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的三百首有沒有你喜歡的《虞美人》?

相信大家都聽過或者學過這首詩,我自己是非常喜歡這首詩的,相信很多小夥伴也會對這首詩印象非常深刻,在這裡我們便開始它的故事。

《虞美人》的作者是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長相極其特別,有記載:“李煜生有奇表,廣額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信奉佛教,他喜歡的是作詩、填詞、寫字、畫畫,皇位對於他來說一點都不感興趣。但是他的長相與他的才華,給他帶了許多的麻煩,太子李弘驥非常嫉妒他,並且猜忌李煜有篡奪太子之位的嫌疑。李煜為了避嫌,從來不參與政事,並且給自己封號為“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他想讓兄長知道自己無心與你爭奪皇位。

但與太子爭奪皇位的,不是太子的兄弟們,而是他們的叔叔李景遂,於是,李弘冀就把叔叔給毒死了。毒死自己的叔叔不到六個月,弘冀染病也死了。這就應了那句話:你有命爭,不一定有命享用。

顯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李璟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立了李煜為太子。公元961年,李璟去世,李煜繼位。開寶八年,趙匡胤攻打南唐,後來宋軍破城,大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戰死。無奈的李煜奉表投降,從此南唐滅亡。

三年後,即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虞美人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據說這首詞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也是李煜的絕命詞。

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真的是令人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