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30年历程中,各种邪性的致命“魔咒”集中汇总及解析


一,“419魔咒”:

每年临近4月19日,股民心里就多了一丝防备,是由于2007年后每年4月19日当天或前后一天都是下跌,就连2015年的牛市也没例外,故称“419魔咒”。

具体来看,2007年以来上证指数4月19日前后的表现如下:

  2007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下跌4.52%;

  2008年4月18日(19日为周末),上证指数下跌3.97%;

  2009年4月17日(19日为周末),上证指数下跌1.19%;

  2010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下跌4.79%;

  2011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下跌1.91%;

  2012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下跌0.09%;

  2013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2.14%;

  2014年4月21日(19日为周末),上证指数下跌1.52%;

  2015年4月20日(19日为周末),上证指数下跌1.64%;

  2016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0.3%,不过这一次的前一天4月18日下跌1.44%,后一天4月20日 下跌2.31%;

  2017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下跌0.81%;

  2018年4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0.84%,后一天4月20日下跌1.47%

 

之所以会有“419魔咒”效应,总结下来原因无非是以下四点:

  1,每年4.19前后差不多都是星期五下跌。有一种说法说星期五是一周中最后一个交易日,未来两天休市,导致无法判断周末消息面的变化,其他不确定因素变多,因此股民纷纷在星期五选择抛出股票。

  2,每年的4月底是上市公司上一年度年报和一季度财报公布的最后时限。越拖到最后时限,越是财报表现差的公司扎堆披露的时候,而4月19日已经到4月中旬,差不多离截止日期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此时正是不少机构投资者逃离的时刻,容易引起股市的恐慌盘出逃,雪崩式踩踏下跌。

  3,4月是财政缴税的大月,依据以往数据表现看,月中资金流动性可能收紧。流动性缩减市场热钱枯竭,自然对于进入股市的资金也会造成较大收紧压力。  

4,从2007年至今A股市场每逢在4月19日前后均出现了几次深幅下跌,给市场造成了深刻印象,所以往后每年只要到4月19日前后日子都会加重股市投资者的心理负担,会造成心理干预减持诱导。

二,基金的“88魔咒”:

所谓基金的“88魔咒”,就是说当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超过88%之后,市场出现调整的概率就比较大了。

比如2019一季度A股大涨,基金仓位也明显上升,2019年一季度末,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达88.6%,,股票型基金接近满仓操作。而随后2019年4月8号,A股见到阶段高点3288点,至今尚未翻越。所以,对于当下基金“88魔咒”出现,一些投资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之所以会有基金“88魔咒”效应,总结下来原因无非是以下四点:

1,主力机构平均仓位达到88%之后,股票型基金继续加仓的空间就不大了,因为股票型基金不可能真正达到满仓。如果没有增量资金买入,那么市场也就缺少继续上升的动能,调整的概率自然就增大了。

  2,是当前市场主力机构的一致性预期太强了,才会导致平均仓位都超过了88%,而一旦一致性预期太强,那么趋势就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毕竟基金净值高了随时也会面临消费者的赎回,需要盈利套现,落袋为安。

  3,基金“88魔咒”之所以显灵,也是由于其他的机构投资者及其他市场投资者不愿意为基金“抬轿子”的缘故。基金“88魔咒”出现,意味着基金都已经满仓了,也就是都坐上了轿子,只等有人来“抬轿子”。但股市里的投资者,尤其是其他机构投资者都不是傻子,谁愿意去为别人“抬轿子”呢?让别人来为自己“抬轿子”还差不多。尤其是基金持仓的一些股票,有的价格已处高位,狡猾的机构投资者更不愿意去为基金接盘而把自己套在高位。

4,由于一些新加入的机构力量偏小的缘故。比如,新基金的加入。在行情向好的时候,新基金的发行速度总是令人惊讶的。如2020年开年后的前7个交易日,就有10只新基金宣告成立,首募规模合计达到392.26亿元。虽然这些新基金的发行给市场带来了可观的资金量,但相对于A股市场近50万亿的流通市值来说,显然只是九牛一毛。更何况这些新基金同样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更加不会高位建仓,去为前期持仓的机构“抬轿子”。

三,历届“世界杯魔咒”:

所谓“世界杯魔咒”,就是说从1994年以来过去七次历届世界杯中,上证指数5次下跌,深证成指6次下跌,几乎均是惨败收场。

具体来看,1994年以来共七届世界杯比赛中A股前后的表现统计如下:

  1994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下跌30.15%,深圳成指下跌29.64%;

