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龍:放棄13年足球, 3個月學完3年課,在楊冪微博下留言成真

喜歡小編的文章,多多關注我哦,越鼓勵,越努力,感恩!

最近熱播的《民國奇探》,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在收看。

劇中的張雲龍扮演的喬楚生,帶著一身江湖氣息,都說他心狠手辣,但是內心卻藏著江湖和道義。

粉絲們被他迷的不要不要的。

很多人都說,張雲龍具備爆紅的條件,就只差一個機會,不知道是不是這次。

他的從影經歷,跟其他人有一些不同。

對於做演員,很多人在下定決心之前,都是經過了多年的努力。

但這條路,卻並不是,張雲龍一開始所追求的,甚至,是一個嘗試而已。

1.放棄13年足球,回家遭冷落

1988年3月2日,張雲龍出生於遼寧大連。

那個年代,足球在大連這個城市,簡直堪稱火爆,有無數的球迷。

而張雲龍的父親,就是其中一個。

鄭雲龍小學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就有個體育老師來班上選足球隊員。

張雲龍因為身高各方面還不錯,就被選中了,回家之後,就跟老爸提起了這件事。

爸爸特別高興,絕對支持兒子走這條路。

於是乎,從那以後,父親都風雨無阻,陪他到訓練場去踢球。

老爸把自己對足球的夢想,都寄託在兒子身上了。

眨眼間,13年過去了,眼看就要收穫成果的時候,張雲龍卻踢不下去了。

原來這麼多年,他對足球一直沒什麼熱情,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再加上枯燥的生活狀態,他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他無數遍在心裡問自己,這是自己想要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踢了。

當然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也要頂著巨大的壓力。

因為這麼多年,家裡對他的付出非常多,除了父親對他寄予的希望,還有經濟上的付出,都是他需要考慮的因素。

但是,這是他的人生呀!他應該按自己的想法去活。

在他做出決定之後,給父親打了電話,不出所料,父親對他失望極了。

但是,兒子大了,也不能再逼著他做任何事。

最後,父親就扔下一句話:你看著辦吧。

極度失望,極度生氣,極度難過。

離隊的那一天,只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去送他,身邊的好友也並不支持他的決定。

以前集訓回家,父母總是去接他,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回去。

然而這一次,就顯得有點寒酸了,他一個人坐火車回大連。

自己拎著大包小腳,一個人又坐著公交車回家。

打開門,家裡也是一片冷清。

母親一個人在廚房做飯,他跟母親打了個招呼:媽,我回來了。

但是,媽媽沒有任何反應,沒說一句話。

他當時就意識到,這是一場持久戰,必須證明自己。

2.考北電,3個月完成3年課程

那個階段,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階段。那個半年,太難熬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他跟別人的情況不一樣。

因為這13年間,他除了足球一無所有。

有選擇就有放棄,他當初選擇了足球,文化課就得放棄,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小學的時候,上午上課,下午踢球,初中以後,他就不上課了。

他離隊的時候,也就18、19歲,一般人高中也應該畢業了。

而那時的張雲龍,卻沒什麼文化,沒事兒就在大街上溜達,不知道自己該乾點什麼。

後來他聽到朋友提起了北電,問他要不要考。

他假裝很隨意的說,好啊,那就考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實際上,在他下決定的那一刻,他就開始努力了,因為他意識到,這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所有人,知道他這個決定時,都感覺他在做夢,怎麼可能?

當初的朋友早就離開了他,而親戚朋友提起他,也是嗤之以鼻。

當他把決定告訴父母時,父親還是之前的狀態,他不知道這件事,兒子能堅持多久。

而母親卻非常上心,帶著孩子去北京,給他找老師上課。

藝考的時候,他也沒什麼特長,於是就找人編了一段足球的舞蹈。

最後一個動作,是把球放在那,讓同學踢過來,然後他假裝撲球。

很尷尬的表演,不過,通過了。

北電的老師跟他說,他是電影學院建院以來,第一個這麼做的人。

然而通過藝考,也只是第一步,對他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文化課。

他雖然有決心,但這個過程是極其痛苦的。

幸運的是,他創造了奇蹟。

他用3個月的時間,補完了別人3年的課。

代價就是,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

白天補習班上到晚上七點,到家就八九點了,再繼續學,學到凌晨兩三點。

早上六七點鐘,再起來繼續學,填鴨式的學習方式,也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這麼多年都沒怎麼看過書,他壓根學不進去。

