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十七首之一。水闊草萋萋,流月去無聲。




深秋寒夜,西窗夢醒,紅燭半殘,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使人更加傷悽。這首閨怨小詞,通過景物的描寫,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內心的幽怨悲涼之情。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傷離恨別之作,最能表現作者流連歌酒,無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詞風。

上片寫今日之相思。先寫景,後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補敘初見歌女小蘋時的情景。

這首詞,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會意,詞人懷念歌女小蘋的難言的相思之情,寓於暮春的景物描繪之中,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輕柔自然。感情深摯,優美動人。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而含蓄。

作者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與重逢,而對於兩人關係更為接近後的錦屏前相敘一節卻未作正面表現,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夢中相尋一節也寫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內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寫得極為深沉婉曲。

此詞是作者貶謫信州期間的作品,表現了他厭棄官場而思歸故里的思想感情。

全詞采用側面抒寫的手法,同時又多處運用前人成句,且做到玉潤珠圓,天衣無縫,表現了詞人懷歸思遠的浩茫心事。

上片以一種表面上談泊的意境,表露著自己徬徨苦悶的心情 。下片跌進一層,借怨責一隻夜鳥的悲啼 ,傾訴出自己縈懷難解的謫居之怨,思鄉之苦。

這首詞巧妙地運用前人成句或化用他詞語,表達了詞人憤鬱難抑、百無聊賴,心事重重而又思歸不得的苦悶。



此詞借賞梅抒寫愛國情懷。上片寫月夜對酒賞梅,是實景。下片寫忽聽《梅花落》,不禁夢繞清都,是虛景。張孝祥詞以雄奇奔放稱,風格近蘇軾。

但此詞卻清幽含蓄,雖婉約名家亦不能過;而寄意收復中原,情真調高。

此為送別詞。詞之上片由此番遽別,憶及上次分別後六年闊別的情景,自然地將眼前的傷離意緒反跌出來。下片運用想象手法,擬寫友人在邊地的生活情狀,委婉曲折地表達了鼓勵他在邊塞建功立業的情意。

全詞表情達意十分熨貼動人,表現手法別具一格,堪稱送別詞中的佳作。

此詞抒寫作者與客湖上飲歸的情懷。詞之片寫宴集既散,餘興未盡,下片寫湖上歸來後的心情。全詞風格於簡淡中見含蓄。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體內容 ,詞中沒有點透 ,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給人以意蘊深長之感。

這是一首閨中懷人詞。

上片寫年年清秋,愁與西風俱來。“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寫出了閨中人孤獨寂寞的境況。下片言“羅帶鴛鴦,塵灰暗淡。”睹物思人,不勝感懷。“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寫盡閨中相思之苦。全詞抒情委婉,工麗別緻。


史達祖是南宋著名詞人,一生未能功成名就,史書對他也沒能詳細記載,人們對他的瞭解,只能根據一些零碎散亂的記載。

據傳,他是宋寧宗當朝權臣韓侂冑非常看重的一個小堂吏。開禧二年(1206 年),韓侂冑北伐失敗 ,次年被斬,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史達祖也遭罷職,並被髮配邊地。

作者就是借這首詞來抒發他失勢之後對往生活的眷戀。這首《臨江仙 》,由於有一定的生活經歷作基礎,寫來還算有些深度,放在他的《溪詞》中,也就稱得上是一首上乘之作。

這首詞抒發了一個萍蹤遊子的旅愁和鄉情。

詞之上片側重寫景,景中寓情。下片承前“愁”字展開,因愁而憶,因憶而思之,求之,寫出低徊往昔、憧憬來日的複雜情懷。全詞情景交融,通過環境描寫烘托人物的複雜情感,物象婉麗,筆調瀟灑,餘韻深長。

詞思緒綿綿而情韻清幽。讀後給人以流連忘返、餘韻不盡的美感,堪稱瀟灑清麗的佳作。


黃昏送別,孤帆遠征。回頭重重煙柳,淡雲暮煙。待到酒醒人靜,只見狐枕殘燈,淮月朦朧。晨風輕浪,離愁更濃。

這首詞抒寫了離別之痛,相思之苦。風格柔麗,抒情宛轉。語言美,意境尤美。

這首《臨江仙》是朱敦儒後期作品。詞中曠遠清淡的心境描繪,樸素無華的措辭用語,都流露出離亂時代士大夫所特有的清逸與超脫,語淡而味永。

這首詞是作者在歷經滄桑,看破紅塵之後 ,“勉作曠達狂之語,用以自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較為普通的社會心態。

《臨江仙》,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有一說系紀念湘靈而作。湘靈即傳說的湘水之神,系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花菴詞選》雲,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

宋柳永詞注“仙呂調”,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李煜詞名《謝新恩》。賀鑄詞有“人歸落雁後”句,名《雁後歸》。韓淲詞有“羅帳畫屏新夢悄”句,名《畫屏春》。李清照詞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名《庭院深深》。

格律俱為平韻格,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

按《樂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體,九十三字一體,汲古閣本俱刻《臨江仙》,今照《花草粹編》校定,一作《臨江仙引》,一作《臨江仙慢》,故不類列。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