  1998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下跌0.66%,深圳成指下跌4.78%;

  2002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上涨13.64%,深圳成指上涨16.37%;

  2006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上涨1.44%,深圳成指下跌0.61%;

  2010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下跌3.58%,深圳成指下跌3.97%;;

  2014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下跌0.39%,深圳成指上涨1.82%;;

  2018届世界杯,上证指数下跌7.76%,深圳成指下跌8.31%;


之所以会有历届“世界杯魔咒”效应,总结下来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1,由于历届世界杯多在六月举行,而五、六月往往是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和政策空窗期的叠加阶段,俗称“五绝六穷”,因此导致了所谓的“世界杯魔咒”。

  2,政策一般在两会前后密集发布,到了6月份,政策发布频率明显降低,提振市场的政策面利好明显减少,致使股市处于相对弱市状态。

  3,因为历届世界杯基本上都在美洲举行,因为比赛时间上有好几个小时的时差“股民都熬夜看球去了,白天不是在上班就是在睡觉,基本上该段时间均无心炒股”。

四,“招商策略会魔咒”:

所谓的“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主要是指每次当招商证券召开年中和年底策略大会的时候,上证指数大概率会出现下跌。

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可以发现,从2011年以来,招商证券每年在年中(6月份)和年底(11、12月份)分别召开一次年中和年度策略大会,在过往18场策略会中,上证指数有16次在开会期间出现下跌,魔咒应验率超过90%,几乎与港股的“丁蟹效应”并驾齐驱,成为市场一大奇观!


之所以会有“招商策略会魔咒”效应,总结下来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1,从“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出现的客观时点来分析,年中或年底策略会召开之时,往往处于A股交易较为清淡或一轮走势结束之时,机构往往存在一定的盈利兑现或调仓换股需求,市场抛压的增强往往会导致股指易跌难涨,而一旦此时普通投资者过于关注所谓的魔咒效应也开始抛出,这无疑也会加大魔咒应验的概率,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在某种意义上才是下跌主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魔咒,则成为了魔咒自身自我强化的重要机制。 

2,尤其在目前弱市中,各类魔咒“显灵”的概率大大提升。再加上,招商证券总喜欢在6月和12月两个资金面最紧张的时点召开策略会,就好像看到一家着火的房子,你非要点起一只烟来,我想说,这个黑锅你不背谁来背? 

3,大盘下跌回调是在众多市场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所谓“招商证券策略会”神奇下跌魔咒,也只是市场6月和12月大概率周期回调,加上市场群体共识预期下的心理阴影效应作用的结果;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内股市除了以上四大家喻户晓的大魔咒外,其实A股还有其他一些,被股民们谈之色变的小魔咒,再此牛股王彭师傅就只简单介绍下,因为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做详细讲解了:

(1)“五穷六绝七翻身”魔咒:5月15-18日成头,一直下跌到6月底。7月初逐步构筑底部。

(2)钢铁魔咒:在很多情况下钢铁板块强势上涨,往往是大盘大跌的前奏,也形成了所谓“钢铁魔咒”。

(3)中石油魔咒:只要两桶油一涨,股市下跌的概率明显加大。中石油成了A股最有效的看空信号。两桶油已经沦为资金操控股市的最佳工具。

(4)期指交割日魔咒:每逢期指交割日,市场均会看空。数据验证:自2010年4月10日A股股指期货成立以来,截止到今年2020年4月,准确率72%。

(5)新股发行魔咒:新股密集发行时期,市场当日往往看空。

(6)乌鸦嘴魔咒:只要英大证券李大霄微博发评论看多,大盘大概率当天立刻,马上转头向下跌,有时候甚至能精确到分钟,例如大盘本来涨的好好的,只要他一发微博说各种理由看多市场,大盘不到5分钟立刻会有反应,大概率会转头向下跌,所以基本上炒股的股民都叫他股市第一反向指标。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数据采集来源于互联网望知晓)

【散户】

一洗就出,一出就涨,一涨就追,一追就套,一套就急,一急就割,一割就飙,一飙就傻,一傻就晕,一晕就买,一买就套,一套就捂,一捂就跌,一跌就卖,一卖就涨,一涨就洗。

【套牢】

给大家算一个账一只票被套10%,需要涨11%才可以回本被套20%,就要涨23%才可以回本被套30%,就要涨41%才可以回本被套40%,就需要涨61%回本被套50%,就要涨100%才能回本被套60%,就要涨150%才能回本总结一句话,等解套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自己手里的股票掂量一下,看看大盘要涨多少点,你才能等到解套?

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