一邊聽歌,一邊哭,一邊再學,怎一個“慘”字了得。

那段時間,他最喜歡的一首歌,就是五月天的《鹹魚》。

雖然鹹魚翻身也是鹹魚,但輸的也要誠懇,這首歌像極了張雲龍,就算輸也要輸的誠懇。

看到兒子的努力,爸爸對他的態度,緩和了很多。

終於,考完試了,但他並沒有估分,不知道是自己沒有勇氣,還是因為他只報了一個學校。

但是,結局早已經定下來了。

晚上六七點鐘,他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

於是跟老爸說,我們去喝點兒吧,兩人找了一個燒烤攤,一直到喝到晚上9點多。

打起精神,回家查分。

張雲龍跟爸媽說,我先上樓去查,然後你們再看。

結果,看完分數後,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426分。

當時,北電的文化課分數線,只有兩百多分。

他高興地叫起來,爸爸聽到這個分數後,直接就說不可能,於是,兩人跑到樓上。

看到分數後,一家人開心極了。

那一刻,他知道,他的命運被改變了。

於是,諷刺的一面又出現了,以前離開他的朋友們,又回來了。

而親戚朋友,也不像以前,在背地裡說三道四了。

張雲龍又變成了大家的偶像,但他也看懂了...

3.圓夢之旅,見到楊冪

如願進到北電後,他發現,大學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樣子。

但凡從北電畢業的學生,10個裡面,會有9個感慨,太難了,尤其是一二年級。

因為雖然,大部分人學過藝術,但是跟演戲還是相差甚遠。

更別提張雲龍這樣的了。

不過外形出眾的張雲龍,接過不少廣告,生活費是不愁了。

一路過來,張雲龍的運氣,看起來一直很好。

俗話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雖然話有點土,但是,張雲龍就有這種,傳說中的好運氣,還讓自己的“大話”成真了。

大二時,嘉行去他班級選人,每個人都留了電話號碼。

沒過幾天,嘉行就給張雲龍打電話,叫他去公司看看。

他穿著一身牛仔服,高高興興就去了。

去到公司之後,就笑呵呵的跟大家打招呼,自來熟的性格,讓曾嘉很是喜歡。

看到他,就覺得這個人感覺不一樣,就把他簽了下來。

就這樣,他好夢成真的,能站在楊冪面前了。此話怎講呢?

以前踢球的時候,張雲龍閒暇時,看了《神鵰俠侶》,對裡面楊冪演的郭襄,特別喜歡。

心血來潮的他,就跑到楊冪的博客下,留了一段話,“總有一天,我會站在你面前,告訴你,我叫張雲龍。

這種場景,好像似曾相識,記得魏大勳,很早以前也是楊冪的迷弟,還發了微博。

這兩人也是續上了緣分。

所以說,夢想絕不是遙不可及,哪怕是別人眼中的痴心妄想。

4.懂爭取的人,運氣才最好

私底下,張雲龍被大家評為暖男,對身邊的人都很照顧,而且為人特別有禮貌。

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他特別懂得抓住機會,人生的每一步,在他心裡都有很清晰的規劃。

他出演的《特警隊》,絕對是最好的例證。

那次,張雲龍在青島參加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

坐機場擺渡車的時候,看到了丁晟導演,出於禮貌,和自己的“小心思”,他主動上前打招呼,還自報家門。

導演看著他,沒說話,上下打量一番後,跟他要經紀人的電話。

他驚訝的看著丁晟,丁晟跟他說,咱倆加個微信,最近正好在籌備片子。

於是乎,這個機會就悄然落到他手裡。

其實,他每次跟人打招呼時,都會把自己詳細的介紹一番,別人對他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而他討喜的性格,著實為他加分不少。

圈內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他。

有一句老掉牙的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句話足以形容張雲龍的過往。

今天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以前受的苦,得到的回報。

雖然放棄了13年的足球,但是,足球磨練了他的意志,體育精神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閒暇的時候,他還在不斷學習,外語也是其中一項。

像他這樣,外表英俊,目標堅定,人緣又好,又努力打磨演技的演員。

真的只差一個爆紅的機會,希望他能夠越走越好。