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只是个人记忆,而非债务丨爱德加•凯西


业力不是债务,也不是惩罚

它只是一种交互而有活力的记忆

旨在扩展提升灵魂意识

什么是业力?虽然这是个频繁讨论的话题,但毫无疑问,这是关于灵魂之旅的最容易被误解的主题之一。

面对这类经验,许多人经常觉得有一种望洋兴叹的无力感:

“唉,这就是我的业力,没办法呀”。

凯西解读却提供了一个有关因果业力的独特视角:业力既不是债务也不是限制,而是在个人内在被激活的、给灵魂灌能的记忆。此这种记忆可能是有益的和有用的,同时它也可能是具有挑战性和有伤害的。

业力不是债务


有一次,一名27岁的女子咨询爱德加.凯西,想要了解自己和家人之间存在什么“业力债务”。凯西告诉她,像许多人一样,她误解了业力原则。解读鼓励她把业力看作是她必须处理的个人记忆,而不是在自己和另一个人之间存在的繁重的、可怕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

此外,她对这个家庭成员曾经遇到的关系的业力记忆,很有可能与另一个人对过去相同生活经历所拥有的记忆非常不同。实际上她正在经验的业力仅仅是她对某种个人执着的记忆,而不是像她和亲人之间的某种债务或过节。对此,她不得不自己去

面对和穿越

生命之所以让她现在的生活再次面对同一个人,正是为了让她有机会穿越前世的记忆。她的业力仅仅是她对曾经遇到的关系无意识的某种执着。凯西告诉她,人与人之间没有业力这样的事情,相反,只有与他人有关的个人业力记忆。


建设性地面对业力记忆


以凯西与他的儿子之间的故事为例,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有建设性的面对业力记忆。

休.林.凯西(凯西的长子)经常分享他经历了很多与自己的父亲困难的业力纠缠。从休.林的角度来看,他和他父亲在古埃及那一世当中都拥有权威,那是他最具挑战性的业力记忆之一。除了争取人民的青睐和信任外,在此期间,他们也爱上了同一个女人。部分是嫉妒,部分出于政治,在那一生中,休.林最终设法将凯西从国内驱逐出境,有效地结束了凯西对人民的影响。

在这次转世中,休.林选择了他之前的对手(凯西),作为他自己的父亲。他必须穿越他个人的嫉妒与竞争的业力记忆。有一次,休.林谈到他的这个业绩记忆的经历时,提出了以下几点:“我和爱德加.凯西有过困难的时光。对我来说,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一个非常好的父亲),也不止是一个好的老师,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让我不得不面对和处理。

而幸运的是,他也是我所知道的最有爱心的人物。而且,因为他所能传达的爱,让我处理我前世所拥有的嫉妒和仇恨,这是非常棒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经历,让我清理了很多东西。”

休.林终生都是爱德加.凯西最强大的支持者、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有效地升华了之前他们之间发生的一切的记忆。

编者注:休.林在这一世选择凯西为自己的父亲的目的,正是为休.林能够转化自己的嫉妒心提供契机。通过与父亲(凯西)的相处,能够理解并感受父亲身上的光芒和品格,休.林最终走过“艰难的时光”,从嫉妒转向了爱。


正面/负面业力记忆


凯西曾经给出一个比喻, 来解释如何更好地去理解业力:这与身体的营养吸收过程非常相似。身体摄取食物,然后将其分解吸收,或赋予身体力量,或带来不适。类似地,灵魂的身体通过当世吸引来的生活体验和境遇,来吸收业力记忆。

在正面业力的情况下,随着人生的经历和体验,刺激和唤醒这些宝藏,这些记忆会浮现出来。例如与前世挚爱的人美好邂逅,以及唤醒灵魂以前掌握的天赋和能力。

负面的业力记忆包括了了诸如未解决的愤怒、偏见、仇恨、上瘾和其他贪嗔病的形式,这些形式妨碍了灵魂体验到内在的同一性这些记忆必须面对和解决,从而创造一种意识的蜕变或个体意识的扩展。例如,上瘾模式的记忆可能会被一支香烟或一杯酒重新唤醒。个体此生如何处理这个记忆,将决定他或她的一段实际生活体验。

要着重指出,即使是“负面”的业力记忆本身也不是坏的,他们只是一段记忆。这段记忆是否导致灵魂学习议程上积极或负面的经历,仍然是由自由意志来决定的。

以凯西自身为例,他每次给予解读时,必须失去意识的原因是:在一个前世里,他因为自私的目的,滥用了他的灵性能力。虽然超感知的天赋仍然是他自己的灵魂的部分,但是这一生作为克服前世自私的一种手段,他每次解读时都要“放下自我”。

业力的意义:扩展、提升意识


在凯西解读中经常做如下表述:“生活的经历会成为垫脚石或绊脚石,取决于个体如何应对这些经历。”

可以肯定的是,积极和消极的业力记忆,可以影响目前的关系和经验。然而,自由意志仍然是个体如何处理他或她的记忆的最强有力的部分。态度和意志实际上才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不是因果报应。

一方面,业力有时可以等同于“以眼还眼”的说法,或科学界熟悉的每一个动力都有反作用力。如果你不能有意识地“蜕变”或“扩展”个体意识,因果记忆就可能以“报应”的方式精确地展现。

例如,你在这一世中骗了我十块钱,因此我将在下一世骗你十块,目的在于你会了解到“知道被骗的感觉”。虽然“欠债还钱”的互动形式表达了对“以眼还眼”业力法则的理解,但实际上,这并不符合“业力关系是为了提升意识”这个主要目标。

若一个人能够通过生活经历的总结与调合,达成和意识成长——领悟到:骗某人的十块钱是非善之举。从而扩展了个人意识,那么他就不必再亲历实际的经验。


设定灵性理想,转化负面记忆


凯西认为:正面的记忆和负面记忆同样可以轻易唤醒和激发出来。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强调设定灵性理想。每个人都着重于培养自己所拥有的最好的部分,那么,负面的业力记忆模式可以被消除,并被更积极的方式所取代,这将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整体化进程。

总而言之:业力不是债务,也不是惩罚,业力只是一种交互式的、 有活力的记忆。这种记忆在灵魂处理当前的经验和关系时得以唤醒。

正面积极的业力记忆可以有助于重新唤醒个人才赋和能力。负面的记忆经常需要改变个人意识或觉知的扩展。

业力记忆肯定会影响和塑造我们的行动和反应模式,但其影响力只能在我们允许的程度范围内。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没有什么是命中注定或不可更改的。

实际上,生命是灵魂的个体完整化的终极之旅的一部分,在各种经验和关系中得以发展和展开。这些经验不是抓住我们或者放在那里以某种方式惩罚我们的,而是仅仅是旨在扩展灵魂意识的学习课程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