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偶像木村拓哉,为什么出道29年才发行第一张专辑?

好的歌手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的作品之间,而不丧失自己的风格特色。歌手木村拓哉今日上线的新专辑《Go with the Flow/顺势而为》,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这是一张备受瞩目的专辑。作为一代亚洲偶像,木村拓哉因为出演经典的日本影视剧,成为亚洲文化里“偶像的偶像”。作为职业歌手,他是日本长达25年偶像男团SMAP的成员,直至2016年组合解散,一个时代落幕。

所以木村拓哉出道近30年的首张个人专辑,既是意料之中,也是姗姗来迟。毕竟,连他的女儿木村光希,都已经成为成功的艺人活跃在亚洲娱乐圈。去年光希还参与到吴亦凡的音乐微电影中担任女主角,她的广告宣传画,亦常见于中国的大街小巷。


木村拓哉(右)和女儿木村光希

因此年近50,才刚刚迎来人生第一张个人专辑的木村拓哉,似乎没有理由不被期待。尤其是当他这张专辑的碟报在去年11月份释出时,超豪华的词曲班底令人感慨:“似乎也只有木村拓哉这样的歌手,才办得到吧。”

专辑中,木村拓哉拉来了日本乐坛班“半壁江山”的唱作人,老辈的可以追溯到小山田圭吾、槇原敬之、富樫春生等经典日音icon,中生代如川上洋平、LOVE PSYCHEDELICO、森山直太朗、多保孝一等中坚力量,新世代则有Uru等新新唱作人。

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如众星拱月般,将木村拓哉出道近30年的个人音乐首秀和盘托出,也解密着木村拓哉的多面人生。

·偶像

偶像是木村拓哉首先绕不过的词。当然,木村拓哉早就过了那个需要证明自己“偶像同样超实力”年代和诉求。但在这张专辑中,木村拓哉还是借由摇滚和电子等动态曲风,展现着自己流行偶像敏锐的流行触觉和音乐表现力。


《One and Only》作为专辑顺次的第一首人声作品,以向上的摇滚宣示着音乐的活力。多保孝一延续此前在组合Superfly中擅长的流行摇滚风,却减少了阴冷和诡谲的旋律走向,配合“ One and Only”的歌词,将木村拓哉作为文化符号的唯一性凸现出来。

歌中,木村的声线是听不出年龄感的,大部分时间,他与熟悉的日本偶像男声并无听感上的脱节,但却有更为丰富的唱腔表现。比如歌词那句“Here I Go”上扬的宣泄感,“悪くなくない ?(不是也很好吗?)”的声线华丽扭曲,显示出他在一首歌中多变的歌唱技巧。

再配合专辑中摇滚节奏更重的《NEW START》和唱腔更为美式的《My Life》听,你会发现,仅在摇滚风格中他的表现,就有着超越“用力”的多重层次感。像他自己所说的,“大量使用了最近不太有用到的歌唱肌肉”。


而《Speaking to world》则显示出他驾驭电子风格的轻松。这首歌的作曲来自国外班底Fredrik “Figge” Bostrom,以流行电音曲风见长,也常见于SMAP同司后辈嵐的专辑中。木村收录这种流行作品,用符合时代气息的方式呈现,无疑为自己的音乐加入了更多潮流元素。

偶像也许敌不过时间的流淌,但偶像的品味可以一直年轻流行。这大概也是木村到现在之所以为偶像的原因之一吧。

·真实

真实可以视为木村这张专辑的又一抹突出色彩,从这张专辑的源起就可以感受的到。为这张专辑贡献作品的日本唱作人,都是曾经上过木村拓哉电台节目《Flow》的朋友。他们的作品从真实感受到的木村的生活细节和交流感受出发,呈现着一个真实的木村拓哉形象。


像是个人非常喜欢的第一首纯音乐的Intro《Flow》,只有短短的两分多钟,在小山田圭吾的编曲下,由一段木村拓哉在海边为冲浪板上蜡的原声引入,逐渐过渡到电子的合成器的音效,实现了一种真实生活到流行节奏的自然转变。

众所周知,木村拓哉和他的太太都是冲浪爱好者,并以不涂防晒霜的素颜状态闻名。由这段原声所引入的新专辑,而这也恰恰代表了专辑流行偶像和真实人生的两种配比。


由新世代女唱作人Uru作曲的两首作品——《I wanna say I love you》和《サンセットベンチ(日落长椅)》,则展现着木村拓哉不着太多技巧的声音本质。前者由生活化的口哨开启,在轻松的吉他R&B中,挖掘对爱的真情实感。后者同样以简单的钢琴打底,唱出在黄昏时分,因为爱人的陪伴而拥有美好生活的场景。两首歌均体现出Uru旋律流畅但不落俗套的才情,成为专辑中十分亮眼、走心的作品。

同样走心的还有民谣歌者森山直太郎的作品《ローリングストーン/滚石》,以吉他的简单撩拨作配,唱出在爱情逝去哀而不伤的不舍,和弦温暖抚慰人心。而《Your Song》《A Piece Of My Life》,从歌名就透露出站在听众面前,想把自己完全唱给你听的真实感,让人得以从歌中洞悉木村拓哉的对感情的态度。


尤其喜欢的是其间真实的木村的声音,时而如民谣歌者抚慰人心,时而如情歌歌者全情投入,但都是一种经历过时间,看淡情感起伏的平静。这些作品尽管可以被用更夸张的方式演绎,但从一个年近50的偶像歌手中唱出,具有的是年轻歌者所不具备的淡然心态。

所以,木村拓哉的首张专辑,极其符合专辑名所透露出来的“顺势而为”的态度:“柔软地、依自己的想法朝着未來前进”。它的确有偶像专辑的流行性,叠加着人们记忆中光鲜的木村拓哉形象,但更有超乎于其上的内敛和积淀,具有时间的力量。

因为歌手本身就是这样的存在,偶像和真实,都是木村拓哉的本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