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促复工达产、抓重点项目,朝着“双过半”“双胜利” 目标大干快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促复工达产、抓重点项目,朝着“双过半”“双胜利” 目标大干快上


重大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集中力量推动企业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并尽快达产达效,是我们努力实现“双过半”目标的重中之重。在这场疫情防控的“第二场战役”中,我们大干快上,勇立潮头。

“大干快上”,体现在重点企业达产达效上:

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是生产2-甲基吡啶、2-氰基吡啶及其他精细化工中间体的企业。2月20日复产以来,该公司逐步投料生产,目前启动了两个车间的8套装置,每天产能30多吨,达到了原来的产量。

鹤壁元昊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是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等医用品原材料,年前接到1500吨的订单,年后又陆续接到新的订单。2月20日复产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返岗人员达到90%以上,生产车间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转,公司出口和内销共计发货300多吨。

“大干快上”,体现在企业主动出击、危中求机、化危为机上:

鹤壁联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危机中找准机遇,利用生产橡胶助剂的优势,在疫情期间生产医用手套,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迎来发展新机;河南康灸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改变生产计划,用10天时间迅速建成3条隔离衣生产线并通过审核投入生产,成为我市首家隔离衣生产企业;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原本生产食用酒精的优势,改进工艺技术,开发出多条医用酒精生产线,迎来另一个发展的春天……

“大干快上”,体现在项目建设的紧锣密鼓、高效推进上:

山城区总投资10亿元的清洁科技装备产业园项目复工后,抓紧时间上人、上设备,实现了项目快速推进,同时坚持同步建设、同步招商,第一批企业已签订入驻合同,6月中旬即可完成项目入驻。

淇县结合项目实际,统筹运用腾笼换鸟、兼并重组、厂房租赁等方式,成功盘活原奥博中空成型项目,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的河南秋海新能源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项目,目前1个车间已经投产,其他3个车间已经改造完毕。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满城樱花及樱花主题公园提升工程项目在淇河两岸已连片栽植高品质名贵樱花1万余株,并具备开园条件。

…… ……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层次明显提高,项目盘活成效显著,延链补链项目逐渐增多,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效已经显现,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自省发改委2月14日开始通报以来,我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3月20日,省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市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全市3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个续建重点项目、48家金融机构的340个营业网点、20家大中型物流企业、164家成品油经营企业、175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27家大型商超、9家星级宾馆、81家外贸企业、20家外资企业均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企业项目复产达效的同时,正常的生活秩序也逐步恢复。

餐饮行业熬过了寒冬,等到了春暖花开。3月18日,我市发布了恢复餐饮行业堂食服务的公告。在裕隆·爱之城餐饮区,复工的餐饮店采取了间隔就餐、无接触支付等措施,让消费者安心就餐。在中凯商业街一家餐饮店内,负责人肖经理对复工一周后店里终于重现“烟火气息”特别激动。

春风化雨润无声,学子归来正当时。在家过了一个超长“寒假”的学生,也逐步有序复学复课。4月7日,高三复课;4月13日,初三复课……

截至目前,全市8283家餐饮单位复工7528家、复工率90.9%,其中810家单位食堂复工221家;全市69455户个体工商户复工66859户、复工率96.3%。全市223家运输企业复工213家、复工率95.5%,到岗职工8244人、到岗率98.3%,其中市内7486人、市外758人;全市17家A级景区企业,复工营业16家、复工率94.1%。


创新方式、拓展渠道,确保招商“不掉线”、外资 外贸“不掉队”

疫情发生后,人员流动受阻、现场接洽困难等难题摆在了招商引资工作面前,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顺势而为,敢于创新,抢抓机遇。

2月28日,我市举行招商项目网上集中签约仪式,26个项目进行网上签约,投资总额133.9亿元,涵盖清洁能源与新材料、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电器与新能源汽车、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产业等领域。

从“叩门招商”到“云端互动”,疫情之下,我们招商引资“不掉线”,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整合各类招商资源,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推进网上招商,变项目签约“见面签”为“网络签”“云上签”,力求“零跑腿、不聚集、能办事”,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同时,我们还致力于完善谋划、在谈、签约、落地、竣工重点招商项目“五个清单”台账,确保谋划项目早对接、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投产,形成重大招商项目良好梯次跟进格局。

1到2月,全市引进省外资金完成51.3亿元,完成目标进度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

疫情期间,外资外贸受到的冲击较大,但我市商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外资外贸“不掉队”。

从宣传落实好《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的通知》《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的公告》《河南省贸促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商事认证业务的通告》等上级部门促进外经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到出台《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鹤壁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积极帮扶外贸外资企业共渡难关的八项措施》,印发《鹤壁市商务局关于做好外贸形势研判的通知》,利用现有的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协调机制、外贸外资企业“服务官”制度、监测预警机制等,及时了解疫情对外贸外资企业的影响,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开工晚、履约难、运输不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1到2月,全市货物进出口累计完成3.7461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居全省第4位。全市实际吸收外商投资14381万美元,完成目标进度居全省第二位,增幅居全省第十位。

3月以来,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日渐充足,产业链不断修复,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