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和你们断绝家庭关系”,女儿“不孝”发言,却获众人支持

也许有人觉得“重男轻女”是上一个世纪的思想了。现在的家族还会这么重视宗族观念吗?现在的父母还会这么在意孩子的性别吗?

但是当我们留心听,有只强调”让着弟弟“,从来没有说过“帮帮姐姐“的家长;有在饭桌上为生了儿子,而不是女儿庆祝着。当一些现象越是日常,越是以不被在意的方式出现,越是代表着一种刻板化和一种难以弯转的思想,甚至因此带来女性对自己性别的“轻视”在向下一代蔓延。为什么我们要记录与思考这些现象?是为了不要让这些遭遇被漠视。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安家》频繁上热搜,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大概是我见过最惨的一个,她的母亲潘贵雨是她的债主,以为给了她生命,就可以无休止的索取。

潘贵雨各种撒泼打滚问她要钱,拿到了女儿二十万血汗钱,转身给儿子买房付了首付,又继续让房似锦帮弟弟还房贷。

生活中有这样的妈妈吗?有,尤其是在农村,儿子就是父母的依靠,女儿会被认为是外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如果这个儿子没本事,父母就会想办法把女儿培养成扶弟魔,一家人为家里的男孩服务,给他买房结婚,耗尽半生的金钱和精力。

房似锦爷爷去世以后,房似锦才看清楚潘贵雨的真面目,她不停地以爷爷生病的理由,问房似锦要钱,却一分都没有给爷爷看病,房似锦一怒之下和亲人断绝关系!

看到这里,有人指责房似锦的不孝,说作为女儿再怎么也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但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更多的人都纷纷选择支持房似锦,并表示这样的父母根本没有资格要求女儿孝顺。

现在还有很多人受到重男轻女的思想荼毒,这对于每个女孩而言都是非常大的伤害。一方面,重男轻女会影响女儿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重男轻女会让女孩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阻碍,变得敏感自卑、厌世。

拒绝"重男轻女",父母应该这样做: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尊重孩子,在孩子尝试着自己做主的时候,父母不要用“你还小”“你不懂”等言语来阻止孩子的行为,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参与到家庭讨论中来,孩子也会更理解父母,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拥有家庭事务的参与权,能锻炼他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有主人翁意意识。

每个人都曾是子女,也即将成为父母,所有前人走过的路,后面你总会再走一遍。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认识到,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不是父母意志的产物。

少一个潘贵雨,就少一个“伏地魔”家庭。


END.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待重男轻女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