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古老的议价方式——捏价

捏价即指生意人在做买卖时袖筒里秘密讨价还价的一种方式。过去,做买卖的人并不把物品价格标出来,而是双方都看了货以后,在袖筒里商定价格,而且物价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浮动。这种不用语言而在袖筒里捏指头谈价钱,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隐秘性,以免旁人听见。

袖筒里捏价,一般捏住食指表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捏住食、中二指,表示二、二十、二百、二千、二万;再加无名指表示三、三十、三百、三千、三万;再加小指表示四、四十、四

百、四千、四万;捏住五指表示五、五十、五百、五千、五万;捏住拇指与小指表示六、六十、六百、六千、六万;捏住拇指、食指与中指表示七、七十、七百、七千、七万;拇指与食指展开表示 八、八十、八百、八千、八万;食指握弯表示九、九十、九百、九千、九万。双方讨价还价时,往往手在袖筒里活动,而嘴上只说:“这个价,怎么样?”直捏到双方认为价格合适为止。若双方捏的数字差距较大,就各自作罢,另觅交易对象。

过去,人们冬穿皮,夏穿长衫,袖子长且宽,在袖筒里议价比较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穿的逐渐改为制服或西服。即使有人穿传统的皮祆,其袖子也不是太宽了。所以,今天不少生意人捏价改在衣襟、羊皮袄下。如专事羊皮买卖的,将羊皮往手上一盖,即进行交易。

在牲口交易市场上,最流行这种古老的“捏价”方式,并且经纪人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纪人先和卖主商量,双方伸出右手,袖口相接,手指对话,数字由大到小进行切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手相握即表示可以按照这个价钱出售。即便是站在身旁,别人也无法了解到底多少钱能够出手;紧接着经纪人和买主以同样的方式商议能够接受的价格,再向卖主回复买主的接受价格,三番五次地进行商讨,最终交易达成,整个交易过程买卖双方不直接捏价,都是经纪人从中幹旋。

对于牲口的评价,全凭经纪人一张嘴,使得买卖双方都能够接受,这就是经纪人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正直的经纪人只是按照明码标价,从中提取合理的费用,交易谈成之后、把双方请到市场管理人员处,履行交易手续,上完交易税之后,买卖两家各出若干费用即可。但是,混迹于市场的个别不法经纪人,往往是“吃双料”的。所谓吃双料,就是在捏价时,向卖主压价,对买主抬价,这样中间会出现交易差价,交易成功时,经纪人不让买卖双方直接交钱,而由他代劳,他轻松地将差价部分装入自己的腰包,还要收取正常的交易佣金。其实经纪人的眼睛,完全要看买卖双方的聪明程度,遇到老实人就会“吃双料”,遇到精明的买卖人,这种手段轻易不敢乱用,否则这个饭碗要被砸,弄不好还要吃官司。

整理: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