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唱歌最容易犯的十个错误,看看你犯错了没?

大家在唱歌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呢?比如高音上不去啊,唱歌喉咙痛啊,不知道丹田在哪呢?既然大家都有这些问题,小编就给大家来解答一下疑惑吧。


第一个问题:不清楚自己的音色。

音色是决定一个人声部归属的关键,音色虽然是天生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基本的发声训练,就很可能被错误的发声习惯所掩盖,而不能正常地表现出来。有些时候发声方法上的问题较多,比如说喉咙打不开,呼吸不顺畅,声音不集中等,都不利于声部的鉴定,又比如说有的男高音在没有掌握正确的高音技巧之前,唱高音就会比较困难,如果喉咙撑得过大,声音不集中,音色就会偏暗,就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男中音,给声部鉴定造成错觉,还有的歌唱者因为对某个声区的喜好,违背自己的音色条件,错误地模仿某个声部的音色,长此下去会给声带造成很大负担的。准确的确定自己的音色,必须去请教声乐老师,按照正确的方法给予正确认定。

二、气息不均匀

气息不均匀的话,唱歌时候就不稳,听在人耳朵里就不会很舒服。我们怎么才能锻炼到均匀的气息呢?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横膈膜,不要忽大忽小,横膈膜的推动不要突然强、或者弱。我们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横膈膜的控制要均匀,气息尽量自然,下沉。

三、换声后感觉声音没有力度

从真声换假声,感觉没有力度,原因在于你没有点的感觉,要尽量在头顶上找到一个点,加上气息,顶住,让声音更加有力量。

四、音域窄

很多朋友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的歌越来越难唱,动不动就两个八度,那么当你唱不上去或者唱不下去该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通过练声和换声练习来扩宽自己的音域,我们可以练习气泡音或者哼鸣。

五、听不准伴奏

很多人会出现卡不到伴奏的情况,老是不是快了就慢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特别的去训练下自己的节奏感,多听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在每次进伴奏的时候,自己心里默数拍子,这样就能找到伴奏点了。

第六个问题:音高不稳定

就是俗称的“跑调”。具体分两种现象,其一,冒调。就是指音准偏高,声音显得急促而不稳定,缺乏流畅的美感,并且向上走音。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音准概念,呼吸急促,气息控制不好,气息冲击过猛,并且气息吸入的过浅。

其二,偏低。表现为发声时向下走音,特别是过高的音音准越偏低,达不到高度,给人以声音,站不住力不从心的感觉,原因是气息不足,而且控制不好,对声音的支持不够,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必须建立准确的音准概念,注意气息吸入的要深些,并且保持住呼吸,加强横膈膜的力度控制,逐渐完成气息对声音的支持,这一点对初学者非常重要。

第七个问题:咬字不清。

听起来字音含混,缺乏力度。原因是咬字时唇、齿、舌等咬字器官没能积极的协调动作,造成不能大胆的咬字,并且对声母的发声动作、部位控制不够。另外喉头开的太大也会影响咬字,初学者在纠正此问题时要果断用力,嘴的动作要灵敏,要将字头、字腹、字尾处理好,但同时又需注意不要把字咬死,并且与发声训练中的共鸣位置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练习。

第八个问题:只注重声音,不注重情感表现

很多初学者认为,歌唱就是唱声音。声音唱得高、唱的响才最好,没有考虑到歌唱情感的重要性,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全面的。因为要把歌唱好,关键还要以情带声,要用真情,本身的美感是听众受到感染,是想演唱者本身都没有为歌曲所感动,又怎么能够感动别人呢?

最后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通过点赞转发收藏分享的方式为我们打call。

您有想学的声乐技巧吗?您有难以解决的唱歌难题吗?请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本号的更新内容会参考各位的意见。想要了解更多唱歌技巧,想要学唱歌,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