建”九人谈:数据中心如何加速跑?怎样才能赢?

加快新基建,数据中心如何加速跑?

八专家谈5G“新基建”:如何加速跑?怎样才能赢?

把2160亿元电费降下来:地方硬核政策该如何助力5G快跑

加速5G新基建,60万站“小目标”该如何炼成?

经受住新冠疫情冲击:高技术产品、通信服务表现抢眼

又来了!电信联通25万站5G招标上路

来了!最大5G“新基建”集采发布

王晓初:五点建议加快5G发展

迎接新基建,光通信产业加速跑

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充分认识紧迫性,务实推动快发展来了!

加快新基建,互联网巨头不旁观

加快新基建:单波200G骨干网呼之欲出,400G还有多远?

加快5G新基建,5G专网的“私家花园”该如何垒起?

复工复产抗击疫情系列报道:

对冲疫情影响:一大波通信采购正在路上

工信部:加快5G建设进度

疫情之下的电信流量激增:能否助力运营商走出低位?

运营商开年平淡:首月两大支柱业务用户增长乏力

疫情之下的5G建设:短期收紧,长期如何?

分批复工,总部在武汉的全球最大光纤商保障供货不中断

一边抗疫一边复工,总部在武汉的中国信科很稳健

下沉网格化管理,中天科技有序复工

防疫生产两手抓,亨通集团确保产品如期交付

三大运营商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五到位”“九注意”,俊知集团全力稳生产保供应

中国广电抗“疫”中的亮点与遗憾

总编辑展望:2020,这个行业会更好吗?

总编评论:携手激发5G稳增长澎湃动力

中移动年报发布:2020年5G投资1000亿

重磅:6G概念及愿景白皮书

中国铁塔年报发布:净利增长97%

赶“晚集”:FCC百亿美金重耕Sub-6G

敲黑板:如何快速切入Wi-Fi 6市场?

停发非5G终端入网许可,能否助推5G快跑?

王晓初:五点建议加快5G发展

美对我高密度光纤设备及其组件发起337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