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爱拼的女人活得最漂亮

近期,刘雯在巴黎高定时装周地走秀上了热搜。

一开头就连续走了 Givenchy 和 Valentino 两个秀场。

后来更是接连解锁了Alexander Wang 和Fendi,气场全开。

同期一起走秀的小伙伴,秦舒培在家相夫教子,奚梦瑶已经加入豪门,何穗的主场已经由走秀变为看秀,只有刘雯一人仍在勤勤恳恳额走秀,维持着模特的身份。

一直以来,刘雯在圈内就有着“劳模”的称号。

她曾经一季度走秀74场,全年走秀144场,另外还走了6场高定,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亚洲模特单季度最多场次走秀记录。

超人刘雯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爱拼的女人活得最漂亮

刘雯,1988年出生于湖南永州,从小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于是便学了导游专业,那时的她特别男性化:背心、衬衫和牛仔裤是她的日常着装。

在那个没有任何时尚氛围的县城,麦当劳和肯德基是最“高档”的西餐,什么是模特?刘雯根本不知道。

17岁的时候,母亲见她个子很高,背却是驼着的,便给她报了当时的新丝路模特大赛,而她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比赛的奖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是她无比渴望拥有的,也许是太想得到了,她努力努力练习,努力表现,得了湖南赛区冠军,拿到了那台笔记本电脑。

但命运并没有继续垂青她,决赛中,她一败涂地,连十佳都没有进。

她以为,自己的模特生涯到此结束了。

想不到的是,她收到了一份模特签约书,就这样,17岁的湖南妹子刘雯,第一次离开了家和父母,只身闯荡北京。


带着17岁孩子的天真,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初到北京的刘雯,不断地去面试,她以为只要有梦想,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可现实是残酷的。首先刘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漂亮,她皮肤不白眼睛不大,也不是鹅蛋脸;其次,她台步不硬,不会摆造型;最后,她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获奖经历;而且,她不懂时尚不会化妆。

刘雯在一次采访时回忆说:“面试的时候,人家外面都穿羽绒服,我也是,但脱了羽绒服,人家里面穿的是紧身裙,或者是修身的T恤和短裙,而我,因为怕冷,里面穿了厚厚的毛衣,牛仔裤里还穿了纱裤和秋裤,穿的像个粽子一样。”

于是意料之内的,她一次次面试,又一次次被拒。

放弃吗?刘雯不是没有想过,每当想家想父母的时候,就特别想放弃,但每次给父母,父母总是鼓励她,这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她也不停地告诉自己:再坚持一段时间,再坚持一段时间。

想着那些拒绝的场面,想着被批台步不硬,不会摆造型,她想,不会可以学啊,没有什么问题是努力解决不了的。

刘雯开始翻时尚杂志,她连续研究了2000多本杂志,一边揣摩学习怎么摆造型,一边学着化妆,提升自己的时尚品味。

她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几乎与世隔绝,等这2000本杂志翻完,刘雯对模特这个行业的了解也算“入门”了。

接下来,刘雯去给很多杂志当“试衣模特”。所谓“试衣模特”,是一些大牌模特因为行程太满,无法为那些时尚杂志提前试衣,杂志便找一些无名小模特,替大拍模特试衣服。这样为别人作嫁衣裳,又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一般没有人愿意干,但刘雯却没有拒绝,只要和模特、和时尚沾边的工作,她都去尝试。


这样窘迫的职业生涯,是在2006年的某一天被冲破。

这一天,刘雯前往《嘉人》杂志当试衣模特,正巧碰见了杂志的全球创意总监约瑟夫·卡尔,卡尔对刘雯“一见钟情”。

他回忆说: “她(刘雯)身体散发着光辉,有一种天生的优雅,又融合着一种冲击力,那一刻,我觉得她已经是一个明星了。”

有人告诉卡尔,她只是个来试衣的小模特,可卡尔坚持说,她是明星,因为卡尔在她身上看到了与那些超模最初出道时很相似的懵懂气质。

后来,在卡尔的安排下,刘雯为《嘉人》杂志拍了一组封面照片,从此以后,刘雯便被冠以“时尚圈神秘炸弹”,在国内迅速走红。

许多人说,卡尔与刘雯是眼缘,眼缘不能说没有,但这眼缘里藏着她翻过的杂志,藏着她一次又一次面试被拒后的坚持,藏着她愿意尝试任何工作的韧劲。

所有的努力,在这一刻凝聚成一束光,照耀着她,让他在人群中如此出众。

2007年开始,刘雯成为时尚界宠儿,成为炙手可热的模特,被摄影师争相邀请。

刘雯的与众不同便在这时候表现出来,她没把自己当明星,没有炒作,依然脚踏实,本本分分干着自己的工作,甚至开启了疯狂工作模式:

“当时拍一次300元,我一个月可以挣10000元,一个月里每天都在拍,我对北京最大的感受不是故宫,不是银杏叶,是摄影棚。打开地图,我知道北京每一个摄影棚的位置,而那时,我就像地图上移动的光标,奔波于每一个摄影棚之间。”刘雯如是说。

有人问刘雯,为什么要这么拼?

