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直觉的指引,让我们远离陷阱与危险

昨天带着儿子,从游乐场出来之后,去菜市场买排骨。因为去的比较晚,所以大部分摊位都收了,就在一个看着排骨还比较多的摊位,挑了一块排骨。

肉贩拿起我挑出来的排骨就开始给剁。他把剁好的排骨放在一堆袋子和案板上的一堆肉之间。

这个反常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要放在这儿,而不是直接给装袋里。

这是第2个疑虑,其实还有一个疑虑是,他为什么拿出来直接剁,而不是先称一称呢。我以前买排骨的时候从来都是,称完才问你要不要剁了。

等他剁完装袋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的疑虑。他在装袋的瞬间将他袋子底下的一堆剩排骨和刚刚剁好的迅速混合,然后就要给我装。

眼看不对劲。

我问:“为什么你要把袋子底下的排骨给我?”

他狡辩:“哪有啊?袋子底下哪有排骨,都是刚刚剁的。”

我说:“那我不要了。”

然后他就说:“那你把你不要的挑出来。”

我本来是打算不要的,但想一想还带着儿子,还是勉强自己要了。

然后我就把他多装的部分一一挑出来。因为有些根本就挑不出来,只是大致的挑了一下。

我一边挑他一边在那嘟囔:“根本就没有剩排骨,都是新鲜的。”

可能正是因为他看见我带着儿子,不会注意他的动作,所以他才会糊弄我。

当然糊弄的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当我买完走的时候,我看他把我挑出来的排骨又给用袋子盖上了,谁是下一个受害者?

这一瞬间的直觉,是我们的潜意识的表现,常常给我们指引。

这次也正是因为发现肉贩这两个反常表现,所以觉得他肯定有问题,潜意识就告诉我,要盯着他装袋子。

最终果然发现了问题。

现在想想其实在我进入菜市场的时候,这个提醒也就开始了,因为别的摊位都基本没有排骨了,只有他家剩的最多。

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我只是没有没有往深处想。

他正是因为经常干这种事情,熟悉的顾客们从来不在他那买,所以才导致还剩这么多,只有像我不经常在他家买的才会上当受骗。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说,章莹颖当时被骗上车的时候肯定有不好的直觉,只是她没有选择遵从大脑发出的讯号。

据报道,在她被骗之前,还有一个女生也差点上了克里斯滕森的车,可是这个女生感觉不对劲,她选择遵从自己的直觉,于是她成功逃过一劫。

一旦我们感觉到恐惧,一定是直觉捕捉到了潜在的危险,如果我们能及时察觉和相信这些信号,就能从危险中脱身。

大家还记得去年的“空姐打车遇害案”吗?

2018年5月,21岁空姐在乘坐滴滴车返回市区时,惨遭司机杀害。

其实在车上,空姐就已经觉得不对劲,当时她给室友发了微信:“说我长得特别美,特别想亲我一口。”

室友察觉到危险,让她假装给“老公”打电话,希望司机可以知难而退。

可是最终惨剧还是发生了。

现在已经无法得知,如果她觉得不对劲后及时下车,能不能阻止惨剧发生。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空姐的直觉已经给她敲响了警钟,却被她忽视了。

直觉是我们经历和所体验的东西,它们能迅速出现在我们的无意识中,在关键时刻,它比逻辑更管用。

它之所以可以迅速出现在我们头脑中,是因为我们以前经历过很多类似的或者听说过类似的事情,都进入了我们的无意识。当我们再次经历时,这些经历变成直觉出现在我们头脑中,提醒我们规避危险。

格尔德.吉仁泽在他《直觉》一书中说:“直觉依靠无意识的经验法则,迅速出现在无意识中。”

直觉的作用虽然强大,但如果你否认它,再强大的直觉也无法给你提供帮助。很多人遇到一瞬间的疑虑或恐惧时,总爱说“可能是我想多了”或者“他不像个坏人”,这样否定自己的直觉。

贝克尔说直觉在两方面是绝对正确的:

直觉一定是对某种迹象的反馈;

直觉一定是衷心为你照相的。

一定要相信,如果心中有了疑虑或不好的感觉,这意味着一定有值得你注意的地方,必须及时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