她回答:任何一个行业都很难一夜成名,做模特更是一个体力活,你要能吃苦。


2008年,在卡尔的鼓励下,刘雯离开中国,走向国际。就像当时从湖南到北京一样,她不知道前面会遇到什么,但她还是勇敢地来了。

第一站是米兰。

19岁,刚刚步入成人的世界的刘雯第一次踏上米兰,她抱着3斤重的模特本,站在米兰的街头,眼睛有着和两年前一样的茫然和无助。

因为在米兰,没有人认识刘雯是谁。可她硬是克服了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克服了胆怯、迷茫、无助,坚定地迈出了走向国际的第一步。这一年,初次试水国际模特界的刘雯,走了27场秀。

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刘雯说自己:“每天哭的稀里哗啦,虽然在学校学了英文,但根本不敢开口说话,而且(他们)的交流以意大利语为主,我就更听不懂了,非常想家,感到特别孤单。”

虽然想家,虽然孤独,刘雯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刘小强,打不死的刘小强。

接着转战纽约,似乎更难。

刘雯的好友丹崔说:第一次去纽约的时候,(她)太辛苦太累了,她不会英语,但每天都有3-5个面试,在纽约的不同地方。她就一直查地图,一直查到凌晨才赶过去,有时凌晨五六点就赶过去,整天两条腿跑,一天下来,整个人都会散架,但就是这个工作强度,她却一个人扛了很长时间。”

刘雯在纽约的第一场大秀,只有5分钟的面试机会,时间很紧,连换高跟鞋的时间都没有,她光着脚在冰冷的地板上走了几个来回,然后被对方喊停,她以为没有希望了,沮丧地离开。然而却没有想到,她被选中了。

寒夜里赤着脚的那五分钟,成为她打开纽约时尚界的钥匙,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系列成就。那一年是2009年。

回忆起那一年,刘雯说:“每天都有六七个秀,感觉每天不是活在现实当中,而是活在梦境里,每一分钟,都不知道在睡着还是在梦里。”

因为每一场秀的要求不一样,于是每场秀之前都要洗头发,因为时间紧迫,大多数时候她们都是直接在后台用冷的矿泉水直接往头上倒,夏天还好,冬天感觉头发都会结冰。但已经无暇顾及,心里想的,是赶紧赶到下一个秀场。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雯一直在奔波。2010年,她在博客里感慨:“发现这一年来自己一直在奔波,不是从一个国家倒腾到另一个国家,就是从一个城市流窜到另一个城市,要么就是在赶往拍片的现场,朋友打电话来时,我总是说:在机场,在路上或者地铁里,路上,也许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在不停奔跑到远方。”

常年的不停奔波,一定不轻松,刘雯却很乐观,正如她在微博中所说:“做害怕的事情,并把它做好,不管这件事情有多难。这就是勇敢”


量的积聚一定会引来质的飞跃。刘雯的打拼,为她带来耀眼的成绩:

2013年,刘雯位列MDC top50 全新榜单第三,创亚模纪录;

2014年,刘雯荣登MDC “New Supers”全球新超模榜单,成为首位且唯一进入“New Supers”榜单的亚裔模特;

2017年11月,刘雯以650万美元位列福布斯模特收入排行榜第八。

至此,刘雯已郝然步入世界超模行列。

此外,她连续八年为维密走秀,她曾是雅诗兰黛全球形象大使,今年,成为香奈儿的腕表大使,香水与美容品形象大使。

她与国内知名时装品牌推出了联名系列,迈出了转型设计师的第一步。

然而,刘雯却一如既往的敬业,甚至对自己更严格,她依旧会提前到场,不会提什么特殊要求,认真排练,认真走位。

就在今年的ERDOS TVC的拍摄现场,刘雯腿部受伤,却依旧坚持工作,从凌晨三点开始,连续工作超过了12个小时之久,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疲惫不堪,刘雯却始终都保持着精神饱满的状态。

ERDOS设计总监评价刘雯:“和刘雯工作是一件荣幸的事情”, “你会看到她的专注和敬业,也会不自觉被她感染,想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刘雯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知道我不是一夜成名,我真的是经历过许多低谷,让我知道我得到的工作是来之不易的,我就是需要把它做好,展现自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工作。”

于是她告诉自己:纵然前程似锦,依然要脚踏实地。


超模刘雯一直低调谦逊。

她的微博认证只有四个字:模特刘雯。

无论什么时候,刘雯总是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好朋友丹崔说:“(刘雯)走红以后,无论哪个场合遇见,她都笑着过来给你打招呼,完全没有架子。”

工作伙伴说:“她在工作现场,会尽量照顾每一个人的情绪,作为一个空中飞人,工作狂,劳累、烦躁,不顺心的事情一定是时有发生的,但从来没有穿出来她耍大牌,闹情绪的消息。”

正是如此,从步入模特行业到今天,过去了十多年,刘雯几乎没有负面新闻,而与她合作过的台前幕后的人,对她都是“零差评”。

正如刘雯的微博简介所写:本是微不足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时尚的大舞台。自己还是微不足道的自己,承载了大家太多的关心。

试问,如此谦逊努力的姑娘,谁会不喜欢?

喜欢刘雯的人都知道,刘雯的“绰号”是大表姐,这个绰号的由来十分有趣:日渐走红的刘雯有一次在路上被粉丝认出来,刘雯很害羞,不肯承认,说自己不是刘雯,是刘雯的表姐,虽然被当场戳穿,但粉丝被刘雯的呆萌萌翻了,从此刘雯就有了一个外号----大表姐。

如果说刘雯属于T台,或优雅,或霸气,或婉约、或妩媚,那么大表姐属于日常,永远的T恤牛仔裤平底鞋,总是一个人拎着巨大的行李箱,行色匆匆地出现在机场。

与刘雯合作长达八年之久的ERDOS设计总监,称刘雯是最完美的女性:他专门为刘雯写了一首诗:

她是流行的化身/女性的柔美/男孩子般的活泼/女演员的生动/时而性感魅惑/时而羞涩腼腆/却有着无法抵挡的吸引力/只要她想,她可以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